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一種感情,叫做婆媳情

有一種感情,叫做婆媳情

有一種感情,叫做婆媳情

中國有句老話,婆婆是個鼓,背後說媳婦;媳婦是個鑼,背後說婆婆。就像硬幣的兩面,相生相剋,此消彼長。

如今有句新話,女人何苦難為女人。如果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包容、多一分關愛,其實我們也可以打開婆媳關係的正確方式,讓家庭在幸福美滿中發芽生長。

這世間一切皆有緣,要不是當年婆婆托她姨媽做媒,把我介紹給她兒子,我們也不會成為一家人。

婚後我就在廣州工作,婆婆在老家洪湖,一千多公里,一年難得見上幾回,相處不多自然關係也不冷不熱。如果說一個女人對婆婆的認知,是從成為兒媳婦開始的。那麼一個女人對婆婆這個角色真正的思考,往往是從自己懷胎開始。

懷孕才一個多月,婆婆幾乎每天都要打電話來詢問情況。「萍萍,有沒有不舒服呀?吐不吐呀?吃東西吃不吃得慣呀?」有時候問多了,聽起來是煩的,但心裡還是暖的。

過了幾天,她居然從老家趕了過來「伺候」我。在一個不知道用了多少年的褪色布袋裡,婆婆把她的「寶貝」放在桌上一溜攤開。「這是自家魚塘養的黃骨魚,提前凍好了帶過來,很有營養的。這是蓮子,這是菱角,這是藕,甜得很……

「老太太,這些東西菜市場都能買到,何必大老遠帶過來,那麼辛苦。」「不辛苦的,不辛苦的,只要你喜歡吃。」婆婆邊說邊把帶來的食材放到冰箱里,一刻都停不下來。

一個軍人半個家,懷胎期間,婆婆的到來,我們開始撐起另外半個家。白天我和老公都要上班,留她一人在家,買菜做飯都幫不上她,只是給了錢,告訴她地方,感覺她應該能應付得過來。

哪知沒幾天,我就發覺老太太不太對勁,眉頭緊促,一臉愁容,問她也不說。我恍然大悟,老太太在老家沒有午睡的習慣,過來不適應,不會說普通話,不主動跟人交流,只能靠發獃度日。

母親終究是偉大的,婆婆離開了老頭,離開了鄉里鄉親,離開了那飄著荷花香的魚塘,這裡除了兒子兒媳,一切都是陌生的。

一天,鄰居跟我說:「你婆婆每天中午坐在樹下長椅發獃,問她吃什麼,她說她減肥,早餐中餐就吃一頓麵條。」我才想起來,上周給她兩百塊菜錢,這周她還說沒花完。

過去生活磨難,婆婆一直省吃儉用,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如今又擔心我們開銷大,也不捨得花錢,每天都吃麵條。她知道我下班晚,每天晚上做好一桌子好吃的等我回來。還會打電話招呼我:「快回來呀,飯菜都涼了,路上注意安全。」她對自己這麼省,對我卻那麼大方。想到這,我心裡說不出地難受。

當年的媳婦今日的婆。婆婆年輕嫁入夫家,起早貪黑,伺候全家吃喝拉撒,如今又過來照顧我們。也許這世上到處不缺婆媳紛爭的雞毛大戲,但是一份真摯情感讓人倍感珍惜,讓人變得動容。

我決定要帶著婆婆儘快融入這城市的生活。給她買智能機,教她用微信,學會視頻聊天,無聊的時候看看新聞,打打電話。帶她上鄰居家串門,讓她多結識點朋友,多些玩伴。周末了,我們全家去吃點好吃的,買幾件漂亮衣服,雖然她總會嘮叨怕我浪費錢,但婆婆變得越來越開心了,我跟老公上班也安心了。

寶寶出生了,婆婆變得更加忙碌。每天給寶寶洗澡、洗衣服、換尿布、哄娃,還要給我做月子餐,有時忙得腰都直不起來,還不停歇。看到她這麼辛苦,我實在過意不去,自己盡量哄好孩子,讓老公多做點。

如果說和老公是十年修得同船渡,那百年修得婆媳情,大抵就是我和婆婆如此。

都說女人結婚了,在娘家是客人,在婆家是外人,就失去了所有。其實不然,我想婆媳之間不就是該這樣互相心疼嗎?大家都是女人,都愛著同一個男人。

我有時開玩笑「我婆婆肚裡能撐船。」,她就笑「你是晚輩,我跟你計較那麼多幹嘛?贏了理,輸了感情,沒必要!」

婆婆從來不插手我們夫妻間的事,就算見我們吵架,也是幫著我說她兒子。她常說,媳婦娶進門是用來疼的,不能讓她受委屈。

相處久了,生活上有摩擦是必然。對於帶小孩的問題,兩代人的觀念很難一致,對於孩子穿多穿少,喝奶次數,作息規律我們都有著不一樣的看法。但婆婆覺得我才是孩子她媽媽,一切還是以我為主,我說的有道理,她就會虛心接受。

我媽媽經常對我說,我們不要在乎眼前的小是小非,你有能力你多做點,不要總認為自已吃虧。要想想婆婆在這個家裡,給到你多大的幫忙,給你帶孩子,為你操持家務,要你安心的在外邊工作。

是啊,婆婆為我們這個家奉獻了一切,帶小孩,操持家務活,又何嘗不是一種福氣?

前段時間,婆婆上樓梯不小心把腳摔了,一個多月下不了床。我的生活一下子變得束手無策,既要上班,又要帶娃,還要照顧婆婆。婆婆說:「你是我見過的最好的兒媳婦。」難免的小情緒,也在婆婆的包容下煙消雲散。

老話說:「人在做,老天在看。」

婆婆說:「我在做,兒女在看。」

我們的一切的得到,都來源於雙方相互的理解,包容,給予,關心,愛護,沉澱,累積,愛與被愛。這樣看來,婆婆是鼓,媳婦是鑼,用愛的鼓槌敲打,細心聆聽,定能聽到美妙和諧的音符。

因為這世上,有一種感情,叫做婆媳情。婆媳親,全家和!

—END—

作者:呂良愷

編輯:鄧愛玲

編審:何楚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而識習 的精彩文章:

TAG:學而識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