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烽火戲諸侯」是杜撰的歷史段子?司馬遷都有可能被騙了

「烽火戲諸侯」是杜撰的歷史段子?司馬遷都有可能被騙了

只要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烽火戲諸侯」這個典故,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從初中歷史課本上讀到的,可謂是給枯燥的歷史增加了些許亮色。

然而,隨著歷史研究的深入,我們會發現這個故事存在很多漏洞,烽火戲諸侯很有可能是一個杜撰的歷史段子。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故事的原始出處,司馬遷的《史記》,《史記》中是這樣記載的:

周幽王有一個極為寵愛的妃子名叫褒姒,是個冷美人,不苟言笑。周幽王為了討好她,費盡心機,最後想到了烽火。

烽火是邊境用來報警的,提示有外敵入侵,一旦燃起,各地諸侯就要起兵勤王。當周幽王燃起烽火後,諸侯果然從四面八方趕來。

褒姒看到諸侯驚慌失措的樣子,忍不住大笑起來。之後,周幽王屢次燃起烽火博褒姒一笑。

終於有一天,申侯聯合犬戎等外族攻打周幽王,周幽王急急忙忙的點燃烽火,那些諸侯以為又是忽悠,不肯出兵勤王,最後周幽王被殺。

這個故事形象的刻畫了一個荒誕不經的皇帝形象,周幽王也歷來被視作昏君的典型。

由於這個故事出自《史記》,很少有人懷疑它的真實性,直到近代史學大家錢穆在《國史大綱》里質疑道:

此委巷小人之談。諸侯並不能見烽同至,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驪山一役,由幽王舉兵討申,更無需舉烽。

錢穆先直接斷定這是民間杜撰。接著,他給出了三個理由:

一、諸侯離烽火台的位置有遠有近,怎麼可能一下子全部到齊?來了之後,聽說沒有敵人,馬上就會撤兵,這件事有什麼好笑的?

二、燃烽火報警,這是漢朝為了防備匈奴而想出的辦法。據《呂氏春秋》記載,西周防備犬戎用的是擊鼓,而不是烽火。

三、導致周幽王被殺的驪山一役,是周幽王主動討伐申侯,哪裡用得著燃起烽火。

2012年,清華大學在整理戰國竹簡時,發現了有關驪山一役的記載,確實是周幽王主動攻打申侯,結果被申侯反殺,因此西周的滅亡和烽火戲諸侯沒有關係。

正是由於歷史研究的深入,現在史學界普遍認為「烽火戲諸侯」是小說家言,也就是藝術加工的結果。

那麼,這個藝術加工到底是司馬遷有意為之還是他取材不慎誤信了呢?這才是真正的千古之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沉香藝文志 的精彩文章:

漢末風雲錄十:商議遷都荀爽助紂為虐 歷史之謎皇甫錯失良機

TAG:沉香藝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