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洋老師團體心理輔導往期學員感受

楊洋老師團體心理輔導往期學員感受

 學員1感受

我昨天晚上上完課也有很大感悟!

昨天上課的時候,老公來電話我掛掉了。課程一結束,我回電話給他,他跟我說的是一些昨晚工作上面的一些事情,我聽著還覺得挺煩的,你工作上面的事情跟我講幹嘛!

坐在地鐵上,他又發了一條微信給我,是關於孩子放假回家的事情。

我就突然在想,哎呀,不對呀,以前都是我打電話和發信息給他,我主動的時候多,他都不回應我。

現在好像反了,他經常給我打電話和發微信說些日常工作的事,和家庭的事情。

我在想怎麼會變成這樣,什麼時候變的,是他改變了,還是我改變了?

然後我好像看到的更多是自己的改變。(有點自戀情結)

我怎麼就變了呢?往前追溯…

好像也就是這半年左右的變化,而且近幾個月變化最明顯。

以前考了心理諮詢師的證,把證放在箱底,從來沒當回事兒,也從來沒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來。

從去年的3月份,陳大叔帶我見到楊洋老師,還報名學習了李不言老師的EAP班,好像就自己定了一個我是一名心理諮詢師的身份。

一直以來受楊洋老師的影響,受學習心理學的影響,自己就會在日常生活中,暗暗的告訴自己,我是心理諮詢師的角色。

這種暗示讓我潛意識裡覺得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要平和的與人相處交往,說話做事都要得當。

估計在與孩子,老公的一些說話方式和態度上,就慢慢的在修正和改變,我覺得是我的改變影響了他的改變。(再自戀一回)

回想起來,我以前同老公說話的時候,言語之中太多指責和攻擊,無形之中把他推得很遠,導致我總是想抓住他,追的越緊他反面逃的越遠。

而現在不同了,自己的態度讓他覺得溫暖,他才會願意把自己的事情說給我聽,才願意與我溝通。

同時,我也看到了一個中年男人的壓力,和他對溫暖的家庭氛圍的喜愛。

所以很慶幸遇到楊洋老師,很欣慰自己接觸了心理學和心理諮詢師這個行業,他讓我改變,讓我成長,讓我的生活更美好!

學員2的感受

通過上次的團體心理輔導,我認識到了3個問題。

第一是了解了我自防禦機制,我自己之前沒有意識到,但是確實有這樣的現象,我擅長否認的自我防禦!

否認,是指對某種痛苦的現實有意識或者是無意識地加以否定,來緩解自己的焦慮和痛苦。由於不承認似乎就不會痛苦(如拒絕親人的亡故,仍堅持所其未死)。這的確是一種保護性質的、正常的防禦。只有在干擾了正常行為時才能算是病態的。

只能聽到表揚,不能聽到批評,一聽到自己的不好的評價或內容,第一個反應是「不是的!…….」然後開始找各種理由了~

可以說是外歸因,自己是沒有錯誤的,為什麼自己不能犯錯誤呢?

別人聽到批評和建議的時候可以虛心學習和接納,我怎麼就不能接納呢?

脆弱的自尊、自卑的自己!

楊洋老師指導說自信是自己給自己的,不是客觀上沒有這個能力硬要逞能就可以做出來的事情,別人的評價其實沒有那麼重要!

給我觸動最大的第二點是我做了意向對話以後,還是不願意改變,而我必須與這樣的自己和睦相處,接納這樣的自己!

不想改變的動力大於改變的動力!我像一個頑石,防禦機制強大到可以抵禦任何風浪和激發,曾經這樣的防禦機制讓我受益,面對再痛苦的事情也可以堅強和無視痛苦,繼續前行。

生命得到了延續,我的肉體依然活的很好,付出的代價是變得木訥,眼神失去了靈動,獃獃的變成雷打不動的瞌睡蟲,身體喜歡躲進溫柔的被窩,心靈躲進避風港呼呼大睡!

聽到心理成長的這一個辭彙,心中都會有抵觸,這意味著什麼?

該面對的事情還是要面對的! 可是痛苦像無止境的懸崖一樣,我站在懸崖邊上無法往下看,只能逃避和幻想自己在天空飛翔。

我不是鳥兒,但是沉浸在飛翔的白日夢中, 是時候著陸了!

第三個問題就是自己角色混亂,沒有邊界,經常越界做一些不擅長和不是自己的事情!

看似熱情的背後,還是顯示了自卑,用討好想要獲取別人的認可,為了討好別人迷失了自己,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壓抑了自我,忽視了自我。

我的改變方向是什麼?

1) 接納自卑的自己,允許自己自卑,放下比較的心,不要跟其他人攀比,我其實也不差,經歷再大的挫折依然保持著善良的心,對生活充滿著期待。

2) 需要尋找自我,問問自我, 我到底該做什麼呢?分清自己角色,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3) 你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以前一直糾纏在我是誰的問題上,忘記了自己要成為什麼人其實更重要!現在開始堅定目標做自己想做的人,內外統一。

學員3的感受

這次小組課,M女士提出了自己的個案,她講了孩子晚上睡覺不願意關燈,讓她心裡很糾結。我很認真的聽她談她自己的內心的衝突和感受。聽她講完心中很為孩子擔心,我想孩子是不是沒有安全感。

M女士講了她小時候的事情,說小時候有一件事給了她很大的影響讓她 現在晚上睡覺也很膽小,也習慣了要開燈睡覺。M女士也自己也認識到是自己的問題,所以給孩子帶來了影響。

我給M女士提了很多的問題,M女士也都給我做了解答。但是楊洋老師說我提了在太多的問題,且很多問題提得莫名其妙,這樣在諮詢過程中很容易讓對方反感。我明白了在於對方的對話和交流中不能太主觀了,應在提問中要抓住重點,要明白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

楊洋老師給M女士做了心理指導,在整個過程當中,楊洋老師運用了意向對話的技巧,讓M女士和孩子對話。M女士自己看到了自己在於孩子相處中,因為自己沒有擔其自己應擔其的責任而羞愧的內心衝突。 讓M女士自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看著M女士在諮詢過程中的情緒波動,我的內心也不平靜,緊張,難過,激動和懊悔的情緒也此起彼伏。我想到了自己的孩子,自己如果是M女士我要怎樣做呢。

這一次的小組學習,楊洋老師讓我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心理諮詢。也讓我認識到了自己身上太多不足的地方,我想以後我會更多的學會去傾聽,去共情,而不是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好好學習說話的方式,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謝謝楊洋老師,謝謝同學們,我一定努力學習!

本文屬於天音心理諮詢中心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助理申請轉載並標明出處,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音諮詢 的精彩文章:

TAG:天音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