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人生本來不苦,因為慾念過多才苦

人生本來不苦,因為慾念過多才苦

一個麵包可把飢餓的肚子填滿,

天下的財富滿足不了貪婪的雙眼。

——《薔薇園》

人生就像進食,填飽肚子容易,但「過度的飽食有傷胃口,毫無節制的放縱,結果會使人失去了自由」。

攫取是人最自然的慾望,庸人之所以成為庸人,不外乎受到貪財、權欲、虛榮心的戲弄。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一人擁有一張嘴和一個口袋,他整日跪在神的腳下唱讚歌,祈求得到神的賜予。

一天,神對人說:「你整日在我的腳下唱讚歌,什麼時候才能唱完呢?」

人一邊把神賜予的東西撿起來裝進口袋一邊說:「什麼時候我的口袋裝滿了,我的讚歌就唱完了。」

神又問「你的口袋什麼時候才能夠裝滿呢?」人回答道「我的口袋是永遠裝不滿的。」

人生本來不苦,因為慾念過多才苦 ;人心本來不累,因為想得太多才累。

《菜根譚》中說:「耳目見聞為外賊,情慾意識為內賊。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獨坐中堂,賊便化為家人矣!」

人對物質慾望的追求沒有錯,合理的慾望應該得到滿足,物質是獲得快樂的工具,合理的慾望可以促進人的發展進步。但要想讓「內賊」化為「家人」,關鍵在於保持「不昧」。

人生就像一杯白開水,你往裡加什麼料,它就有什麼味道。如果世間只有你一人,你肯定不會感到生活苦悶。使你感到苦悶的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你不知滿足的心。

慾望不是貪念,「猛獸易伏,人心難降;溝壑易填,人心難滿。」人活在慾望之中,但要給慾望上好籠頭。人心無止境,但生活能提供給我們滿足慾望的條件是有限的。

生活的意義在於尋找生命本身的快樂,而非計較生活中的多與少。老話常說:人要知足,足不足在物,知不知則在你。事物客觀存在不容改變,但你可以選擇參照標準來衡量「足」與「不足」。

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

人總是喜新厭舊的,當得到了一個果實,還沒來得及品嘗,便又急急忙忙的追趕下一個。

不要忘記自己曾經擁有的東西,當你感到生活苦悶時想一想,自己已經擁有了許多東西,難道還不能感到滿足嗎?

前方的路看不到盡頭,但已經擁有的是切切實實握在你手裡的。生活給了你苦難,但也給你珍貴的回憶。

已經得到的加倍珍惜

生命恰似一炷香,痛苦、歡樂終會散落成香灰。在你被慾念纏身時,想一想:健康的身體、美滿的家庭,父母愛人都在身邊,沒有什麼比這更美好。

生活給你一扇門,也將關上一扇窗,你在失去的同時也在得到,當你為失敗痛苦,為失去流淚時,不妨想一想自己得到的東西。

生活不能比較,也經不起比較,人要學會跟昨日的自己相比,而不是跟別人的生活較勁。

不屬於自己的學會放棄

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緊握在手裡,只會弄傷自己。一件東西不屬於你,必然有不屬於你的理由。老話說「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貪心的人想把什麼都弄到手,結果什麼都失去了。

人的佔有慾是從來不會停止不前的,人生在世除了堅持,還要學會放棄。有人說「苦苦地挽留夕陽是傻人,久久地感傷春光是蠢人。什麼都不放棄的人,往往會失去更珍貴的東西」。

沒有必要事事向別人看齊,沒有必要事事都做到最好,十全十美是聖人的幻想,有點殘缺才是真實的世界。

人的一生說長也長,說短也短,長的不知盡頭,短的如同眨眼。生命不需要那麼多的慾望,生活也不需要那麼多的必需品,有愛,有陽光,有微風,正正好。

珍惜該珍惜的,放下該放下的,人生很長,何必被慾望堵住耳朵,聽不見人間歡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不喝心靈雞湯 的精彩文章:

TAG:我不喝心靈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