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放化療期間老想吐怎麼辦?醫生給您最佳答案

放化療期間老想吐怎麼辦?醫生給您最佳答案

患者化療後嘔吐是十分常見的毒副反應。有許多癌症患者就是因為無法忍受化療後嘔吐,所以不得不放棄了化療。

控制好化療後嘔吐的問題,不僅對癌症患者的療效有幫助,更能減少患者治療的所承受的痛苦。

噁心、嘔吐的定義

噁心是欲將胃內容物經口吐出的強烈願望,是一種患者的主觀感覺,嚴重噁心常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

嘔吐則是膈肌、肋間肌、腹部肌肉強力收縮,使胸內壓突然的增加並配合胃括約肌的放鬆,致使胃內容物或一部分小腸內容物,經食管逆流出口腔。

噁心嘔吐對患者的情感、社會和體力功能都會產生明顯的負面影響,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

引發原因

我們常見容易引起噁心、嘔吐的化療藥物有:

順鉑、阿黴素、表阿黴素、環磷醯胺、異環磷醯胺、氮芥、氮烯咪胺(達卡巴嗪)、丙卡巴肼等。

處理方式

按照發生時間,化療所致噁心嘔吐(CINV)通常可以分為急性、延遲性、預期性、爆發性及難治性5種類型。

急性噁心嘔吐:

一般發生在給葯數分鐘至數小時,並在給葯後5~6小時達高峰,但多在24小時內緩解。

延遲性噁心嘔吐:

多在化療24小時之後發生,常見於順鉑、卡鉑、環磷醯胺和阿黴素化療時,可持續數天。

預期性噁心嘔吐:

在前一次化療時經歷了難以控制的CINV之後,在下一次化療開始之前即發生的噁心嘔吐,是一種條件反射,主要由於精神、心理因素等引起。

預期性噁心嘔吐往往伴隨焦慮、抑鬱,與以往CINV控制不良有關,發生率為18%~57%,噁心比嘔吐常見。由於年輕患者往往比老年患者接受更強烈的化療,並且控制嘔吐的能力較差,容易發生預期性噁心嘔吐。

爆發性嘔吐:

即使進行了預防處理但仍出現的嘔吐,並需要進行「解救性治療」。

難治性嘔吐:

在以往的化療周期中使用預防性和/或解救性止吐治療失敗,而在接下來的化療周期中仍然出現嘔吐。

醫生是根據所使用的化療方案的致吐強度不同,而給予不同的止吐方案。第一次化療時的預防措施特別重要,第一次不吐的患者,後續化療發生嚴重嘔吐的可能性小。

易發人群

年輕人;

女性;

有妊娠期嘔吐史;

有暈車(船)史;

既往化療有噁心嘔吐經歷;

低酒精量攝入史(常大量飲酒者嘔吐輕>100g/d)。

飲食建議

常有病人諮詢,噁心嘔吐以後應該如何飲食。以下幾個方面,可以給患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營養、高維生素的食物,勿食辛辣、油炸、高脂肪、過咸、過甜、過冷、過熱、有強烈氣味的食物,忌酒及含咖啡因的飲料,少食含色氨酸豐富的食物,例如香蕉、核桃和茄子等。

少吃多餐,當胃部明顯有飽脹感應減少每餐的飯量。

每日定時飲水(湯),注意避免大量快速飲水。

進食前後盡量少飲水,固態和液態的食物分開吃,餐後勿立即躺下。

噁心時可口含硬糖,薄荷糖或檸檬茶或進食偏酸的水果等。

嘔吐頻繁或劇烈嘔吐時,停止吃所有的食物和飲料直到嘔吐停止,再緩慢進流質(水、米湯等);同時使用止酸藥物,預防消化道出血。

化療後別急於進補,在化療後第二周、第三周再開始進補也為時不晚,且更利於消化和吸收。

合理使用止吐劑。

圖騰益生液,圖騰益生液可以迅速緩解噁心、嘔吐等放化療毒副作用,有效減少放化療期間的毒副反應;保護正常細胞,並使放化療療效提高數倍。

生活方式及注意事項

嘔吐時宜令其側卧,以防嘔吐時嗆入氣管。

保持房間通風良好,溫度濕度適宜、安靜寬敞。穿寬鬆的衣服。避免與其他噁心嘔吐者同處一室。避免接觸正在烹調或進食的人員。

優化口腔衛生,嘔吐時淡鹽水漱口,飯前飯後漱口,可去除厚口腔粘液,幫助清潔、滋潤口腔。

化療間歇期適量鍛煉,可採用慢走、打太極拳等方法進行鍛煉。

其他:聽舒緩音樂,按壓內關、足三里等穴位,口服薄荷、生薑、金盞花水等方法,均有較好的止嘔效果。

文章來源:乳腺癌互助圈

本微信平台屬於公益性醫學類學習平台,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轉載文章只用於科普學習使用,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原作者可與我們聯繫,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連圖騰生物 的精彩文章:

心理專家給癌症家屬的三個建議

TAG:大連圖騰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