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留侯張良功成身退,然其後人卻不知此理導致身死族滅

留侯張良功成身退,然其後人卻不知此理導致身死族滅

劉邦之所以能夠戰勝項羽,成功建立漢朝,漢初三傑蕭何、張良、韓信可謂是功不可沒。然而他們三人雖有汗馬功勞卻也免不了劉邦晚年的猜忌。

「漢初三傑」之中的韓信下場最慘,以謀反罪被殺,並被誅殺了三族。而蕭何則遭到劉邦的懷疑,而被下獄。最後劉邦念及蕭何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因此將蕭何釋放出獄。但從此,蕭何對國事就只能保持沉默了。

「漢初三傑」之中只有留侯張良知道功成身退的道理。漢六年正月,劉邦對有功之臣依次進行封賞,韓信為楚王,蕭何為酇侯,並擔任相國,食邑皆超過萬戶。輪到張良時,劉邦卻說:「張愛卿,你可以在齊國屬地任選三萬戶作為食邑。」此話一出,君臣嘩然,都向張良投來羨慕的目光。對於文官武將來說,封萬戶侯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更何況是在齊地自選食邑三萬戶,這是多大的恩寵和榮耀啊!然而,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如此好事,卻讓張良婉言拒絕了。

張良說:「韓國破滅後,臣已淪為一介布衣,好在皇上不厭棄,留在身邊,臣已感到非常滿足。陛下採用我的計謀,幸而經常生效,我只願受封留縣就足夠了,不敢承受三萬戶,請陛下收回成命吧!」

留地是張良與劉邦相遇的地方,也是劉邦起兵的地方,張良主動要求去留地,一則表明了自己沒有野心,二則表明了對劉邦的感激。劉邦當然爽快地答應了張良的要求,封他為留侯。

不僅如此,自從劉邦平定天下,張良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因此遠離了權力鬥爭的中心,以此張良得以安享晚年。

然而,四百多年後留侯張良的十六世孫張華,卻忘記了祖先張良所遵循的道理。

張華年幼喪父,家境清寒,孤貧無以自立,不得不為人牧羊為生。他並未因此自甘暴棄,向逆境屈服,而是自幼就注意自我修謹,博覽群書。

張華在二十五歲左右時,被范陽郡太守鮮於嗣推薦為太常博士。後來盧欽又把他推薦給司馬昭。由於張華才識過人,思維敏捷,「朝議表奏,多見施用」,深得司馬昭賞識,於是司馬昭任命他為中書郎。

晉武帝禪代曹魏,轉張華為黃門侍郎,封關內侯。張華接近皇帝,位居要衝,具有相當大的實權。

晉惠帝當政後,外戚楊駿掌握大權。張華因為素有德望而被楊駿排擠,不得參與朝政。但是不久之後,楊駿被誅殺,朝政大權由晉惠帝皇后賈南風所掌控。

賈謐與賈南風共同商量,認為張華出身庶族,儒雅有謀略,往上沒有威逼君主的疑慮,往下又是眾望所歸,打算依靠他總攝朝政,大事諮詢於他。但還是猶豫未決,於是詢問裴頠的意見,裴頠平時很尊重張華,非常贊成此事。張華於是受到重用,他盡忠國事,輔佐朝政,彌補缺漏,儘管在惠帝昏弱賈后殘暴肆虐的時候,但天下仍然安定,這都是張華的功勞。

張華怕賈南風親族勢力強盛釀成災禍,於是創作了《女史箴》來諷勸。賈皇后儘管性格凶暴嫉妒,但還是敬重張華。幾年後,朝廷追論張華前後的功勛,晉封他的爵位為壯武郡公。張華推讓十幾次,惠帝下詔敦促開導,張華這才接受。

張華被封為壯武郡公之後,在壯武郡內有一棵桑樹不知為何變成了柏樹,張華不知緣由,便情人來進行占卜。占卜的人認為這是不詳的徵兆,後來張華的家中多次出現不好的事情。張華的兒子張韙於是勸說父親張華,學習祖先張良一樣辭官隱退,遠離朝政。但是張華不聽,說:「天道玄奧莫測,只能修養德行來應天變罷了。不如靜觀以待,聽天由命。」

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四月,趙王司馬倫矯詔,以謀害太子罪,逮捕了皇后賈南風及其黨羽。之後,司馬倫想要拉攏張華,但被張華嚴詞拒絕。後來,司馬倫詐稱惠帝有詔召張華入宮,張華進宮則立即被捕。最後張華在前殿馬道南處被殺,並被夷滅三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史今鑒 的精彩文章:

秦末的一位軍事奇才,韓信都尊其為師

TAG:古史今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