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創意農業案例之二十三:苦心孤詣的阿根廷創意草原農業

創意農業案例之二十三:苦心孤詣的阿根廷創意草原農業

這是一個與南極大陸近在咫尺的國家,是探戈起源地並將之視為國粹的國度,更是一個以技術流聞名於世的足球殿堂,同時也是世界農業版圖中不容忽視的一方存在,它就是阿根廷。阿根廷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以安第斯山脈為界,北部和東部與玻利維亞、巴拉圭、巴西、烏拉圭接壤,國土面積278萬平方公里,人口4385萬,為拉丁美洲的第二大國,僅次於巴西。阿根廷是南美洲國家聯盟、20國集團成員和拉美第三大經濟體,是世界上綜合國力較強的發展中國家之一。

阿根廷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面積佔全國面積的30%,阿空加瓜山海拔6964米,是南美第一高峰,東部和中部的潘帕斯(Pampas)草原是著名的農牧區。阿根廷氣候多樣,四季分明。南部屬寒帶氣候,冬季溫度低於零度;北部屬熱帶氣候,夏季最高溫度可達40℃以上,全年雨量豐沛;中部屬亞熱帶和溫帶氣候,氣候溫和。阿根廷年降水量分布很不均勻,東北部高達1000毫米以上,中部和北部500~1000毫米,西部200毫米以下。阿根廷農業面積為1.4億公頃,國土面積的55%是牧場,農牧業發達,素有「糧倉肉庫」之稱,是世界糧食和肉類主要生產和出口國之一。

1,阿根廷創意農業概況

阿根廷自然條件良好,非常有利於農業生產,是世界主要的農產品出口國之一,農業也成為國家出口創匯的主要部門,農畜產品年出口值近240億美元,是世界最大的豆餅、豆粉、豆油、葵花籽油、蜂蜜、梨和檸檬出口國,是玉米和高粱的第二大出口國,是大豆的第三大出口國,是小麥和牛肉的第五大出口國。種植業方面,阿根廷主要種植大豆、玉米、小麥、大麥、甘蔗以及少量的大米、棉花。大豆是種植業中的第一大作物,產量僅次於美國、巴西,位居世界第三。阿根廷畜牧業歷史悠久,牲畜品種及技術水平在世界上均處於領先地位。牛肉、牛奶、雞肉等是其主要畜牧業產品,其中牛肉生產約佔農業GDP的40%。

潘帕斯草原(Pampas Steppe)號稱「世界大糧倉」和「牛羊大樂園」,是阿根廷主要農牧業產區,盛產小麥、玉米、飼料、蔬菜、水果、肉類等,並成為阿根廷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的心臟地區,集中了全國2/3的人口,4/5的工業生產和2/3以上的農業生產。

阿根廷農牧業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其堅持不懈、苦心孤詣所追求的技術創新和思維創意。

其技術創新主要表現為以潘帕斯草原大型農牧場為主要應用對象的免耕技術和遺傳育種技術及生物技術的研發推廣。免耕是一個技術系統,它一改傳統的「種地必先耕地」的思維模式,把以往種植季殘留秸稈枯草留在地表,然後通過特殊的播種機把大豆種子撒播下去。這一創新模式整合了大規模機械化,先進的作物管理,還有新型除草劑的使用,以及抗除草劑作物的推廣;遺傳育種技術和生物技術的推廣主要用來增加作物單產和良種繁育。阿根廷農業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與其在農牧業上長期不斷的科技投入和研發創新。

其思維創意主要表現為農牧業、餐飲業與鄉村觀光旅遊的有效融合。2001年阿根廷爆發金融危機,為幫助不景氣的農牧業開展多元化經營,政府通過貸款補貼和理念更新培訓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的鄉村旅遊計劃和休閑農業精品創意工程,特別是推出「潘帕斯草原之旅」、「安第斯美酒之旅」、「馬背上的阿根廷」、「南美土著部落」、「農莊生活」、「鄉村手工製作」、「鄉村美食」以及「鄉村節日之旅」等農業創意與休閑觀光項目,以其獨特的民俗文化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吸引了無數遊客。

2,耳目一新,技術和管理的「雙重創新」助推大豆創新力和競爭力的「雙力提升」

大豆是阿根廷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上站穩腳跟的絕對王牌。而大豆的技術創新對於拉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寬增收鏈、完善利益鏈等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切實改變了傳統大豆低端產品、低廉價格的路徑依賴。大豆及大豆產品是阿根廷最重要的出口產品,豆餅、大豆、大豆油等三種產品的出口總價值高達180億美元,在國際市場上佔有很大份額,因此,經營大豆產業的農場主非常重視技術研發和創新投入。2001年,阿根廷21個大豆農場主以「成本共擔、成果共享」的原則,共同出資成立生物技術公司,自主研發適合當地土壤和氣候的大豆種子。經過多年研究,該公司成功研發出抗旱抗鹽鹼大豆種子,打破了跨國公司的技術控制,進而向品牌建設、研發設計、營銷服務等環節延伸,一舉取得了很好的市場效果。

管理創新是阿根廷提高農業生產效益的另一大因素,比如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也是提高農業效益的有效手段。阿根廷的農牧場面積普遍很大,觀察農作物生長情況一般要靠騎馬、開越野車甚至坐小飛機。阿根廷國家應用科技研究所專門為大中型農牧場研發出一套使用低軌道衛星監控作物生長的管理系統。這套系統把監控區域劃分為5公頃大小的區塊,隨時將區塊內的土壤溫度、濕度、作物生長狀態等信息傳送到公司的系統中,管理人員據此來安排施肥或聯繫收割等服務,此舉形成大豆產業智慧化、高端服務的競爭新優勢。

3,另闢蹊徑,變養牛為養人,改牛欄為寓所的莊園觀光創意

綠色是阿根廷農莊牧場最亮麗的底色和名片。阿根廷有成千上萬個農莊牧場,星羅棋布般散落在碧綠的潘帕斯草原上,猶如一顆顆鑲嵌在蔚藍天際的璀璨明珠。近年來,隨著農業和農莊旅遊業的迅速發展,這些農莊牧場在從事農牧業生產的同時,也開拓出鄉村旅遊和休閑觀光等新型業態,莊園旅遊已成為阿根廷重要的旅遊項目之一。這些莊園,不乏有上百年甚至幾百年歷史的古老建築,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傳承,莊園內宮殿式建築規模龐大、建造精美,為農莊旅遊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經過漫長的歷史變遷,這些莊園建築和倉房、牛欄等勞動設施已經成為歷史文化遺產,極具科普教育和農事體驗價值。利用這些歷史悠久的農業產業設施,阿根廷發展出多種莊園旅遊模式:一是住宿,即把廢舊的倉房、牛欄等設施改造成豪華的鄉村自然居住寓所,供城市遊客享受大自然生活和仰望星空睡眠的新空間;二是觀賞,即農牧業生產表演,現場展示養牛養羊、擠奶、製作乳酪、耕種或收割等,或者遊客親自參與上述勞動過程;三是體驗,即乘坐馬車或騎馬遊覽莊園,切身體驗古老的莊園生活;四是美食歌舞,遊客可以一飽「舌尖上的阿根廷」特色烤肉的口福,還可以一享「讓人如痴如醉」的探戈和民間歌舞表演的眼福。遊客在這樣的農莊里兜上一圈,住上一晚,才算是真正體驗到農莊貴族般的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豹創意農業 的精彩文章:

TAG:胡豹創意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