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備置傳統年貨到網購「鮮貨」,年貨內容折射時代變遷

從備置傳統年貨到網購「鮮貨」,年貨內容折射時代變遷

俗語有云:「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節是過年開始的標誌,近日,記者走進江門部分大型商場、超市,現場採訪了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從他們的年貨變遷清單中,細數那份藏在歲月里的新年情結。

記憶中的「年味」最難忘

在61歲鄒阿姨的記憶里,小時候,每年春節前夕都很忙碌,一家人從吃的到穿的基本都是自己動手。「那個時候,一方面是因為社會物資比較匱乏,另一方面是大家都過得拮据,絕大多數年貨都要自制。」鄒阿姨回憶,小時候特別盼望過年,母親會為自己做新鞋、新衣服,一家人吃團年飯後放鞭炮,年後走親訪友,不亦樂乎。鄒阿姨成家後,進入臘月,她就會辦臘貨,做臘肉、臘魚、香腸等。「現在年夜飯搬到了酒店、飯館,自己動手辦年貨、做年夜飯的少了,買些乾貨堅果、酒水飲料就行了」。

改革開放後,市場上的物資逐漸豐富。對於上世紀80年代出生的人群來說,他們選購的年貨清單可謂種類繁多。「小時候,媽媽逛市場買年貨,我都要跟著去。瓜子、花生、水果糖幾乎是每年年貨必備品,還有貼春聯、祭祖先、團圓宴……這些都是我記憶里最深刻的『年味』。」今年36歲的范女士表示,都說「過年胖三斤」,現在置辦年貨時,雞、鴨、魚、肉等年貨的比重小了,蔬菜、水果更多了。「現在生活好了,過年不能一股腦兒大魚大肉,要讓家人吃得開心和健康。」她說。

「年味」淡了,但情感價值不變

「90後」的年貨清單大有不同。網友阿朱專註海淘已經五六個年頭,被朋友們稱為「海淘高手」。她說,現在春運可謂「一票難求」,過年回家時總想帶些有特色的東西,傳統春節年貨已經滿足不了需求,要在網上購買一些「鮮貨」才行。

「現在什麼買不到啊,智利車厘子、阿拉斯加黑鱈魚、越南紅心火龍果……」阿朱說,父親節、母親節、情人節、聖誕節……平日里想買的都買了,備點什麼過年也就顯得沒那麼特殊了。

在阿朱看來,傳統春節模式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些改變正是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帶來的。「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年味』淡了,但是我認為,其實是過年的內容隨著時代的變遷更日漸豐富。」阿朱說,比如一些舊民俗沒有了,但也有一些新民俗出現:在網上買年貨代替逛超市、商業街,發微信紅包代替壓歲錢等,但萬變不離其宗,團圓、和諧、幸福、美滿的情感價值始終不變。

【記者】陳絲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plus 的精彩文章:

挑戰「高齡禁區」!醫生用機器人為80歲胰頭癌患者做高難度手術

TAG:南方pl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