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盤點安溪那些快要消失的東西;8090後滿滿的回憶殺

盤點安溪那些快要消失的東西;8090後滿滿的回憶殺

在手機還沒有那麼好玩的那個年代,紙飛機能陪我玩上一個下午。跳房子,打彈珠,丟沙包等一切都變成了「以前」,而那個鄉土的家園也離我們越來越遠。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回顧這些被時光的鐫刻,承載著咱安溪農村的歷史變遷和農耕文化的老物件,不知道哪一個勾起了你濃濃的鄉愁和童年的回憶呢?


在古代漢語中,「箸」就是筷子,箸籠就是盛筷子的器具,在過去,多為黑色陶制,上寬下窄,口大底小,正面鐫刻著福、壽等各種吉祥紋飾,豎掛在廚房的牆上。


在早些年,如果你吃過安溪鄉間的宴席,一定對掌勺大師傅手中的那把大勺子印象深刻。它用鱟的硬殼製成,油黑光亮;近似錐形的造型,能將大鍋里的東西輕鬆舀得乾乾淨淨,不剩下一星半點。這可是安溪鄉村廚師師傅的必備神器。


由木頭製成,分為上下兩層,上面可以放當天的剩菜剩飯,下面則是放碗的地方。


以前每家每戶都會在廚房做一個灶台,可放置大鐵鍋,下面還有一個通風的洞是用來添置柴火的地方。放進柴火,蓋上鍋蓋,等待食物煮熟後,那飯菜香便香飄院子。


漆籃在閩南地區廣泛流行,是早年民間嫁女的必備妝奩品、陪嫁品。嫁娶時,女方要在籃子里要放入十二項種子,有芝麻、菜籽、姜、稻穀、芋頭、線團、茶葉、銅錢、紅糖、骨肉相連等,俗話講「洋麻菜籽命。」討個好彩頭。女方父母會囑咐,常有閩南四句 「提來好盤利,擔去好種子。擔來盤利香,提去種子十二項。」

在安溪農村,基本上每戶人家就有這麼一桿秤。以前無聊的時候,就喜歡把我的小玩具一個個放上去稱著玩。


父輩們結婚時的標配。雙喜的字,吉祥的牡丹圖案,花團錦簇的喜慶氛圍。


粉色、紅色、橘色的鴛鴦枕巾,還有龍鳳呈祥圖案的,也有大牡丹花圖案的。這也是父母結婚時候置辦的必需品。


它特別容易生鏽,在我的印象中每家的手電筒都銹跡斑斑。手電筒一不小心掉地上就會導致接觸不良。所以很多安溪人用它的時候,都得先在桌子上磕噠磕噠。


這不僅僅是台縫紉機,還是我的時光機,小時候總是偷偷跑去踩外婆的縫紉機的踏板,玩的不亦樂乎。


記得我總是喜歡和家裡的小孩子一人拿一個扮演豬八戒玩。這是曬稻穀時,歸攏或散開穀物的農具,有鐵質摞谷耙和木質摞谷耙兩種,稻穀曬的厚時,用鐵制的,曬得薄時,用木質的。

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這些曾經與我們朝夕相處的東西卻漸漸消逝,不知你童年的紙飛機是否還在你手裡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倪北 的精彩文章:

TAG:倪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