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線視頻付費時代已經到來

在線視頻付費時代已經到來

2017年,網路視頻用戶規模達到5.65億人,是網路娛樂領域用戶使用率最高的應用。視頻用戶進入全民化時代。

而從2010年前後開始嘗試的付費服務發展到今天,視頻網站付費會員總數超過1.7億人次,比例已經達到會員總數的42.9%。

另一組數據則更加耐人尋味:一方面,相比於2016年,2017年用戶願意為內容付費的動力下降;另一方面,每月支出40元以上的付費會員從2016年的20.2%增加到2017年的26%。國內用戶付費比例較2016年增長7.4%,未來仍將保持較高速的增長趨勢。「想看的內容必須付費才能看」成為70.1%的付費用戶付費的原因。

不論人們喜不喜歡,視頻已經正式進入付費時代。

版權意識增強推動付費市場發展

「凈整獨播!這也獨播,那也獨播。一開始不怎麼花錢,現在越來越花錢,基本全得花錢!」提起視頻網站,今年49歲的張靜春氣得慌。

張靜春是位互聯網時代的老影迷。她用過很多軟體,從PP聚力到樂視,當年用電視看《渴望》,現在在互聯網電視上看《微微一笑很傾城》和澳網。

張靜春現在還沒轉過彎兒——為什麼電視不要錢,視頻網站不僅要錢,播過的節目還要錢?這讓習慣了電視劇重播的她很不適應。「別說新劇收錢了,以前電視都播過多少遍的了,它現在還收錢。」

儘管不滿,但張靜春顯然「回不去了」。她說,以前在家經常看手機,現在眼睛不行了;以前也用電腦看視頻,但現在電腦太慢。所以,只能用女兒買的芒果TV會員,在電視上看視頻。她怎麼想都覺得是視頻網站是在斂財。

大三學生詹慈媛為了《最好的我們》和《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充了會員,儘管在此之前,她極少用視頻網站。她很清楚,過一陣子就有資源可以下載了,她把付費歸結為版權意識的提升。

詹慈媛曾經是晉江文學網的忠實讀者和作者。在高中的時候,她也會用一些不正規的途徑下載本來需要付費才能閱讀的連載小說,但上了大學後,她慢慢理解到,這就是一種知識產權。保護產權,就是保護平台,是保護更多像她一樣的作者。

中國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協會於2017年11月底發布的《2017中國網路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在新一年的五大走向中,用戶視頻付費意識已經養成,用戶內容需求細分化,網生內容有待提升。

該報告顯示,付費用戶中,男性多於女性,25~35歲用戶占多數。而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占視頻付費用戶的72.8%,屬於高學歷、高職位、高收入的「三高人士」。

愛煲劇的葉雨昕則直言,中國自產的網劇對她沒有任何吸引力,能讓她甘心掏錢買會員的,是她的「歐巴」。

「我買過樂視的會員,但我不是為了看其自製的網劇,而是他們買了歐巴(韓國男偶像)演的電視劇的獨家版權。」葉雨昕說,在中國看了好多年免費視頻,已經習慣了免費的東西,即使她知道,版權是需要保護的。「我打破了自己以前的習慣,應該說,雖然可能不會特別的開心,但我還是情願的。」葉雨昕說。

視頻網站推動行業製作水平提升

現任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副總裁鄭蔚是個老電視人,在中央電視台工作期間創辦過《對話》《開心辭典》《全家總動員》等品牌欄目。鄭蔚認為,視頻網站之間的競爭,不僅是對內容的把控和判斷,更重要的是商業智慧和技巧。BAT(百度、阿里、騰訊)三大平台的背景不一樣、風格不一樣,各自發展視頻網站的優劣也會隨之而來,正是需要商業智慧的時候。

《中國在線視頻用戶付費市場研究報告2015》指出,2010~2011年在線視頻網站用戶付費從電影付費點播開始起步,到 2012~2013年逐漸推出付費會員,為付費會員提供增值服務,包括會員免廣告以及其他特權——如觀看熱門海外劇等,積累了在線視頻付費用戶。2014起,在線視頻用戶付費進入快速增長和爆發期,付費內容向多樣化發展,會員提前觀看電視劇、付費電視劇等服務也成為會員權益。

經過幾年的發展,網路劇也從遍地開花,進入追求質量的階段。

截至2017年年底,網路自製節目數量穩中有增,前十個月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備案的節目數量有555部網劇(6921集)、5620部網路電影、659部網路動畫片和2725檔專業類節目。

儘管2017年上半年,網路劇上線數量與2016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同比播放量增長率高達146%。播放量前20的網路劇貢獻了網路劇總播放量的近一半,呈現出「二八定律」。報告因此認為,網路劇由數量增長轉變為質量增長。

對於2017年傳媒行業整體情況,鄭蔚認為最突出的一個特點,是現象級節目已經在互聯網誕生,而同期傳統電視平台並未誕生新的現象級節目。《中國有嘻哈》是這一標誌性事件的分水嶺。由此延伸,鄭蔚判斷,2018年綜藝主戰場將進入互聯網時代。

2017年三大視頻網站都出現了各自的爆款:優酷的《白夜追兇》《軍師聯盟》《春風十里不如你》,愛奇藝的《中國有嘻哈》《河神》《無證之罪》,騰訊視頻的《吐槽大會》《使徒行者2》。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鄭蔚說,衛視用10年才走到的製作水準,基本上互聯網平台3年就搞定了。

視頻網站衝擊了傳統電視行業,後者不得不投身前者的戰爭。從湖南衛視推出芒果TV開始,越來越多的電視台推出自己的在線視頻產品,並將獨播戰略作為增強自己競爭力的手段。艾瑞諮詢《中國在線視頻用戶付費市場研究報告2015》認為,獨播內容使得電視內容和在線視頻內容之間區隔逐漸加大。獨播內容成為各企業吸引用戶付費的重要籌碼。

用戶會為什麼掏錢?搶先、獨享、沒廣告

《中國在線視頻用戶付費市場研究報告2015》顯示,有21.6%的用戶認為去廣告是會員功能中最重要的一項,21.4%的用戶更在意專屬內容。

搶先、獨享、沒廣告,這三個詞可以概括付費用戶的前三大要求。藝恩網此前發布的《2016中國視頻付費市場研究報告》中顯示,愛奇藝、騰訊、優酷等採用會員獨享模式的劇目數量從2014年的5部,飆升到2016年的89部。

大學生鄒佳琦充過幾次會員,但絕大多數時間,她都在百度雲或一些免費App上煲劇。

視頻網站都把未付費會員向付費會員的轉化當做工作重點。但這並不容易。報告顯示,超過半數未付費用戶由於對網路視頻內容的需求不夠強烈,所以選擇等待視頻資源免費後看。超過六成未付費用戶未來也不考慮付費。

鄒佳琦不充會員的原因很簡單,她看穿了視頻網站的「計謀」:「電視劇更新時間長,大型連續劇要一兩個月才能更完,會員每個月都要續費。」更何況,熱播的電視劇資源更好找,微博、微信公號、朋友間互相共享,不難免費看視頻。

不過,找資源也常常有今天沒明天。隨著影視業對版權意識的上升,常常發生今天還在百度雲里好端端躺著的資源,明天就被刪除了。

要想賺到鄒佳琦的錢,視頻網站的營銷策略還要變化。鄒佳琦說,從消費者角度,肯定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果資源特別好找,還是不會有付費意願。但如果趕上年底會員打折等營銷活動,她也會考慮付費。

《中國在線視頻用戶付費市場研究報告2015》認為,完善的內容體系是用戶付費的前提。在大眾需求方面,電影、電視劇的付費意願高。在動漫、體育、音樂等細分人群需求內容方面,受眾人群小且並非剛性需求、付費意願相對較低。但針對親子節目、公開課等長尾需求領域,儘管受眾數量較少,流量難以撐起廣告投放,但這些內容針對特定群體是剛需,因此用戶付費意願反而較高,適合形成一些單獨付費訂閱的頻道,提供給相應用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網 的精彩文章:

奇幻燈組亮相北京歡樂谷

TAG: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