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日本魔鬼戰機:首次出戰就讓中國空軍吃了大虧,最後卻淪為自殺機

日本魔鬼戰機:首次出戰就讓中國空軍吃了大虧,最後卻淪為自殺機

【軍武次位面】作者:風林火山

20世紀30年代,日本逐步發展成為一個軍事航空大國,能獨立地研製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軍用飛機,其中的代表作便是三菱公司製造的「零」式戰鬥機。這種飛機在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中曾瘋狂多年,為日本軍國主義效盡犬馬之勞,並因此成為二戰初期的經典戰機之一。

1937年,日本海軍提出研製一種「萬能戰鬥機」,要求時速超500公里,航程達3000公里,能在3分30秒內爬升到3000米高空,機上裝有20毫米航炮和7.7毫米機槍,並攜帶2枚60公斤炸彈。海軍把設計要求同時交給了三菱和中島兩家公司。中島公司認為條件太苛刻,當時的技術無法達到,自動退出了競爭。三菱公司的設計師崛越二郎接受了此項任務。崛越二郎時年34歲,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航空系。他曾於1929-1930年在德國容克公司和美國寇蒂斯公司深造,吸收了不少歐美飛機設計的經驗。

零式原型機

由崛越二郎牽頭,三菱公司組成了一個29人的設計組,大都是剛從大學畢業的青年,平均年齡24歲。為個為了增強飛機的靈活性,崛越二郎大膽採取各種減輕飛機重量的措施。如鉚釘由3.5毫米減到3毫米;採用新開發的超硬鋁合金作主桁梁。為減輕飛機重量,甚至不惜放棄對飛行員的安全保護,取消了飛行員座艙的防護鋼板。發動機最初選用的是三菱13型14缸發動機875馬力。經過一年多的突擊研製,試驗用的原型機於1939年3月16日在名古屋工廠問世,4月1日進行了首次試飛。後來,又經過一系列試飛和改進,基本達到了海軍提出的戰術技術要求,日本海軍決定大批訂購這種新型飛機。由於該機誕生時正值日本紀元2600年,根據日本軍用飛機命名慣例,應稱零零」式,為簡便,只取一個零,稱為「零」式戰鬥機,編號A6M1型。批量生產時,又換裝中島公司的「榮」14缸氣冷式950馬力發動機,編號為A6M2型。

「零」式飛機翼展12.1米,機長915米,機高3.05米,總重2800公斤,乘員1人。「零」式飛機有多種改進型,生產量達10430架,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主力戰鬥機。與當時世界各國同類飛機相比,「零」式有著鮮明的特點:重量輕轉彎半徑小,機動靈活,火力猛,速度快,航程遠。以1939年生產的「零」式52型為例,其最大時速為560公里,升限10000米,裝有2門20毫米口徑航炮,2挺7.7毫米口徑機槍,還可載彈120公斤。它的續航力達1570公里,帶副油箱可持續飛行6小時,是當時各國戰鬥機中飛得最遠的。

零式五二型

「零」式首次參戰是在中國戰場。當時,侵華日軍已佔領武漢。從1940年3月18日起開始執行「101」戰略轟炸計劃。日軍派出大批轟炸機空襲重慶,妄圖摧毀中國軍事指揮中心,炸毀中國大後方最大的兵器工業基地,以迫使中國政府投降。由於日軍原裝備的戰鬥機均不具備由武漢到重慶往返1600公里的續航能力,日軍轟炸機只能在無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出航。中國空軍英勇截擊,使日軍轟炸機損失慘重。僅1940年6月,日本海軍航空隊所屬轟炸機就被中國空軍擊落97架,被地面防空炮火擊中57架,日本陸軍航空兵轟炸機被擊中的也有67架。面對巨大的損失,駐武漢指揮轟炸四川的日本海軍第1聯合航空隊司令官山口多聞、第2聯合航空隊司令官大西瀧治郎如坐針氈。當得知日本國內有了一種航程遠的新型戰鬥機後,便強烈要求日軍大本營迅速調遣新型戰鬥機到武漢,為入川轟炸機護航。

中國空軍當時的主力裝備——伊-15和伊-16

1941年7月21日,尚處於實驗階段的批「零」式飛機從日本橫須賀起飛,經上海飛抵武漢,編入第2聯合航空隊、第12航空隊,很快投入為人川轟炸機護航的作戰,並在「九·一三」大空戰中一鳴驚人。9月13日8時許,在13架「零」式戰鬥機掩護下,日軍36架轟炸機分三批由漢口基地起飛,於11時30分飛抵重慶上空。駐遂寧的中國空軍第4大隊、第3大隊的34架殲戰鬥機升空迎戰,其中有25架為伊-15式,9架為伊-16式。伊-15和伊-16都是蘇聯30年代的產品,最大時速分別為364公里和440公里,裝4挺機槍,沒有航炮。伊-15轉彎靈活,伊16速度較快,對付日軍轟炸機尚可,但面對既高速又靈活、且裝有大威力航炮的「零」式戰鬥機,便處於絕對劣勢了。

伊-15和伊-16完全不是零式對手

中國空軍戰鬥機編隊在壁山上空與敵17架97式轟炸機和13架「零」式戰鬥機相遇,一場惡戰開始了。駕駛伊-15的分隊長王廣英中尉,突然發現幾架從來沒有見過的新式戰鬥機,從高空以罕見的高速俯衝下來,眨眼間便將前面不遠處的我軍1架伊一16擊中墜地。他意識到情況嚴峻,立即用腿夾住駕駛桿,高舉雙手示意後面的僚機爬升。在僚機康寶忠少尉的配合下,王廣英緊緊咬住一架敵機。可他剛要射擊時,卻被另一架高速飛來的敵機擊中。在6000米高空擔任掩護的伊-16機隊,沒想到敵機竟從更高的空域急速衝下襲擊,隊形頓時被衝散。原以嚴整陣容與敵交戰的我軍編隊大都各自為戰,與敵英勇搏殺。中國飛行員根據以往經驗,認為敵機從漢口遠道而來,油料將盡而不敢久戰,可採用拖延戰術,待敵返航時狙擊。

但激戰半小時,日機並無返航跡象,其續航力大大出乎中國飛行員的預料。在混中,「零」式飛機的優良性能得以充分發揮。日飛行員採用先急升高空,爾後急速俯衝的戰術,連連得手。「零式爬升到6000米高空,只需6分鐘,而伊-15、伊16則需15分鐘。中國空軍雖然頑強奮戰,但卻無法取勝。半個多小時的激戰,中國空軍13架飛機被擊毀,11架被擊傷,10名飛行員壯烈犧牲,8名飛行員負傷。9月13日成為中國空軍自抗戰以來損失最大的一天。此戰之後,數量少、性能差的中國飛機無力應戰,日軍「零」式飛機取得了中國大後方的制空權。

輕巧的零式可以輕鬆從航母上起飛

一年多之後的珍珠港事件,使「零」式飛機名揚世界。1941年12月7日,日軍數百架飛機隨航空母艦出征,奇襲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其主力機種就是「零」式艦載機。實上,「零」式主要是為海軍航空兵設計的,是世界上第種能夠在大多數作戰條件下勝過陸基飛機的艦載戰鬥機。

零式在太平洋戰爭初期逞凶一時

1941年,美國寇蒂斯-菜特公司製造的P-40B戰鬥機面世,使橫行亞洲和太平洋戰場的「零」式飛機遇到了第一個強有力的對手。該機最大速度566公里/小時,升限9875米,航程1500公里,裝4挺機槍,乘員1名。有P-40E、P-40F、P-40N等多種改進型。首先使用P-40與「零」式作戰的,是名震中外的美國援華志願飛行隊「飛虎隊」。1941年6月,中國從美國購進100架P-40戰鬥機,同年8月1日成立的由美國空軍退役軍官陳納德領導的「飛虎隊」裝備了這批飛機。12月23日,「飛虎隊」在緬甸仰光上空與日軍飛機激戰,首戰大捷,一舉擊落4架「零」式戰鬥機。兩種飛機的戰鬥性能相近,但P-40結構牢固,中彈後多能帶傷返航。而「零」式結構則比較單薄,只要中彈就易燃燒爆炸。在此後的多次交戰中,P-40大都佔了上風。

P-40戰鬥機

到了戰爭後期,美國北美航空公司生產出P-51「野馬」戰鬥機,最大時速達到703公里,升限12771米,航程1530公里,使「零」式飛機相形見絀,完全不是對手。日本海軍航空兵有一個叫坂井三郎的著名「王牌飛行員"。他從參加侵華戰爭,到在太平洋上空與美軍作戰,曾駕駛「零」式戰鬥機擊落過64架敵機,成為了日軍著名的「空中武士」。在戰爭後期,這個技術高超的「空中武士」,被美國一名駕駛「黑寡婦」戰鬥機的飛行員擊落。雖大難未死,卻丟了一條腿,瞎了一隻眼,成為「零」式飛機從頂峰到沒落的活見證。

美軍為對付零式專門研製的F6F地獄貓戰鬥機

戰爭後期,崛越二郎拚命研製「零」式的後繼機「烈風」戰鬥機。但此時日本本土經常遭美機轟炸,「烈風」研製進展很不順利,尚未來得及使用,日本便戰敗投降了。戰後,崛越二郎曾任新組建的三菱重工業總公司技術部次長、日本航空學會會長等。因憲法規定日本不設立軍隊,空中自衛隊的飛機主要依靠從美國進口或仿製,崛越二郎在飛機進入噴氣時代後未能再有所作為,於1982年病死。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次位面 的精彩文章:

挨一發灰飛煙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鷹擊18如何煉成

TAG:軍武次位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