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hat6.3安裝配置oracle11gR2詳細步驟
一 準備1.1、軟體包獲取
如果還有額外需要的包,可以使用yum install 包名來安裝。直到通過oracle安裝檢測。
1.2、oracle安裝包可以自行在官網下載,linux平台有兩個文件需要下載。
二 安裝準備2.1、修改Linux發行版本信息
由於Oracle 11g發行的時候,RedHat Enterprise Linux6.3沒有發行,所以Oracle 11g並沒有對RedHatEnterprise Linux 6.3確認支持。
我們需要手工修改Linux的發行註記,讓Oracle 10g支持RedHat Enterprise Linux 5。
編輯/etc/redhat-release文件
# vi/etc/redhat-release
將其中的內容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6.3(Santiago)修改為
Red HatEnterprise Linux AS release 4(Santiago)
註:請務必刪除原有內容,不要用「#」將原有內容注釋掉,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2.2、修改系統內核參數
命令:
# vi /etc/sysctl.conf
lOracle11g 需要以下所示的內核參數設置,其中給出的是最小值。
l因此如果您的系統使用的值較大,則不要更改它。
按以下內容修改文件
添加以下內容:
fs.aio-max-nr = 1048576
fs.file-max = 6815744
kernel.shmall = 2097152
kernel.shmmax = 536870912
kernel.shmmni = 4096
kernel.sem = 250 32000 100 128
修改好內核參數後,執行如下命令使新的設置生效
# /sbin/sysctl -p(-p需要手動打進去)
以下是參數說明,供參考:
kernel.shmall= 2097152 // 該參數表示系統一次可以使用的共享內存總量(以頁為單位)。預設值就是2097152,通常不需要修改
kernel.shmmax= 2147483648 // 該參數定義了共享內存段的最大尺寸(以位元組為單位)。預設為32M,對於oracle來說,該預設值太低了,通常將其設置為2G
kernel.shmmni= 4096 // 這個內核參數用於設置系統範圍內共享內存段的最大數量。該參數的默認值是 4096 。通常不需要更改
kernel.sem= 250 32000 100 128 // 表示設置的信號量
fs.file-max= 65536 // 表示文件句柄的最大數量。文件句柄設置表示在linux系統中可以打開的文件數量
net.core.rmem_default=262144 // 默認的接收窗口大小
net.core.rmem_max=262144 // 接收窗口的最大大小
net.core.wmem_default=262144 // 默認的發送窗口大小
net.core.wmem_max=262144 // 發送窗口的最大大小
2.3、創建Oracle用戶、組、安裝目錄
(1)創建各類用戶組
創建 OSDBA 用戶組 DBA。 # /usr/sbin/groupadd -g 502 dba創建 Oracle Inventory 用戶組 oinstall. # /usr/sbin/groupadd oinstall創建 OSASM 用戶組 # /usr/sbin/groupadd -g 504 asmadmin創建 OSDBA 用戶組 # /usr/sbin/groupadd -g 506 asmdba.
(2)創建軟體用戶和設置密碼
/usr/sbin/useradd -u 502 -g oinstall -G dba,asmdba,root oracle
passwd oracle
介紹參數。
-u :specifies the user ID.
-g :specifies the primary group
-G :specifies the secondary groups,which must include the OSDBAgroup, and, if required, the OSOPER and ASMDBA groups
(3)創建安裝目錄
mkdir -p /opt/app/oracle
chown -R oracle:oinstall /opt/app/oracle
chmod -R 775 /opt/app/oracle
(4)創建資料庫文件目錄和快速恢復區目錄
資料庫文件目錄:
# mkdir /mount_point/oradata
# chown oracle:oinstall /mount_point/oradata
# chmod 775 /mount_point/oradata The default location for Database file directory is $ORACLE_BASE/oradata.
快速恢復區目錄 (fast recovery area):
# mkdir /mount_point/recovery_area
# chown oracle:oinstall /mount_point/recovery_area
# chmod 775 /mount_point/recovery_area
2.4、添加以下內容到/etc/security/limits.conf
# vi/etc/security/limits.conf
oracle soft nproc 2047
oracle hard nproc 16384
oracle soft nofile 1024
oracle hard nofile 65536
添加到end of file前面
2.5、添加以下內容到/etc/pam.d/login
# vi /etc/pam.d/login
session required /lib64/security/pam_limits.so
session required pam_limits.so
2.6、添加以下內容到/etc/profile
# vi /etc/profile
if [ $USER = "oracle" ]; then
if [$SHELL = "/bin/ksh" ]; then
ulimit -p 16384
ulimit -n 65536
else
ulimit-u 16384 -n 65536
fi
fi
2.7、配置oracle用戶環境變數
# vi/home/oracle/.bash_profile
export ORACLE_BASE=/opt/app/oracle
export ORACLE_SID=orcl
export ORACLE_HOME=/opt/app/oracle/product/11.2.0/dbhome_1
export PATH=$PATH:$ORACLE_HOME/bin
export LD_LIBARY_PATH=$ORACLE_HOME/lib
export PATH
umask 022
2.8、安裝Oracle11g(僅安裝資料庫軟體)
# cd /opt
# gunzip linux.x64_11gR2_database_1of2.zip
# gunziplinux.x64_11gR2_database_2of2.zip
2.9、執行安裝步驟
以下內容必須在虛擬機內執行,禁止在xhell內執行!
(否則可能導致圖形界面進不去)
最好在虛擬機內打開一個終端,執行
xhost local:oracle
xhost
xhost +
以oracle用戶身份進入安裝文件所在目錄,(此處要重新打開一個x-start)
# source/home/oracle/.bash_profile
# su - oracle
$ cd /opt/database
執行如下命令即可看到安裝界面:
$ ./runInstaller
三 安裝過程-software
單擊下一步,或者直接單擊回車鍵,就進入下一個頁面
此時,有 3 個選項,即創建並配置一個資料庫、安裝資料庫軟體以及升級資料庫,我們選擇第二個僅安裝資料庫軟體,之後再創建資料庫,這樣的安排步驟對初學者是有益的
這裡有兩個選項,一個單實例資料庫,一個是 RAC 資料庫,顯然,這裡是單實例資料庫,RAC簡單講是多實例資料庫環境,下一篇我們會重點提到,這裡我們選擇第一個然後回車
該語言是資料庫軟體運行的語言環境,我們選擇 English
選擇資料庫版本,此時提供了企業版、標準版。我們選擇企業版
選擇資料庫軟體的安裝目錄,這裡的 Oracle Base 是資料庫軟體的安裝頂層目錄,軟體目錄為 RDBMS 軟體的安裝目錄。這些目錄都是在環境變數中讀取的
這個目錄有資料庫軟體自動安裝,不需要提前設置。該目錄所屬的用戶組為 oinstall。此時要求改用戶必須具有對/u01/app 目錄的讀寫許可權,如果讀者沒有設置會報錯。以下是解決方式
# chown -R oracle:oinstall /u01/app/
# chmod -R 755 /u01/app
預檢查的過程,如果有需要的包沒有安裝的情況會提示,可以使用yum安裝。
系統的物理內存以及 SWAP 區的大小不滿足要求,因為是虛擬環境我們暫時忽略這些,在實際系統中一定不能出現這樣的問題,要配置足夠的內存並設置足夠大的 SWAP 區
安裝資料庫軟體,這個安裝過程會經歷幾個步驟,任何一個步驟出現錯誤都會有提示,讀者也可以通過日誌文件監控安裝的詳細過程
在安裝 RDBMS 軟體完畢後,會要求執行兩個腳本,注意此時的腳本需要使用 ROOT 用戶登錄。直接回車執行就可以。不需要多餘的操作
安裝完畢
四 安裝過程-LISTENER
使用oracle用戶輸入netca命令可以打開監聽的安裝界面。如出現command not found的情況,可以切換到root用戶執行source /home/oracle/.bash_profile命令讓環境變數生效。然後再切換到oracle用戶執行netca命令打開安裝界面。
五 安裝過程-DBCA
DBCA(DataBase Configuration Assistant)是 Oracle 資料庫軟體自帶的配置助手,用於創建資料庫、刪除資料庫、資料庫配置任務。它是一個圖像化工具,是初學者創建資料庫的最簡單的方法。因為我們在環境變數 PATH 中增加了$ORACLE_HOME/bin,所以在系統中輸入 DBCA 指令就會啟動 DBCA 配置助手,按照圖形化的提示,一步步創建 Oracle 資料庫,
選擇資料庫類型
設置 Oracle SID,這裡設置的sid一定要和環境變數裡面設置的sid一樣
選擇配置 EM
選擇數據文件目錄/u01/app/oracle/oradata
選擇閃回恢復區目錄
SGA+PGA設置、字符集設置以及一些其他參數的設置
資料庫文件的存儲設置
創建資料庫
安裝完畢
六 測試連接
切換到oracle用戶輸入sqlplus /nolog
conn / as sysdba
即可連接到oracle資料庫內


TAG:小小D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