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談PHP面向過程與面向對象語言設計特點和編程思想

淺談PHP面向過程與面向對象語言設計特點和編程思想

PHP語言是同時可以應用面向過程和面向對象方式的編程,面向過程與面向對象在許多編程語言中只能使用二者之一來進行編程,但是PHP語言與其他編程語言有不同之處,那就是我們可以自由的選擇或者將PHP面向過程和PHP面向對象二者混用。面向過程編程採取的是時間換空間的策略,因為在早期計算機配置低,內存小,如何節省內存則成了首要任務,哪怕是運行的時間更長。隨著硬體技術的發展,硬體不再成為瓶頸,相反更好的模擬現實世界、系統的可維護性等問題凸顯出來,於是面向對象設計應運而生。當下:應用在PC機上的一般應用系統,由於不太需要考慮硬體的限制,而系統的可維護性等方面卻要求很高,一般採用面向對象方式;而在內存限制有所要求的嵌入式系統,則大多採用面向過程方式進行設計編程。下面小菌為大家簡單解析兩種方式的特點和編程思想的區別。

面向過程程序設計:procedure oriented programming 簡稱POP,是一種以過程為中心的編程思想,就是分析出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步驟,然後用變數和函數把這些步驟一步一步實現,使用的時候一個一個依次調用就可以了。

舉個php連接資料庫的小例子:

$conn = mysql_connect("伺服器名稱", "資料庫登陸名", "密碼") or die("連接不成功!");

mysql_select_db("庫名", $conn) or die("資料庫不存在!");

$queryid = mysql_query(""select * from sort"");

while ($rs = mysql_fetch_assoc($queryid)) { echo $rs["name"], "

";

面向對象程序設計: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 簡稱OOP,是種具有對象概念的程序編程典範,同時也是一種程序開發的抽象方針。它可能包含數據、屬性、代碼與方法。對象則指的是類的實例。它將對象作為程序的基本單元,將程序和數據封裝其中,以提高軟體的重用性、靈活性和擴展性,對象里的程序可以訪問及經常修改對象相關連的數據。

面向對象三大基本特性,五大基本原則,透切理解面向對象三大基本特性是理解面向對象五大基本原則的基礎。

三大特性是:封裝,繼承,多態。封裝,就是把客觀事物封裝成抽象的類,並且類可以把自己的數據和方法只讓可信的類或者對象操作,對不可信的進行信息隱藏。一個類就是一個封裝了數據以及操作這些數據的代碼的邏輯實體。在一個對象內部,某些代碼或某些數據可以是私有的,不能被外界訪問。通過這種方式,對象對內部數據提供了不同級別的保護,以防止程序中無關的部分意外的改變或錯誤的使用了對象的私有部分。繼承,指可以讓某個類型的對象獲得另一個類型的對象的屬性的方法。它支持按級分類的概念。繼承是指這樣一種能力:它可以使用現有類的所有功能,並在無需重新編寫原來的類的情況下對這些功能進行擴展。 通過繼承創建的新類稱為「子類」或「派生類」,被繼承的類稱為「基類」、「父類」或「超類」。繼承的過程,就是從一般到特殊的過程。要實現繼承,可以通過 「繼承」(Inheritance)和「組合」(Composition)來實現。繼承概念的實現方式有二類:實現繼承與介面繼承。實現繼承是指直接使用 基類的屬性和方法而無需額外編碼的能力;介面繼承是指僅使用屬性和方法的名稱、但是子類必須提供實現的能力。多態,是指一個類實例的相同方法在不同情形有不同表現形式。多態機制使具有不同內部結構的對象可以共享相同的外部介面。這意味著,雖然針對不同對象的具體操作不同,但通過一個公共的類,它們(那些操作)可以通過相同的方式予以調用。

五大基本原則:單一職責原則SRP(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是指一個類的功能要單一,不能包羅萬象。如同一個人一樣,分配的工作不能太多,否則一天到晚雖然忙忙碌碌的,但效率卻高不起來。 開放封閉原則OCP(Open-Close Principle) 一個模塊在擴展性方面應該是開放的而在更改性方面應該是封閉的。比如:一個網路模塊,原來只服務端功能,而現在要加入客戶端功能,那麼應當在不用修改服務端功能代碼的前提下,就能夠增加客戶端功能的實現代碼,這要求在設計之初,就應當將服務端和客戶端分開,公共部分抽象出來。 里式替換原則LSP(the Lisko Substitution Principle LSP) 子類應當可以替換父類並出現在父類能夠出現的任何地方。比如:公司搞年度晚會,所有員工可以參加抽獎,那麼不管是老員工還是新員工,也不管是總部員工還是外派員工,都應當可以參加抽獎,否則這公司就不和諧了。 依賴倒置原則DIP(the Dependency Inersion Principle DIP) 具體依賴抽象,上層依賴下層。假設B是較A低的模塊,但B需要使用到A的功能,這個時候,B不應當直接使用A中的具體類: 而應當由B定義一抽象介面,並由A來實現這個抽象介面,B只使用這個抽象介面:這樣就達到了依賴倒置的目的,B也解除了對A的依賴,反過來是A依賴於B定義的抽象介面。通過上層模塊難以避免依賴下層模塊,假如B也直接依賴A的實現,那麼就可能 造成循環依賴。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編譯A模塊時需要直接包含到B模塊的cpp文件,而編譯B時同樣要直接包含到A的cpp文件。 介面分離原則ISP(the 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 ISP) 模塊間要通過抽象介面隔離開,而不是通過具體的類強耦合起來。

PHP 開發者可以在面向過程和面向對象二者中自由選擇其一或是混合使用,不過由於在 PHP5 之前的版本中, PHP 主要還是面向過程的編程語言,因此大多時候 PHP 開發者應該還是選擇面向過程的方式進行開發,事實上, Kayo 認為即使一個 PHP 開發者完全不使用面向對象,他也能開發出很出色的 PHP 程序,我們可以想像, Web 頁面的解析本身就很過程化,在 HTML 中嵌入面向過程處理的代碼是非常自然的手段。面向過程開發周期短,發布快,效率較高,面向對象開發周期長,效率較低但易於維護,改進,擴展和開發 API 。顯然易見,我們很難說哪一個方式會更優秀,與其爭論哪一種編程方式更優秀,不如盡量發揮出兩種編程方式各自的優勢。因此不能說面向對象是一種比面向過程更加優秀的編程方式,只是另一種編程選擇。

淺談PHP面向過程與面向對象語言設計特點和編程思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嗅怪獵奇事 的精彩文章:

TAG:嗅怪獵奇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