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白季康看了侄子近年來所作的詩歌,對白居易的詩才讚賞不已
從羈旅異鄉,流落江南時所作的以上兩首詩歌來看,白居易白季康看了侄子近年來所作的詩歌,對白居易的詩才讚賞不已。
白季康說:「我看了你在漫遊吳越時期做的詩,特別是《江樓望歸》一首,已是少年老成,大有杜甫之詩的沉鬱工整之詩風。賢侄當以杜甫的人生為楷模!」
白居易說:「文窮而後工,我亦當經歷一番世事磨難,然後才能在詩歌上老練通達,成就自如!」
白季康說:「賢侄說得有道理!但要顯才,光寫得好還不夠,還須得有舉薦你的伯樂。」
白季康苦於自己位卑職低,不能為白居易指出一條光明的前程,心裡暗生苦惱。白家畢竟非豪門貴族後裔,不能仰仗父母兄弟權貴而騰達。白季康見侄子才華絕倫而無出路,不覺深為侄子的前途擔憂。
白居易也深為自己的前程憂慮。他遊歷了江南風物,增長了學識,同時增長了博取功名的進取之心。江南風景雖好,蘇杭雖然富麗繁華,然終究不是名利場。要博取功名,還得去長安。他知道京城是人才薈萃之地,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如果自己的詩才得到某位達官貴人的賞識,就有可能被舉薦而獲得一官半職,從而實現自己「兼濟天下」的遠大抱負。他決心到長安去一展自己的詩才。
一日,白季康從官所回來,見白居易正在查閱著一本地理圖冊,就問:「賢侄,你剛遊歷了江南,還打算要去哪裡?」
白居易說:「侄兒打算到京城去,像李白那樣行干謁之事。」
白季康說:「賢侄,京城人地生疏,米貴如油,房貴於金,可不是我們能住得起的地方。」
白居易說:「賢侄已做好了流浪京城的準備。到了京城,沒有地方住,就以地為床,以天為帳!」
白季康心疼地說:「你病體還未痊癒,怎能受得了這樣的苦。」
白居易說:「叔父不用擔心。我算了算,從越中到京城,路途得一個來月,現在是春末,到長安時正是夏天,露天而宿也不要緊。若是到了秋風瑟瑟之際,還未取得功名,就趁早返回越中。」
白季康見侄子求功名心切,又苦於自己不能幫白居易,所以只好盡其所能,略微資助些錢財,放白居易北去長安闖蕩。他想,這也不失為一種博取功名的途徑。
臨行前,白季康說:「賢侄既然主意已定,我就不好阻攔了,願賢侄早日進京,博取一個功名回來。」
白居易信心滿懷地說:「京城天地雖大,但吾願做天上翱翔之鳳凰,讓一城之人全仰視於我。」
白季康亦興奮地說:「賢侄有雄心萬丈之虹霓之志,願你似蒼鷹一般,騰雲直上九萬里。」
然而,去京城的路途不通,中原大半被叛軍佔據。白居易只能望天長嘆,恨不能兩肋生翼,飛到京城。
原有的打算破滅,白居易不免感覺到失望。他在叔父家裡一面苦讀,一面環視著天下局勢,渴望藩鎮割據灰飛煙滅,天下太平,去京城之路得以暢通無阻。
正當此時,自封為「天下都元帥」背叛朝廷的李希烈被部將陳仙奇毒死了,淮西的戰事停了下來,去京城的交通得以恢復。十六歲的白居易在叔父的資助下,背負行囊,只身前往京城。
從越中到長安,路途二千餘里。白居易滿懷著希望,跋山涉水,風雨兼程,經過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他終於來到京城。
當時的長安,不僅是唐朝的國都,而且是一個國際大都市。城牆巍峨壯觀,一展帝都雄風。進入皇城,但見大街小巷,縱橫交錯;樓閣殿堂,星羅棋布;房舍屋宇,鱗次櫛比;奇珍異貨,琳琅滿目;紅男綠女,人山人海。好一派美不勝收的人間仙境。
白居易初到長安,一切都感覺到新奇與興奮,然而,他沒有心思去游賞長安,他帶著求取功名之心而來。況且,他旅資不多,在京城久住不起,他必須儘快找到干謁的路徑,以求在長安有一立足之地。
白居易身著青衫,冒著酷暑,行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裡。他遍訪京城的名士,而京城的文士中,名聲最響亮的,當屬著作郎顧況。白居易想找機會拜訪他。
顧況是當世享有盛名的詩人,又是宰相李泌的摯友。他在朝廷擔任著作郎,掌管編撰國史和起草重要文件,無論在朝在野都極富盛名,來訪和求見的人極多,常常門庭若市。不過顧況高傲得很,平時很少讚賞別人,更不用說讚賞年輕人。
白居易經過重重舉薦,終於得到了拜謁顧況的機會。為了引起顧況的重視,白居易特意將他的詩歌集重新編排了一遍,把他認為最得意的作品放在詩集的最前面。白居易穿得寒陋,因旅資日少,見顧況時未免面露清愁,顯得很有些窘迫不堪。
顧況在家裡接見了白居易這個寒門學子,見他面帶疲憊,淪落潦倒不堪,起初很是瞧不起這個初出茅廬的少年,問:「你叫什麼名字?」
白居易說:「晚生姓白名居易,從越中遠道而來。」
顧況調侃說:「京城米價方貴,居大不易,你何不趁早歸去?」
白居易說:「居易想以詩歌換斗米,在京城安頓下來。」
顧況不屑地說:「你的詩文恐怕換不來一粒米吧!拿你的詩文給我看看!」
白居易恭恭敬敬地遞上自己的詩集。
顧況接過詩集,漫不經心的閱覽起來。
首篇詩歌曰《賦得古原草送別》,顧況一看,即愛不釋手,輕聲的朗讀起來: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讀完,顧況豎起大拇指讚不絕口地說:「好詩!好詩!有才如此,居亦易矣!」又說:「我原以為斯文已絕矣,不料斯文在你手裡得到了延續。」
白居易的這首詩,巧妙地借春草的繁茂來表達自己送別友人時的綿綿深情,用典貼切自然。借古原草的倔強求生,來表達自己頑強不息的意志。全詩言簡而意盡,顯示了詩人卓絕的才華。
白居易於是與顧況交往甚密。他一有好詩,就去送給顧況閱覽,顧況將白居易的詩歌推薦給京城裡的文人士子們傳閱。白居易在京城裡漸漸有了詩名。
由於白居易能寫一手漂亮的書法,又文名在外,他很快在皇宮外的一條繁華大街上謀了個幫人代寫書信的職業,有了一份微薄的收入。於是在一處牲口交易市場旁邊租了個簡陋住處,暫且在京城裡安頓下來。
平時代寫書信的事情並不忙,白居易得以在閑暇之餘,遊歷京城。
一日,白居易來到巍峨的皇宮外,他想到了風華絕代的王昭君,曾經在這宮門緊閉的皇宮裡生活過,因未能以重金賄賂畫師,美貌終不為君王所知,致使遠走萬里,和親於胡,在胡塵烈日中愁苦勞作,容顏消褪,然漢使來時,卻反覆叮囑其不要告訴君王她現在的顏色不如宮中之時。白居易不禁有感而發,寫下了七絕《王昭君二首》:
滿面胡沙滿鬢風,眉銷殘黛臉銷紅
愁苦辛勤憔悴盡,如今卻似畫圖中
漢使卻回憑寄語,黃金何日贖蛾眉
君王若問妾顏色,莫道不如宮裡時
這兩首詩很快在京城裡廣為傳播,並被歌女譜曲傳唱,白居易在京城詩名大振,他的不少詩歌在京城被人們爭相傳誦,人們都以一睹白居易這個天才少年為榮。
這年夏天,京城酷暑難耐,達官貴人們都爭相購買冰塊,導致冰塊奇缺,價格極貴,白居易也耐不住酷暑,他擔著籮筐,來到售冰塊的冰窖坊,詢問冰塊價格。店內的一個夥計說:「冰塊早已被京城的達官貴人以高價預定好了,現在沒有多餘的。」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