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千古謎團: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否曹操一生最大失策

千古謎團: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否曹操一生最大失策

說起三國不得不說曹操,說起曹操又不得不說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故事。在古代他的這種行為就是欺上罔下的罪惡之舉,而在如今卻有人認為「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一種借勢發展的策略。這種見解正確嗎?

東漢末年,政治腐敗,軍閥混戰,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全國的百姓在顛沛流離中度日,連皇帝也不能倖免,在軍閥們的劫持下過屈辱的生活,變成百姓眼中嘲笑的對象,改朝換代已成了天下人的共同心愿。在這種形勢之下,當時有了一定的地盤和實力的曹操在謀士毛玠和荀彧的建議和支持之下,把獻帝接到了自己的地盤--許都,開始了挾天子以令諸侯。人們普遍認為的曹操挾天子以後得到的好處:1、得到皇帝的金字招牌,取得政治上的優勢;2、利用皇帝的招牌徵召全國優秀人才。

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涼州兵口中調笑對象的漢朝皇帝怎麼可能還有什麼影響力,曹操的想法實在是天真,後來的事實也證明了,曹操根本就沒有達到令諸侯的目的,沒有一個軍閥聽他的,政治上更是帶來了惡劣的影響,曹操成了軍閥們擴張地盤的借口,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劉備這位政治高人,乾脆稱曹操為漢賊,他的事業就堂而煌之的被稱作興復漢室;最可悲的是,曹操留下了千古的罵名,成了奸賊的代名詞。本來大家都是軍閥,誰也別說誰,可偏偏曹操給自己找了一個主子,背上了一個沉重的包袱。

這個包袱太重了,首先是經濟上的,皇帝既然來了,皇宮總的造吧,宮女太監總的有吧,百官的俸祿生活總的管吧,當然除了曹操,誰也不會給獻帝買單的,最要命的是,曹操還賠上了三個女兒,供獻帝無償享用。其次是政治上,心理上的,獻帝這個毛頭小伙,是曹操給了他這一切,他不但不感恩,自命不凡的他反而想搞陰謀害死曹操,企圖奪權,當然在曹操面前他顯得太嫩了,成不了什麼氣候,但是畢竟這花去了曹的很大一部分精力,且使曹操不願長期在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外戰爭,比如官渡之戰前夕的衣帶詔事件,再比如在曹操得隴可望蜀,而蜀中因劉備的卑鄙手段而易手人心未定之大好形勢下,卻「不因此勢以圖巴、蜀,。。。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將內有憂逼故耳」(劉備最信任之謀士—法正語)。「內有憂逼」除了曹操請來的主子,還能有誰。

再來看看曹操陣營中的人力資源情況,在獻帝來之前,曹操所依仗的謀士武將,也就是核心員工都以基本到位。獻帝來了以後,確實也增加了不少,在這些增加的人中,卻也分為兩種人,一種是全心為曹操服務的,如,趙儼,杜襲等,這些人就是沒有獻帝也完全有可能來投靠曹操的;還有一種就是來搗亂的,如禰衡,孔融等,這些人都是忠心漢室的,來到許都後發現天子竟是這麼一種處境,他們無奈之餘開始對曹操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當然這種人沒什麼大的危害卻很煩,後來曹操收拾他們的時候又多了一項迫害名士的罪名。還有一種更糟糕的情形在曹操陣營出現了,原來擁曹的忠實黨徒現在改而忠漢了,其中以荀彧為代表,自從他做上了漢朝的尚書令以後,想的便是如何重振漢室雄風了,這一點我們從他反對曹操晉魏公,以及他當上漢朝守尚書令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曹操手下最得力,最信任的謀士也走到擁漢的路子上了,當然他還不反曹,因為他始終寄希望於曹操能做一個漢室的大忠臣,所以他後來死的不明不白也就不奇怪了。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文韜武略均不如曹操的孫權和劉備,他們都未曾挾天子,他們不是一樣成就了大業嗎?沒有獻帝的曹操難道真的就成不了事嗎?

曹操是否為自己套上了一個緊箍圈,影響了自己的事業,也為他的兒子代漢設置了障礙?挾天子以令諸侯到底是高招還是昏招,您怎麼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疑雲揭秘 的精彩文章:

十六世紀海上霸權易主之戰:「無敵艦隊」覆滅,大英帝國崛起

TAG:歷史疑雲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