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那些年被誤解的術後鎮痛

那些年被誤解的術後鎮痛

Hi,大家好,我是鎮痛君!

聽說江湖上一直有關於我的不實傳說,

我想,

是時候打破這些謠言了!

誤區一

疼痛是術後恢復的自然過程,能忍就忍,應用鎮痛藥物會影響傷口癒合。

GIF

手術後疼痛,簡稱術後痛,是手術後即刻發生的急性疼痛,通常持續不超過3~7d。術後痛常見於創傷大的胸科手術和需要較長時間功能鍛煉的關節置換等手術,有時鎮痛需持續數周。

術後疼痛導致的機體病理生理改變不容輕視,它不但使循環、呼吸、消化、內分泌、免疫、凝血等系統發生改變,而且劇烈的疼痛可以造成精神創傷,可帶來焦慮、恐懼、失眠,產生無助感。這些改變與術後併發症密切相關,對手術預後產生不利影響。

術後鎮痛可以消除或減輕痛苦和不適,改善患者精神狀態,減少心血管和肺部併發症,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加快術後康復。

此外,術後痛如果不能在初始狀態下被充分控制,則可能發展為慢性術後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誤區二

為了減少鎮痛藥用量,等疼痛出現以後再處理。

GIF

圍術期包括術前、術中和術後三個時期,不同時期均存在促進急性疼痛發展的傷害性因素,這些因素可導致外周和中樞敏感化形成(即痛閾降低,對疼痛更加敏感),使術後疼痛加劇,術後鎮痛葯需要量增加。

而超前鎮痛,是指在圍術期不同時間及時採取預防措施,打斷外周傷害性刺激衝動的釋放及向脊髓不同位點的傳導,從而阻斷中樞敏感化的產生,降低術後疼痛的強度,並減少術後鎮痛葯的需要量。

誤區三

術後使用鎮痛泵會導致麻醉藥物成癮。

GIF

麻醉藥品是對中樞神經有麻醉作用,連續使用、濫用或者不合理使用,易產生身體依賴性和精神依賴性,能成癮癖的藥品。其在圍術期的應用是在嚴格管理下的合理使用,不會產生藥物依賴性。

誤區四

術後應用鎮痛泵常導致噁心嘔吐,副作用多。

GIF

使用阿片類鎮痛葯會增加噁心嘔吐的發生率,但術後噁心嘔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患者因素(女性、非吸煙、有PONV史或暈動病史)、麻醉因素(吸入麻醉藥、阿片類藥物等、容量不足)及手術因素(手術時間長、腹腔鏡手術、胃腸道手術、膽囊切除術、神經外科手術、婦產科手術、斜視矯形術等)。針對高危人群,麻醉醫生會應用預防噁心嘔吐的藥物,最大程度減少其發生,提高患者舒適度。

此外,目前多採用多模式鎮痛(multimodal analgesia)技術,即聯合應用不同的鎮痛技術或作用機制不同的鎮痛藥物,作用於疼痛傳導的不同靶點,發揮鎮痛的相加或協同作用,可使每種藥物的劑量減少,副作用相應減輕。

患者自控鎮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一種經醫護人員根據病人疼痛程度和身體情況,預先設置鎮痛藥物的劑量,再交由病人「自我管理」的一種疼痛處理技術,個體化給葯,提高患者鎮痛滿意度的同時,也可以大大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大家好,我是鎮痛君

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與疼痛魔鬼作鬥爭是我的使命

遠離疼痛,輕鬆康復是我的目標

一直默默無聞無數次背鍋的我希望你們重新認識鎮痛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Jackie,當悲傷降臨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