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孟子——大勇與小勇

孟子——大勇與小勇

大家好,今天我們講《孟子·梁惠王下》的第三篇,請大家結合注釋通讀原文。

(點擊語音即可收聽全文講解)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

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①、文王事昆夷②。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③、勾踐事吳④。以大事小者,樂天⑤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⑥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詩》⑦云:『畏天之威,於時⑧保之。』」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對曰:「王請無好小勇⑨。夫撫劍疾視⑩曰:『彼惡敢當我?哉!』此匹夫之勇,敵一人者也。王請大之。《詩》?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篤周祜?,以對於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書》?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四方?,有罪無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於天下,武王恥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唯恐王之不好勇也。」

注釋

①湯事葛:湯以仁厚對待無道的葛伯。商湯定都亳邑,與葛國為鄰。葛伯放縱無道,不祭祀祖先,但湯先後送牛羊供為祭祀,又派人助耕。

②文王事昆夷:文王以禮對待無理的昆夷。昆夷,西戎國名。周文王時,昆夷曾侵犯周國,一天三次兵臨周城東門,文王修德而不與戰。周城受困,文王雖有慍怒,但仍派遣使者慰問,沒有廢掉鄰國相交應有的禮節。

③大王事獯鬻:周太王以忍讓對待來侵的獯鬻。大王,即太王,周文王之祖父古公亶(音dǎn)父。獯鬻(音xūn yù)北狄國名,秦時稱匈奴。周太王居邠(音bīn)地,獯鬻來犯,太王拿財貨進獻,卻無法阻止獯鬻的不斷侵犯。邠地百姓怒而欲與之戰,太王因不忍百姓參與戰爭而受傷,於是率領私屬離開邠地,遷往岐山之下。邠地百姓慕其仁而追隨他,周於是日漸壯大。

④勾踐事吳:勾踐以卑屈對待強盛的吳國。周敬王時,吳王夫差大敗越王勾踐於夫椒,越王以五千剩餘軍力退守會稽。吳王緊追至會稽加以包圍,勾踐委身求和,卑事吳王。其後吳王戒心漸懈,勾踐始得自吳歸越,生聚教訓,終於起兵滅吳。

⑤樂天:樂行天命。

⑥畏天:敬畏天理。

⑦《詩》:指《詩經·大雅·周頌·我將》篇,是一首祭祀周文王的頌歌。

⑧於時:於是、因此。

⑨小勇:血氣之勇。

⑩撫劍疾視:手持刀劍,怒目而視。撫,持。

?惡敢當:我怎敢對抗我。惡,音wū,何。當,音dāng,敵、抗。

?《詩》:指《詩經·大雅·皇矣》篇,是一首讚美周先祖功業的詩歌。

?赫斯:赫然,發怒之貌。

?爰整其旅:於是整頓他的軍隊。爰,音yúan,於是。旅,軍隊。

?以遏徂莒:以阻止密國前往侵略阮國的軍隊。遏,止,《詩經》原作「按」。徂,音cú,往。莒,指密國軍隊,《詩經》作「旅」。此詩提到,密國出兵侵犯阮國,所以文王發兵前往制止。

?以篤周祜:以增厚周朝的福祉。篤,厚。祜,音hù,福。

對報答。

?《書》指《尚書·泰誓》篇,或作太誓。為周武王伐紂,渡孟津,諸侯來會時的誓辭。

?作之君,作之師:為他們立君、立師。之,通「其」。

?寵之四方:尊寵君師,給他崇高的地位,使四方都受他的治理與指導。

?有罪無罪惟我在:言人民有罪無罪只有我君師去考察。我,指君師。在,察。

?曷敢有越厥志:怎麼敢放縱他的私慾。曷,何。有,或。越,放縱。厥,其。志,這裡指私慾。

?一人:獨夫,指紂王。

?衡行:橫行。

本章是孟子啟發齊宣王當效法先王以仁、智交鄰國,以大勇安天下。

齊國在戰國時代是個大國。齊宣王所問的問題「交鄰國有道乎?」實際上是想問與鄰國之間關於結盟、敵對、征戰方面的問題。孟子卻故意不從此處回答,而從天理的角度回答,說明仁者能以大國事奉小國,是樂行天命;智者能以小國事奉大國,是敬畏天理。大國、小國和平相處,便是鄰國相交的典範。但這樣的回答,顯然不是齊宣王想要聽的,所以齊宣王乾脆直接表明,說自己有喜好武勇的毛病,意思是說自己喜好出兵征戰。孟子不但不以為忤,反而順著齊宣王喜好的匹夫小勇,進一步引導他培養像文王、武王一怒而安天下的大勇。文王、武王的大勇,不是基於本身的利害衝突而用武,而是為了全天下人民的利益而用武。言下之意,就是希望齊宣王摒棄因齊國利益而對鄰國用兵的想法,而要有為全天下人民利益著想的大勇精神。

不為天下人民利益著想,只想著實現自己的豐功偉業,滿足自己的統治慾望而興兵好戰的皇帝,漢朝有武帝、隋朝有煬帝,窮兵黷武的結果,西漢日漸衰弊,隋朝因而亡國,在歷史上都留下不好的評價。觀此則知,缺乏不忍人之心、讓百姓出生入死、輾轉於戰亂之區而不得安寧的為政者,是天下人的敵人,歷史上的罪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道人文 的精彩文章:

唐宋詞:花間詞

TAG:華道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