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後的「香餑餑」之地,毛主席最為看重,而國民黨最大的錯誤就是失去了它
最新
01-30
抗日戰爭結束後,我國恢復了獨立自主的主權,但是國內戰爭紛爭不斷,國內形勢風起雲湧。相爭了數十年的毛、蔣二人,終於要把最終的結果公之於眾,而這其中改變戰局的卻是對一個對方的佔領。
東北一直是一個重要的地方,被日本佔領了整整十多年的東北,在抗日戰爭之後成了「香餑餑」之地。因為東北地理位置重要,與三個國家相毗鄰,而且有著紮實的工業基礎,和城市交通樞紐。
所以,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誰搶先佔有了東北,誰就有可能在東北甚至是全國佔領制高點,從而打開中國的新局面。而這一點毛主席是比誰都要清楚,是毛主席最為看重的,以至於毛主席曾早早地知會劉少奇,要搶先佔領東三省。
而中共七大上,東北的問題被正式提上了議題,成為戰後局勢的工作重點。從這以後,我軍的部隊和幹部紛紛湧向了東北。同時蔣介石也意識到了東北的重要性,也開始陸陸續續組建國民黨軍隊前往。
在早期,由於與蘇聯給予我黨太多的有利條件,但是卻沒有付諸於真實的行動,加之對於東北的局勢過於樂觀,導致了國民黨的軍隊突破了山海關的防線,從而使得陷入被動的局面,使計劃受挫。
根據多番的戰鬥經驗的總結,林彪以及劉少奇已經意識到,單單靠獨佔東北這一套戰略,難免有些力不從心,所以東北更需要的是有鞏固的革命根據地,應該做長久的打算,要緊緊把握住百姓,緊靠這人民,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勝利。
最後遼瀋戰役後,這條決策無疑是正確的,東北全境的解放,導致國民黨任何的武力和政策都已經無力回天了,而國民黨最大的錯誤就是失去了對東北的控制,從而全面的失敗。


TAG:縱觀五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