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的國子監有何作用?都有誰任過國子監長官?

清朝的國子監有何作用?都有誰任過國子監長官?

作者:延安大學歷史系學生,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郭小鳳

「學而優則仕」的古代中國社會,意味著古代中國讀書人的最高追求便是從仕。在此情況下,出現了一批專門從事教育的學校,有私學和官學之分。而國子監則是全國士子都嚮往的最高學府,它的主要職責主要有兩個,一是代表朝廷管理中央官學的核心機構,二是培養官僚後備人員的基地、為朝廷提供決策諮詢服務的智囊團。

國子監

清代對國子監的管理尤為重視,主要機構有繩愆廳、典籍廳、典簿廳等負責具體的工作,是在祭酒的領導下開展教育管理活動。祭酒作為掌管國子監的主要領導,主要職責是做禮部和國子監之間聯繫的紐帶,代禮部管理國子監,全面負責國子監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時,配合皇帝來國子監講學,主持廟學祭祀活動,負責為監生月考命題等。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

當然,這些工作不僅由祭酒一人完成,清代朝廷設置一滿一漢兩位司業輔佐祭酒開展工作。繩愆廳主要負責「凡教官怠於師訓,生員有戾規矩,並課業不精,稟膳不潔,並從糾舉懲治。務要夙夜盡公,嚴行約束,毋得徇情,以致廢弛」,及負責師生的教學活動以及後勤衛生等,主要負責人是監丞,在清代有一滿一漢兩人擔任。典籍廳,顧名思義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圖書館,典簿廳則相當於現在的財務處、後勤處,負責管理各種票據和文件,當然還有博士負責具體教學工作。可以看出,清代國子監的組織結構已經較為完善,各個管理部門之間相互配合,互為關照,共同培養學生成為維護中央集權統治所需要的人才。

國子監祭酒王懿榮

有清一代,擔任過祭酒、司業不乏有比較著名的學者:劉墉、紀昀、王懿榮、吳偉業、王士禎等,他們無不是德行、學識稱著於時的碩德大儒,大多是進士兼翰林出身。國子監到後逐步衰敗,成了科舉的附庸,形同虛設。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設學部,國子監遂廢。但是不可否認,國子監為封建王朝培養了一批適用的人才,對繁榮中國古代學術文化有著重要作用,在中國和世界教育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參考文獻:

1.申國昌、史降雲,《明清國子監的教育管理活動》,《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8月第4期

2.張光莉,《明代國子監研究》,河南大學研究生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5月

3.張淑賢,晚清國子監祭酒研究,黑龍江大學博士論文,2017年

編輯: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鄭成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清代的馬政制度是如何確立的,推行狀況如何?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