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憂愁緣自渴愛

憂愁緣自渴愛

貪愛會引起憂愁,貪愛會生起恐怖,毫無貪愛的人,遠離憂愁恐怖。(法句216)

舍衛城中有位婆羅門是外道的信徒,但佛陀明白他不久即將證初果,就到他耕種的地方去找他談話。

這婆羅門十分友善,他非常感謝佛陀關心他和他的工作。他向佛陀說:「等我田裡的稻米成熟後,我會在收成之後,先分一些給你,我不會在分給你之前,先吃這些米飯。」但佛陀預知他今年不可能有收成,所以不發一言。

婆羅門的米糧就要收成的前一天,卻下起傾盆大雨,他所有的米糧也完全毀了。婆羅門因為無法如願地分送佛陀米糧,而非常難過。

佛陀再度前去找他,並加以安慰。婆羅門也向佛陀敘說降臨到他身上的大災難。佛陀忠告他:「婆羅門,如果沒有任何貪慾[1],永遠不會哀傷、恐懼。」

註:

[1]貪慾有三種:1、欲愛:執著於感官的愛;2、色愛:執著於色界的愛;3、無色愛:執著於無色界的愛。根據阿毗達摩(論)的說法,色愛和無色愛是執著於常見的感官樂趣。貪慾是強有力的精神力量,潛伏在所有眾生心中,它是造成生命中多數苦痛的主要原因,也是使眾生生死輪迴不斷的原因。

(《法句經故事集》,達摩難陀長老編著,周金言譯,弘化社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驛站 的精彩文章:

如何與佛溝通 仁煥法師

TAG: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