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主呼吸下,完成胸腔鏡手術

自主呼吸下,完成胸腔鏡手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曉敏 通訊員 徐紫渝

不用氣管插管、不上呼吸機,在半個多小時的手術中,小佳(化名)的肺部始終保持一張一合的自主呼吸,術後兩分鐘小佳清醒,隨即返回普通病房。 這是河南省胸科醫院胸部腫瘤科與麻醉團隊合作完成的該院首例非氣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鏡手術。

18歲的小佳是一名大學生,入院前曾犯過兩次氣胸。

兩天前,小佳一覺醒來又感到胸痛,檢查後發現肺部壓縮已達到70%左右,在第三次放置胸腔引流管後癥狀雖有所緩解,但家人知道對於時常犯病的小佳來說,這並不是長久之計,於是連夜趕往省胸科醫院胸部腫瘤科。

入院檢查後,該科副主任醫師王國磊發現小佳CT影像顯示左肺上葉有不到兩公分的肺大皰,且女孩身形瘦高,結合病史考慮,患者氣胸頻發是由肺大皰引起。經檢查和評估,小佳如不進行外科手術,病情將會反覆發作,可能危及生命,首選方案即為手術開刀徹底清除病灶。

傳統胸腔鏡手術即用氣管插管實施全身麻醉,使呼吸機的外力代替患者自主呼吸,再利用雙腔管優勢進行患側肺的手術。此手術方式更便於醫生手術操作,手術風險小。但卻容易造成氣管插管所引起的相關併發症,且術後的麻醉藥物代謝對患者身體也有一定的影響。

「手術並不複雜,氣胸手術也早已成熟了,考慮到女孩比較年輕,我們能不能選擇一種更新的理念來解決這個問題?盡量把手術創傷降到最小?」考慮到這,王國磊提出了國內先進理念——非插管保留自主呼吸胸腔鏡手術。

這項技術與傳統麻醉方式不同,其優勢在於可減少患者術後併發症的發生,在精準麻醉的模式下實現快速康復,大大縮短住院時間,省時省錢。

可在降低了患者手術風險的同時,此項技術不僅對外科醫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更是大大增加了麻醉醫生的壓力。

很幸運,一切順利,手術成功。

昨天,記者了解到,目前小佳恢復很好,再過幾天就可出院回家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報 的精彩文章:

年貨也可以很文藝

TAG:大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