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電影推薦 《神秘巨星》

電影推薦 《神秘巨星》

「還是沒忍住,身邊的人和我哭成一片了。」

這部片子,我想很多人都看過了

它講述了女主人公在生活逐漸崩壞時,依舊拚命掙扎的故事。

印度社會、穆斯林信仰、這兩個因素就能讓人想像到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一個女孩會有多窒息。

在印度這樣一個視女人為男人財產的國家,「夢想」對大多數女性而言,絕對是奢侈品。

女主是一個「才華會像汽水裡的泡泡往外冒」的YouTube紅人。

然而她的爸爸得知此事時,不僅憤怒地對媽媽實施家暴,還強迫女兒把電腦丟下樓。

她從出生那一刻起就不被父親所喜歡,她一過15歲,就給她安排了一個同樣是穆斯林信仰的未來老公。

而女主的媽媽則一出場就帶著悲情色彩:

戴著大墨鏡來火車站接女兒,卻怎麼也掩蓋不住臉頰的淤青,還要無力地解釋是跌掉被撞傷的。

身為母親,她是大多數傳統印度女性的典型代表:沒受過什麼教育,出嫁後就一心相夫教子,操持家務,每天圍著三尺灶台打轉。

溫柔善良似乎成了逆來順受的代名詞。

她常年遭遇丈夫家暴,因為忘燒水就被打斷手。

雖然這個丈夫是一個有著體面工作和學歷的工程師,但是他擁有對妻女的控制權。

「我一個人在外辛勞奔波,養活一家老小,還要忍受一個文盲蠢妻子啊。」

在他的世界裡,女兒和妻子都是他的附屬品。

當媽媽看到父親在機場企圖丟掉女兒的吉他時,媽媽終於反抗了。

她最終發現,如果女兒在這樣在這個家裡,她的整個人生會在潛移默化中被強權專制的父親吞噬。

那時,女兒失去的,可不只有她的音樂夢想,還有她的一切。

媽媽指著吉他對爸爸說道:那不是垃圾,那是女兒的夢想啊!

電影的最後,尹希婭對台下的觀眾說,「我不是神秘巨星」,「我的媽媽才是神秘巨星」。

這位母親是伊希婭追逐夢想背後的神秘巨星。

雖然她努力生下了女兒,卻放棄了對自己人生命運的抵抗,強調自己和女兒要接受命運。

但是她是給女兒種下音樂夢想的那個人。

是給女兒遺傳了音樂天賦的那個人。

更是把吉他交到女兒手上的那個人。

最重要的是,是她提出讓女兒蒙上黑袍去唱歌那個人。

也許有人覺得她的自我覺醒程度不夠深,也許認為她不夠努力,沒有改變自己的家庭,沒有給兒女帶來更好的生活環境。

但是在她的時代,沒有能快速走紅的互聯網,沒有能聯繫到著名音樂人的電話,沒有這些改變自己命運的催化劑。

我不是宣揚為女兒付出一切的犧牲精神,只是我覺得,在一個更高壓環境下的掙扎是不是更加用力?

她是不是受到的阻力更大?

她每一次的法抗,都是在扯著自己的頭髮往上跳。

但是即便這樣,她的臉上依然掛著笑,她的心中依然帶著愛。

而這種愛,避免了她的子女複製成下一個她的丈夫。

如果說女兒的勇氣和才華點燃了母親自由的火苗,

那母親給女兒的世界帶去的,則是心靈的安撫和找到前進方向的精神力量。

這樣的電影,它是希望能讓人看到這堵牆的存在,只有先看到它,才有可能會迎來改變,才有可能讓每一個人看到更大的世界。

它給我們看到一個女人的找尋自我的珍貴和不易:

片中的那位母親,她的人生受到所處社會的全方位壓迫:

原生家庭的親視、丈夫的歧視,伊斯蘭教文化中對婦女的迫害。

她在這種高壓環境里要想獲得救贖,必須自我覺醒。

如果在女兒帶回來離婚文件的時候,她隨波逐流的簽了字,那她絕對沒有完成自我救贖。

就像《摔跤吧爸爸》,如果女主在決賽上也要靠父親的指導才能獲勝,那她永遠都沒有獲勝。

擺在媽媽面前的最後的那堵牆,不是家暴的父親,或者是離婚後的生活,

而是從幼年開始就植入的枷鎖:讓她否認自己,束縛自己,不敢相信自己的精神枷鎖、文化枷鎖。

《神秘巨星》對於生活在中國的女孩子而言,並不是讓我們嘲笑印度女性自我力量覺醒的落後。

而是對她們的這種奮鬥,充滿敬畏。

就像那個故事原型的母親雖然沒有過上富裕的生活,卻依然值得我的敬畏。

缺少這種敬畏,我們會一輩子就像十幾歲的小女孩一樣,在感受到壓抑的時候只有大喊大叫,情緒上頭的自殘式發泄,變成一個痛苦而負能量的人。

而相對於憤怒,自我改變才是更有力的行為。

視為共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少微電影 的精彩文章:

TAG:青少微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