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挑戰「高齡禁區」!醫生用機器人為80歲胰頭癌患者做高難度手術

挑戰「高齡禁區」!醫生用機器人為80歲胰頭癌患者做高難度手術

用機器人做手術,你聽說過嗎?23日,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獲悉,該院膽胰外科主任殷曉煜教授手術團隊,近期成功為一位80歲高齡的胰頭癌患者施行機器人輔助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患者術中出血僅50ml,手術最大創口僅4厘米,術後9天可康復出院。

80高齡患者術後5天可下床正常行走

「他年齡這麼大,還能做手術嗎?」當殷曉煜見到80歲的胰腺癌患者劉先生(化名)時,劉先生病情已經較為嚴重了。他全身黃疸,胃口差,小便已是濃茶色。最令劉先生難受的是,胰腺癌引發了劇烈的皮膚瘙癢,用了多種方法仍止不住。

對於胰腺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是治療胰頭部及壺腹部腫瘤的標準術式,是腹部外科最複雜的手術,被稱作普外科醫生夢想征服的「珠穆朗瑪峰」,具有手術風險大、併發症風險高的特點。

劉先生已80高齡,同時合併糖尿病、高血壓、心房纖顫等高危因素,做開放手術風險很大。殷教授團隊經過細緻評估以及與家屬充分的溝通,決定採用機器人輔助的方法為患者實施胰十二指腸切除術。

「機器人手術視野高倍放大、操作靈活、解剖精細,為手術的順利進行創造了良好條件。」 殷曉煜介紹,劉先生術中出血僅50ml,最小的創口僅8毫米,最大的創口4厘米。機器人手術的突出微創優勢使得患者手術後恢復順利,劉先生術後5天可下床正常走路,術後9天康復出院。

肥胖與糖尿病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

達芬奇外科手術系統是一種高級機器人平台,由外科醫生控制台、床旁機械臂系統、成像系統三部分組成。殷曉煜介紹,達芬奇機器人在泌尿外科、婦產科、胸外科等科室應用較廣。對於肝膽胰外科手術而言,腫瘤不太大、腫瘤對血管侵犯不太大的心肺功能較好的患者可以考慮手術,但需按具體情況分析。

據介紹,中山一院自2015年引進達芬奇機器人至今,已經成功開展機器人各種胰腺、膽道及肝臟手術190餘例。其中,殷曉煜的手術團隊成功開展110餘例,是華南地區首位手術量突破百例的肝膽胰外科醫師、也是華南地區唯一一位榮獲達芬奇機器人2017年度人物的肝膽胰外科醫師。

「近年來,胰腺手術量在不斷增加。」殷曉煜介紹,肥胖、糖尿病和慢性胰腺炎是胰腺腫瘤的高危因素,因為病變靠近胃部,早期腫瘤也常常被當做慢性胃炎誤診。「若胃部附近的不適較為反覆,而且用腸胃藥較難緩解,要當心胰腺病變,及時檢查。2厘米以上的胰腺腫塊,通過B超檢查大多能夠發現。」

【記者】朱曉楓

【通訊員】李紹斌 彭福祥

【校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plus 的精彩文章:

茂名「攝影大咖講」培訓班學員進行課外採風

TAG:南方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