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何紹基:職場失意的晚清書法家

何紹基:職場失意的晚清書法家

免費閱讀更多書法文章

歡迎分享

何紹基生於嘉慶四年(1799),卒於同治十二年(1873),字子貞,號東洲居士,晚號猿叟,又作蝯叟。湖南道州人,故世亦稱「何道州」。何紹基是家中長子,同時也是家裡最長壽的人,能書能詩,早年在家接受家學,後入阮元門下,承乾嘉學派之遺風。性嗜金石碑帖,北碑狂熱粉,出名比入仕早,書名盛傳於當時。他還熱衷旅遊,喜在途中尋碑訪友看收藏,經常作詩文抒發感想,可以說是一位被書法耽誤的旅遊博主。

何紹基生性耿直,屬於有話直說且不加修飾的類型。朋友遍天下,大都與他有相同喜好,或相互仰慕其才氣。曾國藩、魏源等這類明星人物都是他的朋友。也因為有才,所以任性,何紹基這種不裝不造作的性格或許被意氣相投的文人朋友視為真性情,但在「職場」中,這種性格卻未必受歡迎。相比之下,其父何凌漢自嘉慶六年拔貢生起,仕途一路順利,嘉慶十年一甲三名進士,官至戶部尚書。遺憾的是何紹基並沒有承襲其父的官運。

何紹基,多是以晚清書法家的身份被後人銘記。但拋開書法名家的標籤,他同時還是一位朝臣。所以這次,我們不談論他的書法藝術,而將重點放在他臣子的身份上,看看何紹基多舛的職場升遷之路。

因「語疵」被降級的高材生

回顧何紹基的職場生涯,可以說是起步晚,看似有著與文徵明一樣的故事開端,但卻走向截然不同的結局。自嘉慶二十一年(18歲)起參加鄉試至道光十五年(37歲)共十一次都未中舉,終於到道光十六年(38歲)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一切似乎都逐漸步上正軌,這次科考何紹基發揮不錯,監考官們也對他頗為讚賞,沒想到最後發生變故,因為考卷中出現的「語疵」而被降至二甲第八名。關於此次考試中使結果發生變化的「語疵」究竟是什麼,也是眾說紛紜。

何紹基的同年進士陸以湉曾在《冷廬雜識》中記載:「丙申殿試,何子貞太史卷已列進呈十卷之首,旋以『大行』二字為閱卷大臣某公指出,改置二甲第八名。」類似的說法也曾出現於晚清文史學者平步青的《霞外攟屑》。學者兼書法家商衍鎏也曾提及此事,他的說法比較有趣,帶有濃厚的官斗色彩。

在商衍鎏的版本中,檢舉何紹基考卷「語疵」之人為卓秉恬。他當時是以大學士身份參與考試閱卷人之一,發現何紹基文中有「大行」二字,害怕觸犯皇家忌諱,遂降至十名外。但是事實上這兩個字並不是相連的,而是在前後行中並列。而使卓秉恬對何紹基苛刻至此的原因則是卓與何父何凌漢曾有過節。事實上,卓秉恬公報私仇的戲碼或與史實有所偏差,因何紹基成進士後,對卓氏弟子以禮相待,與卓的兒子卓橒也有往來。若卓、何兩家是宿敵關係,那我們所看到的就不會是這樣和諧的文字記載了。

學者於景祥認為何紹基的「語疵」是因疏忽而沒有避諱地用了道光皇帝「旻寧」一名中的「寧」字,故被降級。關於這一事件確實說法很多,但此次案件的重要物證即考卷本身並沒有被保存下來,所以真相是什麼也無從得知。但就以上記載來看,試卷中的「語疵」應是存在的,且牽扯避諱方面的因素更多一些。

仕途不順的國使館小官員

何紹基成庶吉士後,時阮元、穆彰阿被任命教習庶吉士。在三年期滿後的考試中,何紹基取得散館一等的好成績,被授翰林院編修、武英殿協修。道光十九年(41歲)上半年,何紹基任職史館,充武英殿總纂,五月時曾被任命為福建鄉試正考官。而與此同時其父親何凌漢擔任順天鄉試副考官,這件父子同時監考的事迹還成為當時的一段佳話。工作正見著有了一些起色,卻不想迎來家中的噩耗。十一月,與何紹基最為親近的胞弟何紹業病故。第二年的年初,父親何凌漢也病逝。親人接連的離世對何紹基來說是不小的打擊。八月,何紹基帶著父親和弟弟的靈柩回湖南老家安葬。這一去直到道光二十二年(44歲)的冬天才入都,後供職國史館。

道光二十六年,48歲的何紹基再次面臨職場生涯中的一場小型危機,此次事件的主角是何紹基和他的上司穆彰阿。此年何紹基仍供職國史館,任提調一職,負責經辦一些具體事物,穆彰阿為總裁。這個「總裁」是清代中央編纂機構的主管官員和主持會試的大臣,是何紹基的直接領導。何紹基發現當時館中所存朝臣的傳記都只是針對一品、二品官員,無三品以下官員傳記。關於這件事清高宗即乾隆帝也曾「屢次嚴旨申諭」,但史館一直遵循舊例未執行乾隆的意見。何紹基就想「遍搜官書及前人文集補辦國初以來三品以下名臣各傳」。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領導穆彰阿之後,沒想到遭到堅決反對,何紹基最終也辭去提調之職,但依舊供職國史館。

51歲時,何紹基母親去世。第二年春啟程回湘葬母,直到54歲才重回京師。但是人生總是時不時地會冒出一個驚喜,何紹基回京之後沒過多久便得到傳召,於勤政殿首次拜見了職業生涯中的「終極領導」咸豐帝,迎來了人生的重大轉折。

得咸豐帝重用後的大起大落

這次機遇看似突然,事實上在道光三春,當時的咸豐便下令大臣保舉人才,侍郎張芾推薦了何紹基,而由於何紹基當時回鄉葬母,回京時已是兩年後。複試之後,經過將近兩周忐忑不安的等待,終於聽到了升遷的好消息,何紹基被任命為四川學政,八月初九在乾清宮西書房得到正式授任並呈《授四川學政謝折》以謝聖恩。一個月後便攜家帶口動身前往四川,向著新的人生階段邁進。

到成都之後,何紹基得到了將軍品級以下各官員的迎接。作《恭報到任日期折》呈予咸豐帝,得到皇帝「知道了,地方一切情形隨時訪察具奏」的砂批回應。拿到此回應的何紹基心懷感恩與激動,以為自己終於遇到伯樂,以一種「飲君滴水恩,我當湧泉報」的積極心態走馬上任。清朝學政相當於現在的省教育廳廳長,何紹基在任時在改善當地教育方面還是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四川各州府的科考何紹基都會親自前往監督,從不懈怠。除去主持科試工作外,也嚴格督查各州府的學官。在巡察各地考試期間,何紹基就發現了許多教育方面的漏洞,建議整頓各地提調官及考場舞弊不正之風。工作熱情高漲的何紹基除去主抓教育的工作,就連不屬於學政職務範圍內的民事、刑事案件也兼有處理,也明顯觸及了官僚的忌諱與一些人的利益。何紹基於十一月所作《敬陳地方情形折》,對此奏摺咸豐帝更是未作任何回復。

咸豐五年四月五日,何紹基因屢陳時務十二事,被皇帝責以肆意妄言。十四日得降調三級之處分,被免去四川學政一職。被免職後的何心灰意冷,於八、九月間決計離開四川,士民送匾送萬民傘,建祠立碑,皆呼「好大人」。

他的「橫平豎直」終究害了他

回顧何紹基三年的學政生涯和最終的免官戲碼,彷彿成為一場「以怨報德」的鬧劇。不是所有善始,都能善終。何紹基的直言、多言最終觸怒皇帝,成為「死於話多」的正派;他秉公執法、剛正不阿本的態度也沒毛病,卻不想觸及了一些官員的利益,招致私憤,在職場中樹敵太多;他身在四川學政之職,但民事、刑事也皆有涉及……種種原因的疊加導致了最後的結果。

在任四川學政的這段時期毫無疑問是何紹基職場生涯中的巔峰時刻,雖然任期不長但卻意義深刻。交印後何紹基曾游峨眉山,作詩「使節三年圓一夢,奇峰萬點洗雙眸。謫官愈識君恩重,許到峨眉頂上游」。透露出滿滿的無奈。到此,何紹基的職場生涯也正式走向終結。他四處遊歷, 同治十二年秋,病故於蘇州寓所,享年75歲。

何紹基幼時學書,父親何凌漢便常以「橫平豎直」來教導他,這一觀念既成為何所秉持的重要書法理念,又是他人生態度的一種寫照。官場失意,幸而書壇得意,何紹基最終以另一種方式垂名晚清史。

- END -

圖文來源簽約作家或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可以在下面留言說出自己的看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耘廬 的精彩文章:

西湖這幅對聯竟有12種讀法!一起來見證中文的博大精深!

TAG:耘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