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徐兆壽:經典是大海中的星辰

徐兆壽:經典是大海中的星辰

非常道文藝read&think

關注非常道文藝,為您推薦值得深度思考的文章。

經典是大海中的星辰

「老師,今天我們應當讀些什麼書?」

二十多年來,幾乎每次講座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總會給學生列幾本,但都覺得有敷衍之意。後來當了學院的院長,一個問題便清晰地展現在我面前:作為今天的大學生,他們應當擁有哪些方面的素養?或者說,一所大學應當如何培養他們的素養?怎麼為他們規劃?而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回答另一個問題:大學生讀了哪些書籍能夠建立起一種現代人的基本素養?

經典。我幾乎聽到了全人類異口同聲的回答。

於是,我和我的同事為我們學院的大學生包括研究生甚至教師,共同篩選了一百本經典。中國的五十本左右,西方和其它國家的共五十本左右。這些經典有小說、詩歌、哲學、歷史、社會學、心理學、物理學、生物學、傳播學、法學等很多門類。為了使這一百種經典著作能夠獲得大家廣泛的認同,我們組織了一些大學者進行討論。我回答著他們的疑問。

首先,什麼是經典?這似乎對那些大學者來講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對於搞文學或中國哲學的人來講,《論語》《道德經》肯定是經典。《聖經》《可蘭經》《金剛經》肯定也是經典。但對於大學生和搞理工科的教師來說,就需要解釋。為什麼就不是于丹的書呢?為什麼不是《金瓶梅》《肉蒲團》?為什麼不是《射鵰英雄傳》?為什麼不是《三重門》?我需要給他們解釋,經典是那些在人類的精神生活中起過重大作用並仍然會起作用的偉大作品,能夠不斷地教育人類,讓人類認識自己和這個世界,教會人類如何與自己與他人和這個世界相處,所以經典必須是偉大的,正面的,具有教育意義的,且已經經歷過千百年的考驗留存下來的。雅斯貝爾斯的《大哲學家》一書的理念基本是這樣的。它們成為人類的公公共精神。反過來講,沒有那些偉大的經典,人類便處於黑暗和荒涼之中,人性便仍處於蒙昧之中。《金瓶梅》是很了不起的作品,也有人稱其為經典,但我覺得與《紅樓夢》相比,它還不能算是正面的。它裡面也有佛教,但是配角,人們從它那裡看到的更多的是人性的黑暗、混亂、無情,有人也可能從它那裡得到教育,但是間接的。它就像人的另一面鏡子一樣可能永留人間,但它必須處在暗處。《射鵰英雄傳》是時間太短,它也可能會成為經典,還需要時間。

其次,經典是誰確立的?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比如,孔子最早將《詩》《書》《禮》《樂》確立為經典,那時他沒有將《易經》放進來,可是後來《周易》成為六經之首。可見,一方面,經典需要不斷地認識;另一方面,經典需要有人來確立。孔子便是確立《周易》為經典的人。自他以後,儒家成為中國教育的中流砥柱,孔子開創的教育事業被不斷地發揚壯大,孔子所確立的經典也自然成為真正偉大的經典。但是否可以反過來問:如果沒有孔子,《周易》會不會在,還可能成為偉大的經典嗎?雖然說倒也未必,但也令人心中發怵。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在孔子的時代,甚至之前,《易經》已經被無數次地證明是經典,只不過,那時易術往往為國家所擁有,民間少有人用之。那時,還它是術,還沒有上升為道。

在我們確定的百部經典中,我和我的同事把《百年孤獨》《瓦爾登湖》《野草》《鄉土中國》《美的歷程》《白鹿原》《海子詩選》《紅高梁家族》《射鵰英雄傳》等列為經典。顯然,《百年孤獨》《瓦爾登湖》《野草》肯定是經典,幾乎少人置疑。但這裡面也有故事。《瓦爾登湖》雖然聲譽也很高,但最初走進我視野時是因為海子。海子自殺時身邊放著這本書。它被詩人祭典過。《鄉土中國》也已經八九十年了,幾代人不斷地提它,讀它,幾乎可稱為經典,但《美的歷程》《白鹿原》《海子詩選》《紅高梁家族》《射鵰英雄傳》都是當代作品,經歷的時間並不長,能不能成為經典,尤其是《白鹿原》《紅高梁家族》產生於八九十年代,還在經歷風雨,而《射鵰英雄傳》就更是難以把握了,在人們的眼裡,它是一部通俗小說,可是,它曾經影響了幾代人,且仍然在影響後人。它被不斷地重新解釋,也被很多人不斷地推崇為經典。如果我在文學院做院長,我可能需要巨大的勇氣來確立它是經典,但作為傳媒學院的院長,我就很輕易地與同事們達成一致。《射鵰英雄傳》雖被列為通俗小說,但它在塑造人物形象、主題立意以及寫作手法上都獨樹一幟,尤其是在影視劇的創作方面,它幾乎是經典之作。我們的學生應當讀讀這部小說。從這個選擇的過程來看,經典也是需要人不斷地選擇和闡釋的,它需要有緣人。

最後,讀了這些書能夠起到什麼作用?這是最根本的問題。

每一學期,我都要檢查我的研究生讀了幾本經典。那一百本書,他們翻了幾本?他們的每次回答都令我失望,因為他們幾乎沒有人主動地去翻閱過那些書。於是,我強下命令,帶著他們一本本地讀。但因為各方面的原因,讀得很慢。所以,每一學期我都會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們為什麼要讀經典。

為什麼?人類自從進入現代以來,就進入一個科學主導的、理性為主的、以人為本的人學時代,古典時代的神學觀念坍塌了,宗教的大廈傾倒了,然後,在人性之上,人類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可信的精神大廈來,於是,人類進入迷茫期。如果說貝克特的《等待戈多》、薩特的《存在與虛無》、加繆的《局外人》以及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代表了西方社會百年來的精神處於虛無時期的話,那麼,魯迅的《過客》便開啟了中國社會迷茫的大門,主人公不知道是從哪裡來,也不知道叫什麼名字,更不知道往哪裡去,都是過客,都是迷茫的路人。《白鹿原》也是迷茫者。白嘉軒是舊時代的代表,在新時代里,他不知走向何方。作家沒有寫,自然也沒有回答。這已經是九十年代的寫作了。賈平凹的《秦腔》寫了仁義禮智所代表的古典精神的將亡,是一曲悼亡曲。似乎紛紛都是對古典精神的祭典,卻沒有理想主義的點燃之作。雖然表現不同,實際上是一致的。在這個時候,懷疑主義、科學主義成為主流,馬克思所說的拜物教佔了上風,但物極必反,人們終於紛紛呼籲,重建精神大廈。

那麼,精神的大廈怎麼建?用什麼建?人們還是不禁往後看,便看到了那些古往的經典。它們就像一塊塊破敗的磚頭,雖仍被懷疑,但再無材料可取,只能用它們了。可是,當人們終於重新走進那些經典時發現,它們其實仍然是大海上的燈塔,是虛空中的星星,在照耀著茫茫前程。如果沒有了它們,人類便徹底跌入黑暗的深淵。

另一個方面,即使神學的大廈在部分人那裡未倒,但人類亦然來到一個大融合的地球村時代,各種觀念的對峙是必然的,人類需要消弭這種衝突,所以需要以更為廣闊的胸懷來學習各種文化。對你來說,可能是天啟教義,但對別人來說,只是證明自己信仰和信念的一種文化資源。你需要去理解別人,同時也打開自已。而了解異質文明最好的方式便是了解和學習他們的經典。

所以,我總是對我的學生講,讀經典就是在你們的身軀里建立一座高樓大廈,那一百部經典至少會給你們搭起一個精神的框架,然後你們自己再慢慢用知識和人生的經驗去慢慢裝修。那一百部經典不分東西,是人類經典的濃縮,只要你掌握了那些經典,就像九陽神功在身,無論你遇到什麼學術上的問題,也無論你遇到人生中的任何困難,它們都會幫助你克服困難。因為在那些經典里,有你需要的知識、思想和信仰。

當然,我還必須得說,那一百部經典,我通讀過的也就七八十部,還有二三十部我只是翻過,沒有通讀過,我將在今後的歲月里繼續閱讀,而對於你們,我希望能精讀一些,更多的首先要翻過一遍,然後再抽時間一本本精讀。

本文發表於《青年文學》2018年第2期

徐兆壽,1968年生,甘肅涼州人,復旦大學文學博士。現任西北師範大學傳媒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甘肅省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全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甘肅省首批榮譽作家。《中國文藝評論》主編。

1988年開始在各種雜誌上發表詩歌、小說、散文、評論等作品,共計500多萬字。長篇小說有《非常日記》《荒原問道》等7部,詩集有《那古老大海的浪花啊》《麥穗之歌》等3部,學術著作有《文學的扎撒》、《精神高原》、《人學的困境與超越》等18部,獲「全國暢銷書獎」、「敦煌文藝獎」、「黃河文學獎」、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十多項獎,在《新華文摘》、《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小說評論》、《文藝爭鳴》等刊物上發表文學評論近百篇。

本期責編:趙玉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常道文藝 的精彩文章:

TAG:非常道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