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施誠:是什麼造就了荷蘭的「黃金時代」?

施誠:是什麼造就了荷蘭的「黃金時代」?

摘要:荷蘭成為全世界的「海上馬車夫」,幾乎壟斷了全球的海上運輸。有人評論說:「荷蘭人從各國采蜜……挪威是他們的森林,萊茵河兩岸是他們的葡萄園,愛爾蘭是他們的牧場,普魯士、波蘭是他們的穀倉,印度和阿拉伯是他們的果園。」

原標題為:荷蘭「黃金時代」 的成因


一、17世紀以前的荷蘭

施誠(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大約6000年前,今荷蘭德倫特省地區就有人類生活;大約4000-3000年,現林堡地區的居民已經使用石斧、石刀等生產工具。大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海水停止上漲,萊茵河和馬斯河攜帶的泥沙開始淤積成沙丘,沙丘之內變成泥沼地。約公元前1000年左右,海水再次開始上漲,淹沒了今天荷蘭的大部分土地,當地的居民開始修建海堤阻擋海水,保持居住地在海平面以上,從此拉開了荷蘭歷史上修築海堤的序幕。有關荷蘭的最早記錄是羅馬帝國時代:塔西佗說,「巴塔威亞人」是最勇敢的日耳曼人部落,其騎兵聞名於羅馬世界。

481年,克洛維建立法蘭克王國的墨洛溫王朝,尼德蘭成為其核心地區。843年,查理曼的三個孫子羅退爾、日爾曼路易和禿頭查理經過混戰,簽訂《凡爾登條約》,羅退爾繼承皇帝封號和帝國的中部領土,尼德蘭變成了羅退爾的領地的一部分。到13世紀,隨著封君封臣制度的推行,尼德蘭地區共有4個公爵領、6個伯爵領和幾個主教區。15世紀,勃艮第的「善人」菲利普通過簽訂條約和政治聯姻開始統一尼德蘭各省,他不僅統一了各省的法律和度量衡,還於1464年召開了第一次議會。1467年,「大膽查理」繼承其父「善人」菲利普,擴大了勃艮第家族的領地。為了成為勃艮第國王,他把獨生女兒瑪麗許配給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子馬克西米連。1477年查理去世,他的勃艮第領地隨瑪麗出嫁而轉歸馬克西米連,勃艮第被置於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之下。

查理五世像,1548年提香作。

1494年,馬克西米連繼承神聖羅馬帝國皇位,他把尼德蘭的統治權還給兒子菲利普(外號「美男子」)。菲利普與西班牙費迪南一世和伊薩貝拉之女朱安娜訂婚,從而也進入了西班牙王位繼承序列。1504年,伊薩貝拉去世,費迪南仍然是阿拉貢的國王,而卡斯提爾王國的王位則傳給了伊薩貝拉和費迪南的女兒朱安娜及其丈夫「美男子」菲利普。1506年,菲利普去世,朱安娜精神失常,他們年僅6歲的查理(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就繼承了他父親的勃艮第領地,包括弗朗什-孔泰、盧森堡、尼德蘭(或低地國家),由查理的姑姑、奧地利的瑪格麗特攝政。1524年、1538年和1543年,已經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查理五世把弗里斯蘭和格羅寧根置於尼德蘭領地之中,這樣就使尼德蘭地區變成了17個省。

16世紀西班牙尼德蘭人口將近300萬,不僅是西班牙帝國最富庶的地區,而且是歐洲經濟最繁榮的地區,擁有大小城市300多座。西班牙國庫每年收入約一半來自尼德蘭,約250萬佛羅林,西班牙的殘酷壓榨激起尼德蘭人民的強烈反抗。西班牙的宗教政策也是引發尼德蘭革命的一個重要因素。

宗教改革後的新教教派很早就傳播到尼德蘭各地,最初是馬丁·路德和慈溫格里的教義贏得了信徒,但是不久「再洗禮派」在荷蘭和弗里斯蘭兩省,特別阿姆斯特丹,贏得了大量信徒。1537年,再洗禮派中更溫和的門諾派在尼德蘭迅速傳播。與此同時,加爾文教也開始成為尼德蘭的主要新教派。

查理五世對這些新教在尼德蘭的傳播深感不安,他決定消滅他的世襲領地的新教異端,為此發布了一系列敕令和文告,其中最嚴厲的是1550年頒布的「血腥法令」,該法令說,「為了保持統一,維護法律和秩序,必須鎮壓異端。」它規定所有異端(新教徒)一律處死,並沒收財產,藏匿或幫助異端者與異端同罪。查理五世時期,尼德蘭被處死的「異端」達幾千人。

萊頓大捷 (1574),荷蘭軍隊奪取西班牙的步兵陣地。

1581年7月26日,北方各省的三級會議通過「與西班牙斷絕關係法」,宣布廢黜菲利普二世,成立聯省共和國。威廉擔任新國家的首任元首,稱執政。這時,歐洲的形勢有利於共和國的鞏固。1588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入侵英國,結果遭到慘敗。北方軍隊乘機攻入南方,佔領了不拉奔和弗蘭德爾地區。1589年,法國國王亨利三世去世,合法繼承其王位的是亨利四世,他是一名加爾文教徒。1590年,菲利普二世命令尼德蘭總督帕爾瑪公爵率領西班牙駐軍開往法國阻止亨利四世繼位,直到1592年,帕爾瑪陷入法國,無力撲滅尼德蘭北方的革命。

1609年西班牙與聯省共和國簽訂12年停戰協定,事實上承認了荷蘭聯省共和國,尼德蘭革命在北方最終取得了勝利。 1618年,歐洲爆發了第一次大規模的國際戰爭——「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它最初是德國諸侯之間、諸侯同皇帝之間的一場內戰,他們分別結成「天主教同盟」和「新教同盟」兩大陣營。後來西歐和北歐的主要國家陸續捲入,從而演變成歐洲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國際戰爭。戰爭斷斷續續進行了30年,戰場遍及德國、西班牙、尼德蘭和義大利。 1648年,交戰雙方簽訂《威斯特伐利亞條約》,法國和瑞典獲利最大,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西班牙徹底遭到了削弱,降為歐洲二流國家,被迫正式承認荷蘭聯省共和國獨立。


二、荷蘭共和國的黃金時代

關於黃金時代的起止年代有不同說法,荷蘭人自稱1600-1672年為他們的「黃金時代」, 但是也有人認為1584-1702年 或16世紀80年代到17世紀70年代為荷蘭的黃金時代。史學界一般認為17世紀是荷蘭共和國的「黃金時代」。

荷蘭黃金時代的作品《東印度公司船員》,可以看出海上貿易的空前盛況。

黃金時代的荷蘭是全球貿易、航運強國,船隊遍及世界各地,荷蘭人被稱為「海上馬車夫」。當時荷蘭還是歐洲的金融中心,阿姆斯特丹創辦了世界上最早的現代股票交易所、銀行和保險公司。

捕魚業是荷蘭經濟基礎之一。荷蘭捕魚業的核心是北海的鯡魚業。鯡魚是荷蘭出口到歐洲內陸地區的重要產品之一。1609-1621年,荷蘭鯡魚 「巴士」近千艘,每年捕獲鯡魚30多萬噸。荷蘭共和國三級會議稱北海為「聯省共和國最重要的寶藏之一」。正是來自鯡魚業的利潤刺激了荷蘭造船業發展,並使荷蘭的海上運輸和貿易繁榮起來。

17世紀初,尼德蘭南部呢絨工人因為躲避宗教迫害而逃往北方,促進了北方紡織業的發展。萊登成為荷蘭最重要的呢絨紡織中心,1601-1610年,平均年產量為66943匹,1651-1660年提高到平均年產量106101匹。除了萊登外,阿姆斯特丹、烏得勒支、代爾夫特和哈勒姆等城市也是重要的紡織業中心。哈勒姆在17世紀前半期就是亞麻紡織中心,它的亞麻漂洗和染整技術馳名歐洲。

海外殖民地貿易促進了荷蘭其他手工業的發展,特別是阿姆斯特丹的製糖業。16世紀,安特衛普繼威尼斯之後成為歐洲最重要的蔗糖製造中心。但是當安特衛普被西班牙佔領後,阿姆斯特丹取代了它的製糖中心地位。1605年阿姆斯特丹有3家製糖廠,1662年增加為50家。17世紀,捲煙成為阿姆斯特丹的重要產業之一。荷蘭商人從西印度群島的法國和英國殖民地中購買大量甘蔗和煙草,並且率先發展煙草種植。荷蘭的捲煙廠僱用了大量工人從事生產。

17世紀,荷蘭的造船業居世界首位。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上百家造船廠,全國幾乎每天都能生產出一艘船。荷蘭的造船技術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除了前述的大貨船和鯡魚「巴士」外,荷蘭還能建造堅固耐用、適合大洋遠航的船隻,船艉可以架設大炮,戰爭時期作為軍艦。歐洲許多國家都到荷蘭訂購船隻,17世紀末英國1/4的船隻是由荷蘭建造的。1670年前後,荷蘭共和國擁有15000艘商船,比英國船隊多5倍。這使荷蘭壟斷了全世界的海上運輸貿易。荷蘭先進的造船技術吸引俄國彼得大帝於1697-1698年曾經化裝到荷蘭考察。

近代金融業的興起和發展是荷蘭經濟發展最重要的表現之一。1609年,荷蘭成立阿姆斯特丹銀行。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近代銀行,經營貨幣兌換、存款、貸款和為客戶貨轉帳業務,為整個歐洲乃至世界貿易提供金融服務。1721年,阿姆斯特丹銀行共有2918個帳戶,價值達7888萬弗羅琳。「從1660年至1710年,它至少上歐洲貿易的無可爭辯的首都,是世界上第一個多邊支付體系的中心。」

荷蘭的海外貿易和航運業發達。荷蘭地處西歐東西南北商路的樞紐,是歐洲的天然門戶,海上交通非常便利,佔據了歐洲貿易的有利位置。1570年,荷蘭商船的運載量大約相當於法國、德國和英國船隻運載量的總和。1670年前後,荷蘭擁有商船3510艘,總運載量達568000噸,平均每船運載量為162噸。發達的航運業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沿海各省商人、水手和漁民都捲入進去,荷蘭成為全世界的「海上馬車夫」,幾乎壟斷了全球的海上運輸。有人評論說:「荷蘭人從各國采蜜……挪威是他們的森林,萊茵河兩岸是他們的葡萄園,愛爾蘭是他們的牧場,普魯士、波蘭是他們的穀倉,印度和阿拉伯是他們的果園。」

阿姆斯特丹的水壩廣場,攝於1656年。

荷蘭基本壟斷了波羅的海和北海的航運。波羅的海曾經是漢撒同盟壟斷貿易的海域。荷蘭最初以同盟成員身份簽訂海運合同,但是阿姆斯特丹最終成功地取代了呂貝克等漢撒同盟城市,一躍成為波羅的海沿岸商品轉運的第一大港口和世界商業中心,集銷售、運輸、儲藏和進口產品加工於一身。荷蘭商船把波羅的海沿岸的糧食和其他產品,如蜂蠟、黃麻、亞麻和木材等運往國內,再從阿姆斯特丹轉運到英國、西班牙和葡萄牙。從荷蘭船隻通過松德海峽繳納關稅的商船數也可以看出荷蘭的波羅的海貿易的增長情況:1500年為1300艘,1600年為5000艘。與此同時,荷蘭商船的噸位增加了1倍。從地中海返航時,荷蘭商船從卡斯提爾運輸羊毛、肥皂等商品到英國和尼德蘭南部的紡織業地區銷售,把食鹽運回荷蘭腌制鯡魚。法國的大部分外貿掌握在荷蘭人手中,其商品多由荷蘭商船運輸。同時荷蘭利用萊茵河將德意志西部貿易操縱在手,進而基本壟斷了歐洲南北之間的貿易。

發達的海運業促進了荷蘭的經濟繁榮。阿姆斯特丹是17世紀歐洲商業貿易中心,是東方香料、歐洲穀物、油料、木材和毛皮的集散地,港內停泊的商船經常超過2000艘,是當時歐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當17世紀荷蘭工商業發展達到高峰時,它的資本積累高於歐洲各國資本總和,對外投資多出英國15倍,工場手工業水平位居歐洲之首。


三、黃金時代的成因

17世紀初,荷蘭人口只有250萬左右,同期英國人口約650萬,法國約1650萬。 面積狹小、人口較少、資源貧乏的荷蘭共和國取得這種輝煌成就是有其深刻原因的。

1、 共和國的政治體制

新生的荷蘭採用共和政體。共和國的最高權力機關是三級會議,由各省的教士、貴族和市民等代表組成,但是各省的代表名額不同,荷蘭省和海爾德蘭省各6名,其他省的代表人數則比較少,但是表決時每個省只有1票,所有決議必須各省一致同意才能通過。三級會議掌握國家的重大權力:立法、批准稅收和監督國家財政開支、對外宣戰和媾和、派遣駐外使節、主管軍隊和任命陸軍和海軍司令、戰爭時期三級會議派出監軍,戰場指揮官必須與監軍協商重大軍務。

國務會議是三級會議的常設機關,它既是全國最高法庭,也是一個行政機構,主要職責是從各省籌集國防費用,為三級會議準備財政預算方案。

奧蘭治親王

在荷蘭共和國中,無論從頭銜還是從官制來看,執政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奧蘭治親王是共和國的創始人,他擁有很大的權力,既是行政首腦,又是軍事統帥。荷蘭聯省共和國的執政一職實際上由奧蘭治家族世襲。

2、 有利的國際形勢

17世紀荷蘭共和國的強盛得益於當時的國際形勢。 首先,地理大發現為荷蘭共和國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條件。新航路的開闢使歐洲的商業重心開始從地中海區域轉移到大西洋沿岸的港口城市,如安特衛普、阿姆斯特丹和倫敦等,促進了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在反對西班牙統治的鬥爭中,1575年安特衛普受到西班牙僱傭兵的破壞,後來為了打擊西班牙而封閉安特衛普的出海口,從此阿姆斯特丹取代了安特衛普的商業和金融中心地位。其次,漢薩同盟的衰落和解體也有助於荷蘭商業霸權的建立。漢薩同盟是13世紀德國一些城市締結的商業同盟。14世紀它的勢力達到鼎盛,加盟城市達160多個,壟斷了波羅的海地區的航運和貿易。15世紀漢薩同盟逐漸走向衰落,1669年正式解體,為荷蘭控制波羅的海航運和貿易提供了便利。

3、 靈活的外交政策

靈活的外交政策為荷蘭崛起創造了一個有利的國際環境。為了謀求商業利益,荷蘭共和國充分利用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根據形勢變化不斷調整外交策略。在歐洲「三十年戰爭」期間,荷蘭與英國、法國、丹麥、瑞典一起,削弱德國和西班牙,結果西班牙正式承認荷蘭獨立。當英國成為荷蘭在海上的最大競爭對手時,荷蘭又與法國結盟,在1665-1667年第二次英荷戰爭中打敗英國。當法國的領土野心威脅荷蘭時,荷蘭又與英國、瑞典結盟(1668年),共同打敗法國。荷蘭縱橫捭闔的外交政策不僅保障了國家的安全,而且成全了它在17世紀的海上霸權。

4、 強大的海軍

荷蘭十分重視海軍建設,擁有一支強大的艦隊。在第一次英荷戰爭中,荷蘭海軍共有2-3萬名水兵,所有艦隻共裝備了6000-8000門大炮。強大的海軍保護了遠洋貿易,為荷蘭與西班牙、葡萄牙爭奪殖民地奠定了基礎。

第一次英荷戰爭

5、 荷蘭東印度公司

荷蘭打破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商業壟斷、成為17世紀世界頭號海軍和商業強國的主要工具是東印度公司。歷史學家把荷蘭共和國稱為「第一個現代經濟體」,稱荷蘭東印度公司為「第一個現代公司」。

1602年3月20日,荷蘭執政頒布特許狀,組成「荷蘭東印度公司」,授予它「從好望角到麥哲倫海峽」(實際上包括了整個印度洋)貿易壟斷權。特許狀也給予它代行國家主權,包括任命總督、建築軍事要塞、維持軍隊和艦隊,與土著簽訂條約或宣戰。

東印度公司殖民擴張的重點是印度洋北岸和馬來半島沿線的亞洲地區,殖民策略是從其他殖民宗主國手中奪取殖民地。1605年,荷蘭把葡萄牙人驅逐出摩鹿加群島。1618年,荷蘭在爪哇建立了巴塔維亞(今雅加達)殖民地,成為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大本營。後來荷蘭從爪哇向西侵佔蘇門答臘島,向東從葡萄牙手裡奪取香料群島(今馬魯古群島)。1640年,東印度公司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斯里蘭卡的一個據點,打破了葡萄牙的肉桂貿易。1641年,荷蘭又從葡萄牙手中奪取了馬六甲。1659年,荷蘭趕走了斯里蘭卡的葡萄牙人,從此不僅壟斷了肉桂貿易,而且使斯里蘭卡稱為印度尼西亞與荷蘭的南非殖民地航線上的中繼站。

到1669年,東印度公司已經成為世界歷史上空前富有的公司:它擁有150艘商船、40艘戰艦、5萬名員工、1萬名隸屬於自己的水兵。

17、18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從亞洲進口商品的比例:

1640-179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收支表(單位:百萬古爾登):

6、荷蘭民族的性格

荷蘭的商業霸權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荷蘭人善於創新、節儉和敢於冒險的民族性格。

荷蘭鯡魚業的發展體現了荷蘭民族的創新性格。每年6-12月,荷蘭漁民都到北海捕撈鯡魚。為了準確地獲悉鯡魚群的位置,荷蘭漁民發明了107英尺長的大拖網,夜晚在海上巡迴拖曳探測。此外,他們還設計了一種新型的捕撈鯡魚雙桅船,稱為「巴士」。在一定程度上,「巴士」相當於前工業化時代的工廠車間,是荷蘭鯡魚業取得的一項重要成就。

荷蘭人善於創新的性格還可以從下列事實中看出來。當荷蘭控制了亞洲與歐洲的貿易後,17世紀前半期,荷蘭進口和運輸了300萬件中國瓷器到國內和歐洲各地。但是荷蘭人並不滿足轉運和銷售,他們還在鹿特丹和代爾夫特開辦了瓷器廠,模仿燒制青花瓷。到1700年,代爾夫特的青花瓷質量已達一流,與中國瓷器一起被荷蘭人出口到日本。

荷蘭人還發明了一種新的大貨船「弗魯伊特」(fluyt)。這是荷蘭獨創的三桅帆船,它的船尾不架設火炮,船身長,下寬上窄,從下部看,船底幾乎持平,貨艙大,居住艙小,造價低廉,經濟實用。大貨船最大的可裝載900噸,普通的達200-500噸。

荷蘭獨創的三桅帆船「弗魯伊特」(fluyt)。

荷蘭商人戒除了歐洲其他國家貴族家庭的奢侈生活方式。一位法國觀察家說,「法國商人從經營貿易獲得巨額財富之日起,他的孩子就不再承襲父輩之業,而是進入官場……而在荷蘭,商人的孩子常常繼承父輩的職業和技藝。由於金錢不從商業中抽出,而是經常父子相傳,家族承襲,繼續留在商業之中,因而商人彼此聯姻的結果,使得單個荷蘭商人比單個法國商人能夠更容易地從事北方和莫斯科的貿易活動。」

長期的海上貿易傳統培養了荷蘭人敢於探險的性格。尼德蘭革命期間,西班牙對尼德蘭實行經濟封鎖,荷蘭與里斯本及地中海各港口的貿易均告中斷。荷蘭人被迫獨自開闢到達東方的新航線。1594-1597年,威廉·巴倫支為探索經北方海域到達中國和印度的航線,曾經三次駛入北冰洋,至今該海域仍然被稱為「巴倫支海」。1616年,勒美爾和斯考頓抵達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塔斯曼到澳大利亞沿岸探險,在紐西蘭和塔斯馬尼亞登陸。

7、 寬鬆的社會文化政策

荷蘭的宗教寬容政策也有利於商業的發展。荷蘭共和國建立初期,原先西班牙所屬的尼德蘭各省的工商業者、猶太人為了躲避西班牙的宗教迫害而大批移民荷蘭,他們不僅帶來了手工業技術,而且帶來了雄厚的資金。任何在荷蘭的商人,無論其教派和民族,都可以舉行自己的宗教禮拜儀式。1672年,一名英國人寫道:「在這個共和國,人們沒有任何理由抱怨自己在信仰問題上受束縛。」 在東印度公司早期的1143名股東中,39名是德國人,301名為尼德蘭南部的移民,其中最大的股東投資8.5萬英鎊。

荷蘭的宗教寬容和思想自由氣氛促進了書籍出版業的繁榮。許多有關宗教、哲學和科學的著作在荷蘭印刷出版,然後出口到歐洲其他國家。荷蘭印刷出版的書籍中以《聖經》居多,異域探險和旅行記方面的書籍也很暢銷。1585年,製圖學家盧卡斯·瓦根納夫在荷蘭出版2卷本的《水手寶鑒》,附錄了大量航海圖,很快被翻譯成歐洲各種語言。此後近100年里,荷蘭是歐洲最好的航海圖製作國家。

1609年,荷蘭法學家雨果·格勞秀斯(1583-1645年)發表《論公海》。1625年,格勞秀斯應荷蘭東印度公司之約出版了《戰爭與和平法》,第一次闡述了海上自由航行理論,為荷蘭進行海外擴張提供了理論依據。

荷蘭人非常關心教育。早在16世紀,伊拉斯莫就注意到荷蘭受教育人口比例非常高。16世紀中期葡萄牙使節就以誇張的口吻彙報了荷蘭的教育狀況,說「這裡的鞋匠都懂法語和拉丁語」。到17世紀中期,尼德蘭擁有5所大學,其中以萊頓大學(建於1575年)最為有名。荷蘭吸引了許多外國留學生。1575-1700年,萊登大學招收本國學生21528人,同期招收的外國留學生達16557人。(完)

本文相關文獻援引列表如下:

1, David Maland, Europe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p.242.

2,陳勇:《商品經濟與荷蘭近代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年,第70頁。

3,卡洛·M.奇波拉主編:《歐洲經濟史》,第2卷,商務印書館,1988年,第473頁。

4,安格斯·麥迪森:《世界經濟千年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69頁。

5,《海上霸主的今昔》,第277頁。

6,William H. McNeill, edited, Berkshire Encyclopedia of World History, volume 2, Berkshire Publishing Group LLC, 2005, p.585.

7, William H. McNeill, edited, Berkshire Encyclopedia of World History, volume 2, Berkshire Publishing Group LLC, 2005, p.585.

8, David Maland, Europe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p.245.

(本文為嘉賓在戰略圓桌「近代西歐大國的戰略與興衰——世界千年戰略經驗」論壇的發言,經過嘉賓本人審閱。編輯:豆姑娘,劉安琪,圖片源於網路,合作、轉載請留言。)

嘉賓介紹

施誠,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就讀於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北京大學歷史系;承擔本科生、研究生多種課程(含雙語)教學,2012年,獲得「首都師範大學優秀主講教師」稱號;在《歷史研究》、《世界歷史》、《史學理論研究》、《光明日報·理論版》、Sixteenth Century Journal等國內外報刊雜誌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出版個人專著2部、參著3部;獨譯1部、主譯1部、參譯2部; 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1項、北京市哲學社科重點項目1項、教育部重大攻關招標項目子課題1項、北京市委組織部優秀人才資助項目1項,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獲得過國家級、省部級、校級科研獎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枚石頭 的精彩文章:

畢競悅:從唐玄宗改革看盛世中的危機

TAG:一枚石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