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在古墓發現利劍,兩千多年仍鋒利無比,是越王楚王的共愛
探索
01-30
最近一段時間,無論是我們的朋友圈還是微博,都被一部名叫《國家寶藏》的高評分紀錄片刷屏。紀錄片中展示了中國九大博物館推薦的27件國寶,每件國寶的背後都有其傳奇的前世故事,其中,最讓觀眾為之眼前一亮的當屬「越王勾踐劍」。劍的守護人段奕宏化身為劍靈,演繹了兩千年前慷慨激昂的故事,向世人呈現越王勾踐劍。
這把越王勾踐劍為什麼能被推之為國寶呢?其中原因還是要從它重見天日開始說起。1965年,考古學家在湖北江陵地區發現了一座楚墓,從墓里發掘出來六百餘件文物,其中就包括越王勾踐劍。有一個考古人員拿劍的時候,手指不小心被划到了,並血流不止。這不得不令人驚嘆於劍的鋒利,時隔兩千多年,鋒利依舊,這也開始奠定了它的地位。
同時,研究人員發現劍身還有八個的字,他們怎麼也看不懂,更別說弄清楚為什麼越劍在楚墓了。於是他們找到了當時的大學者郭沫若。在郭沫若的潛心研究過後 ,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劍身所寫乃是:越王勾踐,自作用劍。至於為什麼越劍在楚墓,郭沫若給出了兩種解釋。
一種是,這把劍是越王為了保國安全向楚王獻的寶劍。春秋戰國,戰爭不斷,當時還弱小的越國為了國家社稷,不得不將寶劍獻予楚王,以求邊境之安。楚王喜愛這把劍,於是臨終也要把劍帶在身邊。
另一種解釋是,越國和楚國聯姻,寶劍作為越國公主的陪嫁品一起到了楚國。在紀錄片里我們看到的就是勾踐獻劍的一幕,劍靈的演繹恢弘無比,表現出越王勾踐劍為國寶的當仁不讓。


TAG:宇宙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