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戰鬥民族都用什麼打坦克? 說說蘇聯和俄羅斯的輕、中型反坦克導彈

戰鬥民族都用什麼打坦克? 說說蘇聯和俄羅斯的輕、中型反坦克導彈

原標題:戰鬥民族都用什麼打坦克? 說說蘇聯和俄羅斯的輕、中型反坦克導彈


說到反坦克導彈各位會想起什麼呢,如果了解不深的話大抵是陶式,米蘭,霍特之類西方那些耳熟能詳的型號。在此,秉著科普的目的介紹一下大家可能沒那麼熟悉的蘇俄反坦克導彈的主力型號及其性能數據,可能有錯誤和疏漏,還請各位看官多多海涵啊。


警告!警告!接下來要出現能把人繞死的導彈型號,所以為了防止各位被繞死,我先說下下文中K代表導彈的發射系統,M代表導彈,P代表發射器或者發射車。



▲3M6黃蜂/北約代號AT-1甲魚

尺寸:長1150mm,彈徑136mm


重量:24kg,戰鬥部5.4kg


威力:300mm均質鋼


制導方式:無線電指令制導


射程:500~2000m


速度:110m/s


法國的SS.10作為第一款堪用的反坦克導彈在第二次中東戰爭大顯身手,刺激了蘇聯對於反坦克導彈的研發。科洛姆納設計局對聯邦德國和瑞典聯合研製的眼鏡蛇反坦克導彈進行了仿製工作,誕生出的結果就是3M6黃蜂。這種導彈較為大而笨重,拜此所賜擁有較重的戰鬥部,進而獲得了不錯的威力,但是速度較慢,操作性也不好,整體上來說性能並不怎麼樣,但作為1960年的一款帶有試水性質的導彈還是不錯的,最後在1966年結束服役。



▲1960年開始服役的黃蜂被搭載在GAZ-69越野車上(因為重所以開始就是車載)作為反坦克殲擊車使用。導彈加上發射器被稱為2K15,再加上搭載車被稱為2P26。2P26的搭載的4個導彈,只能向後發射,同時發射器和車是分開的,必要時可以果斷賣掉發射車,射手在車周圍30米內按下發射鍵並操作導彈飛行,然後看著發射車因為反擊變成一堆殘骸(其實只是簡陋而已)。


▲1964年黃蜂黃蜂被搭載在BRDM-1裝甲車上,有了一定的防護能力和不錯的越野能力。導彈加上發射器被改名為2K16,再加上搭載車被稱為2P27。2P27搭載3個導彈,向前發射,射手可以躲在裝甲車的鋼板後邊遙控導彈。



▲9M14嬰兒/北約代號AT-3耐火箱


尺寸:長860mm,彈徑125mm


重量:10.9kg,戰鬥部2.6kg


威力:400mm均質鋼


制導方式:無線電指令制導


射程:500m~3000m


速度:120m/s


嬰兒的大名大家可能都聽說過,最為第一代反坦克導彈的佼佼者,該型導彈仍然由科洛姆納設計局設計,1963年進入服役,在第四次中東戰爭大殺四方。與AT-1不同,該型導彈較為輕便,進而大量配發給步兵使用,同時採用自旋穩定提高了命中率。該導彈的推進裝置和彈體是分開存放的,發射前需要組裝,然後通過導線連接遙控器和發射器,發射器被稱為9P111,發射系統被稱為9K11,射手可以遠離發射器進行發射,大大減少了射手因為對方的反擊而一命嗚呼的可能,同時使用十字運動穩定增加了命中率。因為只要核心的東西不動,於是可以肆意的進行改裝,今天我國和原來南斯拉夫那些國家還有嬰兒的改型在服役(大概就這個意思),不過現在那些筒裝導彈就做不到,東西越變越先進但也失去了很多有東西,宛如人生一般啊(感慨了起來)。整體來說這款導彈的精度和威力和升級潛力在當時都是數一數二的,是一款非常好的導彈。


▲9K11被搬上BRDM-1裝甲車,連彈帶車叫9P110,沒啥可說的。



▲9K11的改型9K11m被搬上BRDM-2裝甲車,連彈帶車叫9P122,沒啥可說的。



▲9K11的改型9K11p被搬上BRDM-2裝甲車,連彈帶車叫9P133,沒啥可說的



▲當然這種導彈還被大量裝在BMP-1步戰車上,讓其擁有可以和同時期西方坦克互相傷害的能力。



▲1992年9K11迎來了比較重要的一個改型,換裝9P135三腳架式發射器,固體推進裝置,等改進,同時可以發射溫壓彈等彈種。重量則增加到12.5kg,戰鬥部增加到3.5kg,採用新式裝葯和串聯戰鬥部,破甲厚度增大至800mm(不要驚訝為啥突然威力大這麼多,畢竟都92年了)。


▲9M111巴松管/北約代號AT-4活塞


尺寸:長863mm,彈徑120mm


重量:11.3kg,戰鬥部2.5kg


威力:400mm均質鋼


制導方式:半主動指揮至指令線制導


射程:70m~2000m


速度:185 m/s


蘇聯的第一款第二代反坦克導彈,由圖拉儀錶設計,於1970年服役。使用9 P135發射器,發射系統叫 9K111導彈裝在發射筒內,發射時會先用壓縮氣體將導彈噗的一生推出去,但並不是完全推出去,總之建議各位去找找9M111或者9M113發射時的視頻看看,然後發動機點火,發射器通過導彈尾部的白灼燈判斷導彈位置,然後用光纖向其傳輸指令,通俗來說就是指哪打哪。同期的第二代導彈也基本上使用同種指導方式。該型導彈是第一款使用夜視儀的反坦克導彈,較為輕便的重量和體積已經先進的筒裝讓他便於步兵攜帶和使用,使用十字運動穩定增加了命中率,總體上來說是一款不錯的導彈。但它的威力差強人意,而且缺乏改進空間,面對後來許多西方坦克都力不從心,算是很重要的過度產品,至今仍然在俄軍中服役。兩款改型簡略說一下,一款是9M111-2,破甲厚度增加到450mm,另一款是9M111M,破甲厚度增加到500mm,最大射程增加到2500m,並更名為貨運站。


▲9M113競賽/北約代號AT-5拱肩


尺寸:長1165mm,彈徑135mm


重量:25.3kg,戰鬥部2.7kg


威力:600mm均質鋼


制導方式:半主動指揮至指令線制導


射程:70m~4000m


速度:218m/s


競賽原來叫雙簧管,後來改名叫競賽,和巴松管是一對兄弟。同樣是圖拉儀錶設計局設計,同樣適用9P135發射器,發射系統叫9K111-1(看這系統名就知道這兩個導彈其實沒啥區別),在1974年服役。總之這玩意就是個巴松管的放大版,根據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這款導彈很重,因為它是為車輛搭載而研發的的導彈,所以更加重視射程和威力,雖然有步兵版本,但是較少,畢竟那麼重不方便步兵攜帶。在WOT大量進入中東之前,競賽一直是中東地區的主力反坦克導彈。主要改進型為9M113M,使用串聯戰鬥部,增重到27.2kg,破甲厚度增加到800mm,同時更換髮射系統為9K111-1M。



▲9K111-1被搬上改進後的BRDM-2裝甲車,連車帶彈叫9P148,是競賽最常見的使用方式,該車至今仍然是俄國的主力反坦克殲擊車之一。



▲當然,俄軍當時的BMP-2和BMD-2,BMD-3裝甲車上也都搭載了競賽。



▲9M116混血兒/北約代號AT-7薩克斯


尺寸:長733mm,彈徑93mm


重量:11.2kg,戰鬥部2kg


威力:450 mm均質鋼


制導方式:半主動指揮至指令線制導


射程:40m~1000m

速度:223m/s


還是我們熟悉的圖拉儀錶,混血兒是一款為傘兵和山地等輕裝部隊研發的輕型反坦導彈,同時也給普通部隊提供了短程反坦


克火力,於1978年服役。使用9P151發射器,發射系統為9K115,其他的和上面的競賽還有巴松管沒啥區別,但是使用了自旋穩定。這款


彈整體性能不錯,作為短程導彈中規中矩。至今仍在服役。



▲改型導彈有兩個重大改進型,第一個為混血兒M,誕生於1992年,導彈換為9M131/北約代號AT-13薩克斯2,系統更換為9K115-1,重量增加到了26.8kg,長度增加到980mm,彈徑擴大到130mm,使用串聯戰鬥部,破甲厚度增加到800mm。改到這份上也沒有輕型的意思了。



▲第二個是混血兒M1,誕生於2004年,這款裝備的細節沒有公開,已知它尺寸與混血兒M相同,使用9M131M導彈,發射系統換為9K115-2,破甲厚度達到950mm,同時可以使用溫壓戰鬥部。

本文為築壘地域原創作品,主編原廓,原著鳶尾花。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築壘地域 的精彩文章:

這架蘇聯戰機成精了?無人駕駛也要自己飛跑「叛逃」西方!

TAG:築壘地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