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PANS顛覆認知:流感可能僅通過呼吸傳播,並不需要咳嗽和打噴嚏

PANS顛覆認知:流感可能僅通過呼吸傳播,並不需要咳嗽和打噴嚏

乾貨 | 靠譜 | 實用

流感病毒

導 讀

馬里蘭大學牽頭的一項最新的研究顯示,流感病毒(流感)的傳播比以往認為的還要容易。人們通常認為,接觸受感染者咳嗽或噴嚏的液滴,或著接觸受病毒污染的表面會感染流感。但是,關於流感傳播的這項最新研究表明,我們可能只通過呼吸就把流感傳染給其他人。

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出版的雜誌《PNAS》上發表的一篇名為「大學社區有癥狀的季節性流感病例呼氣中的感染性病毒(Infectious virus in exhaled breath of symptomatic seasonal influenza cases from a college community)」的文章提供了經空氣傳播的新證據,因為研究者在流感患者呼出的氣體中發現了大量的傳染性病毒。

馬里蘭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學教授Milton博士是這項研究的負責人,他解釋說:「我們發現,流感患者只通過呼吸就能向他周圍的空氣散布感染病毒,不需要咳嗽或打噴嚏。即使不咳嗽,流感患者也會產生感染源(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的微小液滴),特別是在患病的第一天。所以如果得了流感,患者應該回家而不是待在工作場所里感染其他人。」

這項研究由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來自馬里蘭大學,聖何塞州立大學,密蘇里州西部州立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

Milton博士及其研究團隊從142例確診的流感患者的自然呼吸、講話、自發咳嗽和噴嚏中捕獲並鑒定出流感病毒。受試者分別在流感癥狀出現後的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提供218個鼻咽拭子和218個30分鐘的呼氣、自發性咳嗽和打噴嚏的樣本。

對這些樣品中分離的傳染性病毒的分析表明,大量流感患者經常性地將感染性病毒(不僅是可檢測的RNA)排放到足夠小的懸浮顆粒中,造成空氣傳播的風險。令人驚訝的是,來自沒有咳嗽的患者的23個細小的懸浮顆粒樣本中有11個(48%)檢測出病毒RNA,並且這11個中有8個含有感染性病毒,表明在沒有咳嗽的情況下,懸浮顆粒也會攜帶感染性物質。另外還觀察到,不管懸浮顆粒大或小,打噴嚏少並不會使顆粒攜帶的病毒RNA拷貝數更多,這表明打噴嚏對懸浮顆粒中的流感病毒脫落不起重要作用

病毒脫落

聖何塞州立大學Charles W. Davidson工程學院的Don Beall院長Sheryl Ehrman說:「研究結果表明,保持清潔,經常洗手,避免接觸咳嗽的人,這些並不能完全防止流感的發生。呆在家裡,避免到公共場合可能會對流感病毒的傳播產生積極作用。」

研究人員認為,該項發現可以用來改善有流感癥狀的患者的空氣傳播風險的數學模型,並有助於開發出更有效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控制和減少流感和流行病的影響。例如,可以改進通風系統,減少辦公室、學校教室和地鐵車廂的病毒傳播風險。同時,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應該聽取建議,在剛患上流感的時候待在家裡,以防止感染更多的人。另外,應該接種流感疫苗——雖然不能完全預防流感,但確實避免了大量的嚴重病例。

參考文獻:

Jing Yan et al. Infectious virus in exhaled breath of symptomatic seasonal influenza cases from a college community, bioRxiv (2017).

END

活動

推薦

轉折點——生物醫藥招聘第一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化醫學網 的精彩文章:

深海魚油可抑制腫瘤生長!效果比亞麻籽油高八倍!

TAG:轉化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