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不能太「圓」,新時代更需要「方」的呈現

人不能太「圓」,新時代更需要「方」的呈現

李唐老師語錄:

我們學習中華文化講到「道統」,我們分享傳統文化這個「統」字是道統、是一統、統一,是全局,是一個整體,是一個全息的文化。我們講到一體化,個體和整體的對立統一和諧,我們稱之為「一體化的存在」,我們在真正深入的學習中國文化的過程當中,很多人會停留在這樣一個認知,其實,這是不夠全面的。所以,我們說中華文化講天圓地方,我們只是講到了「圓」,講到了全,講到了全局,講到了全面,沒有方其實是有所缺憾,也是有所缺失,有所偏頗的。

我們把視角拉成一個長鏡頭來了解學習中華文化,把這個鏡頭拉到整個人類歷史進化的長河當中去看;大家就會發現;在中國歷史上,清朝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朝代,滿族人是馬背上得天下,為了能夠實現統治天下,滿清的皇帝非常用心刻苦的學習中華文化,中原的文化,漢人漢族的文化,學到最後,清朝的幾個皇帝未必就真的去洞悉或掌握了中華文化的核心,尤其是清政府最後滅亡的階段,他們把中華文化學得太圓了。中華文化本身就是一個太圓的東西,祂會構成一個生態,構成一個閉環,而這個閉環很容易導致的結果就是封閉,封閉就會落後,落後就會挨打,挨打又沒有能力去抵擋的時候就滅國了。所以,一個朝代尚且如此,何況是一個行業和一個個人呢?

在現實的生活當中也看到很多人學中國文化,學到最後學成老油條,圓滑世故,模稜兩可,推推拖拖,這樣的情況還真不是少數。這樣的人已經把自己封閉起來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跟這個時代有所脫節。實際上還是走偏了,為什麼呢?如果我們真的去觸摸到中華文化「一體化的存在」的時候,我們觸摸到核心,真正的去洞悉了全局,我們自然會呈現出來應有的擔當和責任,一定會呈現出來應有的骨頭和脊樑。所以,我們探討文化的話題,還真的不是一個小話題,也不是一個簡單的話題,我們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因為有文化。文化更多的時候是要用骨頭和脊樑去擔當,去負責。所以,我們經常會說,「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時」。話又說回來,我們要謀一時謀一事,謀一域的話,我們應該從全局的角度去洞悉,去了解整個局面,我們把具體的情況要了解清楚,呈現出來的東西那就不一樣了。

在整個人類的歷史長河當中,我們今天毫不含糊的說;在人類歷史上真正做到「內聖外王」、「王化天下」,讓空前強盛的朝代,我們談到唐朝的幾個強盛興盛,開放富足的程度。中華文化和西方思想是不太一樣的,中華文化強調「內聖外王」,「王化天下」,而不是橫行霸道。所以,當我們從歷史上去看到一個朝代,去做到內聖外王的時候,我們所處的時代同樣是一件非常美好的時代。

我們不斷深入去學習,身體力行地去感悟、去踐行的時候,我們會體驗到很多,中華文化是一以貫之的大道。有很多的時候,大到國家民族、時代社會,中到一個團隊集體,一個團體企業,小到一個家庭家族,包括我們親人、後人、朋友和同學等等,這個都是一以貫之的。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能脫離開其他,脫離開環境,脫離開全局而獨立的存在,這是不存在的現象,不管你是一個人,不管你睡著還是醒著,不管你在哪裡,你都會有一個場。所以,我們身處在一個環境,一個局面,一個全局,一個場合的時候,我們能夠真正去了解了這樣一個局面,這樣一個環境。我們的呈現能夠舉止適度、得體大方,那就是中庸了,這就已經呈現出來「方」的內容了

所以,中華文化不僅僅是去學習天道、天圓,更重要的是要有地方,這是相輔相成,不可偏執,也不可偏廢的。我們今天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我們大談特談中華文化,我認為更加重要的是:這個時代,我們應該去呈現中華文化「方」的一面,當仁不讓,去承擔,去令到我們的文化呈現出來更大的意義和價值。必須要有方的一面,必須要有骨頭、要有脊樑。

如果我們沒有基本的系統思維體系,沒有智慧的話,其實,知識越多,不僅僅是越反動的問題,可能知識越多,反而危害就越大了。當然,這種危害是兩方面的,一面是對外的、對社會、對他人的危害,更重要的就是對自己的危害。所以,我們要學知識,我們要了解中華文化的知識點,更重要的強調的是:文化落地的主體是我們自己

我們探討交流中華文化,大家把注意力可能更多的時候要放在自己的身上,去研究他人,空乏其力,浪費了你的能量,而又於事無補,那事情已經就發生了,那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如何讓一些不好的事情不發生,我們能夠去促成一些美好的事情,讓它發生,讓它去呈現出來更多正向的意義、價值和能量,我想;這是我們應該來探討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價值和意義吧。

中華文化,不光是有圓的一方面,大而全的一方面,也有方的方面,也有更加有所去擔當和承載的一個方面,我們也應該有一個主張和立場的方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事正說 的精彩文章:

TAG:正事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