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兒童常患的疾病及普通治療法

兒童常患的疾病及普通治療法

不管作父母的是怎樣地細心照顧,小孩子有時還是要生病的。他們常會傷風、感冒,有時且會扁桃腺發炎,或是消化不良,腸胃作怪。此外,也很難避免那出麻疹、百日咳,或天花等類的病。我們的孩子有時在早晨不想吃飯,無精打采,呼吸沉重,舌苔厚積;有時在下午賴床不起,面頰通紅,不肯起來遊戲……像這種情形,我們應當怎麼辦呢?

也許在附近找不著醫生;即或找著了醫生,他也不能好幾個鐘頭站在那裡伺候病人。因此,無論如何,我們若是知道一些普通的治療方法,也許不需要醫生就可將病治好了。這些普通治療法雖是簡單而且容易記憶,但卻是很重要的。

1 停止進食。

2 若要進食,則食物應簡單。

3 多喝水。

4 休息。

5 熱敷法。

6 冷敷法。

7 沐浴。

8 灌腸通便。

應當讓有病的孩子睡在安靜而涼爽的地方,使他容易安睡。不可讓別的孩子到他那裡去。切不可勉強一個有病的孩子吃東西。要時常給他喝水。如果他沒有嘔吐或泄瀉,就不可給他吃什麼食物,只可以給他水喝。若孩子的大便不暢通,就需要給他灌腸通便。如果他的熱度很高,並且不肯安憩,就當給他施行冷水海綿浴,使他舒服些。若他有抽筋痙攣,就可以他給包纏發熱濕布。

家庭的醫藥設備

每一個家庭中都應當有一些普通治療用的設備,即使這一家人始終用不著這些對象,但有的時候可以借給鄰居用一用也是很好的。在這些普通治療用品上最需要的,就是作熱敷用的絨布和灌腸器具。在家庭中切不可缺少那些敷治外傷的藥品,例如:一瓶碘酒,一罐硼酸粉,一些藥棉,繃帶和膠布。百分之十的阿久羅,對於治療喉嚨疼及滴治發炎的眼睛,都是有奇效的,但可惜此葯不能貯留太久,因為它的藥性是會逐漸消失掉的。此外,還有氧化鋅油膏,石炭酸凡士林,普通凡士林,樟腦油,酒精,薄荷粉,軟膏劑等。這些藥品都可從西藥房買到,放在家庭藥箱中,對於普通疾病的治療,都是很有用處的。

胃痛

胃痛或是肚子痛,第一要緊的辦法就是禁止進食。如果小孩子胃痛,切不可給他食物吃,且讓他餓一頓。這種挨餓也許是唯一的治法。有時甚至於不要提起給他水喝。除了禁食之外的第二個辦法,就是給他灌腸,慢慢地給他灌進半升多的水到腸里去;灌進去的水要溫暖,約為華氏一百度左右,並放一湯匙的鹽進去。這種治法在禁食之後執行,尤為見效。

有時我們也可以用亞麻子灌腸,較比普通的灌腸更好,尤其是在肚子痛,或是灌進去的水不容易泄瀉出來的時候。亞麻子灌腸的方法乃是這樣:放兩三湯匙的亞麻子在一升多的水中煮幾分鐘,直到它發黏,然後把種子濾出,只用那黏液。如果那黏液太濃,就可以再加一些水進去以便容易通過那灌腸器管子。這種灌腸的水應當是溫熱的。

熱敷法

作熱敷用的布最好是能用絨毛製成的,但若是沒有絨毛,只好用有毛的絨布了。每塊布約三尺見方,或三尺寬三尺半長。這樣的布應置備三四塊。若是用絨毛制的,只要把一條絨毛截成四方塊或六方塊,便很好用了。用時把布折成長條,執其兩端,浸入沸水中,待其浸透後,即將兩端各向一方同時力絞,像絞成繩索一樣,絞緊後可自水中舉起,各向一端,拉之使直,這樣那布便可絞乾了;但拉時要小心,以免熱水滴到鍋外。絞乾後可釋其一端,使該布自行松展,然後平攤在另外一塊干絨布上,再急速包上折妥,這樣,那熱濕布與其被敷之該處皮面,只是相隔一層而已。若該布過熱,可再用干毛巾一條暫時鋪置其下,至熱敷袱稍涼後即移去;或由看護病人者的手放在其下,輕輕拍之,也可使病人易於忍受,而防免皮膚被燙傷。但此種熱敷法,欲其功效佳良,必須使之與皮膚緊貼,約三四分鐘之久,待病人感覺舒適之時,就當重新更換。如此繼續施行,可更換至四次,事畢再用冷水或酒精敷擦皮膚,然後拭乾。

這種療法有效時,皮膚上會顯出紅色的。若所患者為慢性炎症,則當每次更換熱敷袱時,可用冷濕布或冰塊在患處急速摩擦,甚為有益。這種水療法不但無害,而且對於各種疼痛都有奇效。萬一疼痛仍不稍止,那隻好去請教醫生了。

嘔吐

兒童在疲倦,生氣,受驚,或太興奮的時候,吃得太飽,食物在胃裡便不能消化。人的身體為要除掉不能消化的物質,就用上嘔吐的辦法了。這種嘔吐是不厲害的,只要等到胃裡的東西嘔吐一空,毛病也就好了。

一個小孩子若是嘔吐不止一次,大人就應當使他安靜,不要亂動,給他灌腸,給他喝水,但卻不要給他吃食物或吃藥。

給他行熱敷法。有時或者用冷布敷在胃口上,也許會比熱布更能幫助他減輕噁心的難過。但若能冷熱兩種辦法都用,必更有益;例如:在腹部用熱敷法,而在胃口上用小塊冷布貼著。或是作熱敷三分鐘後,接連著作冷敷法半分鐘。或是在背上作熱敷,而在胃口上貼冷布。或是在喉都包冷布時,腹部或作熱敷或不作都可以。

如果嘔吐單是由於不消化而起的,那麼讓他挨餓一兩頓,或是兼作一次灌腸就足夠治好了。但是嘔吐或許是別種疾病的初期徵兆,所以也不得不細加註意。如服行了以上的治療方法後,還是嘔吐不止,那就應當去找醫生了。

泄瀉

泄瀉的重要治療,就是作一次很熱的灌腸法,甚至於用華氏一百零五度左右的熱水也可以。每半升水裡最好能加進一湯匙的鹽。若是能作亞麻子灌腸法,那對於泄瀉症是更有成效的。禁止患者吃硬質食物一兩頓,並且不要喝冷水;每兩小時至四小時中,給他喝一兩杯煮沸過的牛奶,或是吃稠一點的飯湯及麥片粥也好。煮麥片粥時,可讓麥片先煮沸,再兌進一點牛奶就好了。此外,如烤山芋,麵糊湯,烤乾麵包也是可以吃的。如果他的泄瀉是由於受涼或別的傳染病所引起的併發症,那麼在他吃飯的時候給他喝一些桔子水,也是很有幫助的。若在腹部作熱敷袱,亦大有幫助。如果瀉得很厲害,並且在治療後還是不停止,那就應當去請醫生來診視。

便秘

這是普通常見的毛病,平常多半是慢性的。兒童患了便秘,也許是因吃的水果及青菜不夠而起。在吃早飯和晚飯之時,應當多給他吃水果,不論是生的或是煮熟的都可以。若是可能的話,在兩餐之間要給他喝一些果汁。桔子水對於大腸秘結病真是一劑好葯。我們每天多給小孩子喝水,至少要喝三杯,此外,給他吃粗飯粗菜,那是會使他腸胃大起活動的。油要吃得少,瀉藥更是不要亂服。

食欲不振

這意思就是說,小孩不想吃飯。他來到飯桌前,肚子也不餓,不想吃食物,或只喝一點水,吃點水果就夠了。雖然這樣,卻也不要堅持要他吃東西,但要注意他,非至下一頓吃飯的時候,就不要給他吃任何食物。如果到了第二頓,他還是不餓,那就只好讓他喝果汁,直到他恢復了胃口;其間也許要經過二十四至二十六小時之久。這樣食欲不振的毛病,有時也許是由於什麼系統受了阻滯而起,例如:舌苔厚,呼吸重,眼睛無神,耳朵不靈,以及大便秘結等。

有些兒童的食欲不振是由習慣不良而起的,但他們的母親還在那裡抱怨他們為什麼不肯吃飯呢。像這一類的毛病,只要每二十四小時給他喝一杯果汁,就可以有奇效了。在二十四小時之後,食慾也許就要恢復正常了。因此,若你的孩子不想吃飯,你就不應該去勉強他,只讓他喝水和果汁就好了。果汁能疏通腸胃,是血液的鹼化者,以供給維他命,並是最得心應手的妙藥。

千萬要牢記:兒童若在兩餐之間吃零食,那是要破壞他的食慾的。若能禁止他亂吃東西,那麼挨餓到了下一頓吃飯時,他就會好好地吃了。

受涼感冒

在患急性傷風之時,飲食應當清淡而簡單。給他多多喝水,並每日注意他的大便是否暢通。若能安睡在床上二十四小時,那就能使傷風早日痊癒。若他的食欲不振,可在每一兩個鐘頭給他喝桔子汁或蕃茄汁,別的食物可以不必給他吃。在臨睡之前或別的時候,給他行熱水浴,那是很有益的。室內的溫度要高些。沐浴用的水要浸泡他的腿和臀部,直到皮膚起紅色。需用的時間約五至十分鐘,一洗完就接著很快地用冷水澆一澆,即刻擦乾就寢。這些辦法運行兩三天,可以減輕傷風重症。若小孩子似乎是有了普通病患的病狀,或是在受涼之中還有發熱,那麼在洗完以後可以不必澆冷水,只要立刻把他包裹好上床,盡量使他能發一場大汗。這種治法是很有益的,對於受涼感冒而起的各種疾病,如頭痛,喉嚨痛,扁桃腺發炎,喉頭炎,或支氣管炎,甚至於各種兒童病症如出疹、百日咳之類,都是有效的。如果小孩子顯出病勢很重,或者他的傷風乃是別種病症的併發症,那就應當請醫生診視。須記得,有些危險的疾病如白喉症等,在開頭的時候看來是傷風受涼一樣,你若用治療傷風的辦法,那是極危險的,他的生命是否有救,全在乎是否及時注射抗毒素。所以在孩子有病的時候,最安全的辦法還是先請醫生作一個正確的診斷。

那麼,在這寒冷的冬季,患有風濕和各類骨病的朋友,應該怎麼辦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款中藥膏貼(絡通萬康膏貼)。

絡通萬康膏貼製作技藝其膏藥適用範圍?

(絡通萬康膏貼通過局部、穴位貼敷,有祛瘀消腫、舒筋活絡、散寒祛痛的作用,促進疼痛病症的康復。)

1、頸部疼痛、酸沉、酸困、活動受限,牽及頭暈頭痛、手臂麻木;

2、肩關節疼痛、活動受限、怕風怕冷;

3、腰部疼痛、酸沉、僵硬、麻木活動受限,牽及腿腳疼痛麻木、沉困;

4、四肢關節疼痛、酸沉麻木、腫脹僵硬、屈伸不利,腳跟疼痛;

5、陳年腰腿痛、老寒腿;

6、軟組織損傷引起的疼痛。骨傷治療後留下的疼痛、僵硬、腫脹、麻木、酸沉無力;

7、骨質增生、腰間盤突出、股骨頭壞死;

8、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肩周炎;

9、婦女乳房結塊疼痛,乳腺增生,乳腺炎;

10、婦女月經期間小腹脹痛;

11、婦女產後受涼引起的腰、腿疼痛、麻木等;

12、疔癤腫痛,坐骨神經痛;

13、滑膜炎、腱鞘炎、脈管炎;

14、消炎、拔毒、祛腐、生肌;

絡通萬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是什麼?使用方法:膏貼類:先將患處洗凈、參照穴點陣圖阿是穴位敷貼於患處,根據藥理不同,病體癥狀不同貼敷1-2天或者5-7天(甚至更長時間)。大家可以在手機上先了解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之道8 的精彩文章:

TAG:養生之道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