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腕骨折怎麼辦

手腕骨折怎麼辦

雪天路滑,難免會跌倒,跌倒時人的保護性姿勢就是用手去撐地,從而避免頭部面部等重要部位不受傷害。年輕人手撐地,就地一滾就爬起來了,老年人手撐地的結果往往是手腕處骨折。雪天路滑防止跌倒是首要的,即便如此,也有防不勝防的,除非窩在家裡不出門。所以,跌倒了發生了手腕骨折也不必懊惱,畢竟犧牲了手腕保護了腦袋。

那麼,手腕骨折了如何處理,是廣大患者所關心的問題。最常見的腕關節骨折是橈骨遠端骨折。這也是最常見的中老年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因為骨質疏鬆是導致骨折的重要因素。當存在骨質疏鬆時,橈骨遠端是非常脆弱,當骨折發生的那一剎那手腕就會出現畸形,同時有劇烈疼痛,隨後很快會出現腫脹,而且手腕不能活動。不幸跌倒且發生骨折時,不要驚慌。可以先找手邊能利用的物品對骨折的手腕做一個簡單的固定,比如將雜誌或報紙捲起來包住手腕,再用圍巾懸吊於胸前。簡單固定和好處是:1減少骨折部位的搓動導致的疼痛;2減少骨折進一步移位;3減少骨折斷端切割對神經血管的二次損傷。簡單固定後就應該及時就醫了。

在醫院,普通X光片就可以明確是否有橈骨遠端骨折;CT檢查有助於醫生對骨折的移位和分型有更詳細的了解。一般橈骨遠端骨折分為多個分型。

根據不同分型,醫生會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比如關節外骨折(柯力氏骨折、史密斯骨折),大多數會先試行手法複位石膏、夾板固定。如果複位滿意,就有機會繼續保守治療。在複位固定後10天-20天複查,如果骨折能維持複位,骨折移位不增加繼續固定至4-6周,再次拍片骨折有癒合後即可拆除石膏。

若這期間複查發現骨折有新增移位,說明骨折是不穩定的,根據移位的情況醫生會建議可以再次手法複位重新固定或者改為手術切開複位內固定。對於移位嚴重的關節內骨折(如巴爾通骨折)或者不穩定型關節外骨折,手法牽引難以滿意複位,這種情況會直接選擇手術治療。手術時機並不是越早越好,而是等手腕腫脹有所消退,皮膚張力減少的時候,一般會在骨折後的3天到1周,個別患者腫脹嚴重甚至10天後才能消腫。為了讓腕關節儘快消腫,應當將患肢懸吊,儘可能抬高,避免下垂。

不論是手術固定,還是手法複位石膏、夾板固定治療,複位固定只是治療的一部份。功能康復鍛煉是另外一個重要部分,但往往被忽視。功能鍛煉其實在骨折後的早期就要開始,即使是手術前,或者是剛剛石膏夾板固定後,就應該儘早活動手指、肘關節、肩關節、避免這些關節因為長期不運動導致僵硬。其實,石膏和夾板已經固定了不允許活動的區域,沒有被固定的區域都可以放心得活動。在石膏夾板固定後可以進行鍛煉動作有:1手指的伸曲活動也就是伸開五指,然後握拳。2前臂的旋轉運動:肘關節屈曲90度,上臂貼於身體兩側,將手掌轉向地面,然後再轉向天花板,如此反覆。3肘關節的伸直和彎曲,4肩關節的自由活動。

對於手術內固定的患者,由於內固定的鋼板僅僅固定了骨折本身,並沒有固定關節,所以,在上述功能鍛煉的基礎之上,還可以增加腕關節的背伸、屈曲運動以及腕關節的側方彎曲運動。而這些正是手術內固定相對石膏外固定的優勢。手術後怕疼而不敢和不願意鍛煉就失去了手術的大部分意義,豈不可惜!

對於石膏固定的患者,在固定4-6周骨折有初步癒合後會拆除石膏。此時,腕關節的固定被解除,應立即開始腕關節的背伸、屈曲運動以及腕關節的側方彎曲運動,以挽回石膏夾板固定後的腕關節僵硬。

不論骨折的嚴重程度如何,不論是手術還是非手術治療,在骨折癒合的過程中,功能鍛煉決定了最終的手腕功能,所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的進行功能鍛煉是關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