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埔有段古丨花旗參漂洋過海 兩大國再續前緣

黃埔有段古丨花旗參漂洋過海 兩大國再續前緣

原標題:黃埔有段古丨花旗參漂洋過海 兩大國再續前緣


有看官可能已經注意到,「中國皇后號」首航廣州,帶來的貨物中最大宗的是西洋參和毛皮(473擔西洋參、2600張毛皮)。 自此開始,人蔘成為美國輸華最重要的貨品之一。

西洋人蔘在華走俏

這種人形草根的植物在當時的北美山林中有成片野生,是早期中美貿易中美國產出的能夠引起中國人興趣的少量物品之一。


陸續地,美國船運來大批人蔘,這些「花旗參」或「美國西洋參」漸在中國消費者的心目中奠定了鼎鼎大名,太平洋上最年輕與最古老的兩個國家緣此建立起了直接聯繫,可以說,中美兩國的貿易是從人蔘開始的。

為什麼是人蔘?

在今天看來,人蔘作為一種珍貴的滋補品和中藥材在中國是廣為人知的,但在18世紀中期的英法西等國家,這種植物卻幾乎一錢不值。


來華的西方人曾對如這種人形草本的植物居然會引起中國人莫大的興緻甚感驚奇,以致不解。

一位18世紀末居留廣州、澳門等地的瑞典人曾在他的文章中如此敘述:


人蔘「被中國人視為萬應靈藥。所有生長於韃靼的人蔘,都是皇帝的財產,他每年賣出若干數量給他的忠實臣民,他們擁有特權以同樣重量的黃金來購買它!中國人每年消費大量的人蔘;他們認為任何一劑葯如果缺了人蔘,就不算是好葯」。


一位19世紀初葉在華的法國人寫道:


「人蔘,意思是『世界上最好的』,被視為萬靈藥。這種葯備受推崇,要用高達重量十倍的金子才能買到,連皇帝們都試圖壟斷銷售」。


事實也正在如此。人蔘作為貴重物品也成為官方的優遇象徵,出現在清朝給藩屬國和各國來華使節的特殊賞賜中。

雍正五年(1727年)葡萄牙使節來朝,清廷「特賜國王人蔘四十斤」,這是不尋常的「禮遇」。乾隆十八年二月(1754年),暹羅入貢林林總總的方物,懇求中方回賜人蔘等,清政府討論後認為不符「規制」,予以駁回,但為了顧惜對方的面子,還是加恩破例賜給人蔘4斤。可見,人蔘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重。


人蔘在中國是如此的貴重,正好,北美大陸就盛產人蔘!而且,人蔘在北美根本不值錢!


1783年美國建國,當時的國家就是一個爛攤子:獨立戰爭耗費了大量的財富,國內基本上沒有像樣的製造業,農業不發達,對外貿易幾乎就是這個戰爭創傷嚴重的國家的唯一出路。



▲ 簽署獨立宣言

襁褓中的美國政府,國庫中空空如也,拿什麼去和中國貿易?當美國商人從英法等國的商人那裡聽說人蔘在中國非常貴重後,禁不住喜出望外。當時,在新英格蘭的森林中有成片野生人蔘,中國有市場,有銷路美國有貨源,有產出,於是乎,美國對華貿易的首選貨物就是人蔘。


滿載著473擔西洋參的「中國皇后號」到達廣州後,更是驗證了之前的判斷:這些西洋參很值錢!全部貨物包括人蔘、毛皮、棉花、鉛、羽紗等,貨物總售款136454銀兩,而473擔人蔘就售得款80410兩,遠超其他所有貨物的綜合價款。


從此之後,西洋參在美國成為熱門貨,中國的西洋參價格也一路走高。1787年,廣州口岸的人蔘價格已經從每擔130美元漲到200美元。


中國市場對於人蔘的巨大需求刺激了北美人蔘的瘋狂採挖。到19世紀後半期,由於採挖量過大,加上美國東部的森林部分被砍伐,破壞了人蔘生長的自然條件,使野生參的分布密度銳減,光憑採集山參已不能滿足市場需要,人工栽培被提上日程。


▲ 人工栽培人蔘


開始時把人參與大田作物等同對待,結果無論播籽還是移苗皆歸失敗。但功夫不負有心人,斯坦頓於1887年首先在紐約試種成功。1895年美國農業部出版了一本《美國人蔘及其貿易、保護和栽培》的小冊子,介紹人蔘栽培方法。此後不太長的時間裡,美國人蔘栽培業迅速興旺起來。雖然不是野生的人蔘,但是這些人工栽培西洋參或花旗參在廣州依舊銷售火爆。

短暫的貿易「蜜月期」

在廣東十三行的精心呵護下,襁褓中的美國經濟渡過了最危險的階段。可是,美國商船來廣州必須繞過波濤洶湧的好望角或火地島,如此艱辛而漫長的航行非常不合算,所以美國建國以後,一直全力向太平洋擴張,並長期致力於在中美洲地峽開鑿運河的工程計劃。


也正是由於18 至19 世紀上半葉的廣東十三行只樂意購買二類美國大宗商品——棉花和毛皮,所以建國後的美國瘋狂地從非洲購買黑奴開墾棉花種植園並大肆捕殺野生動物,導致北美和太平洋地區多類珍稀動物的滅絕。


各位看官!「中國皇后號」首航廣州成功,中美兩國貿易持續增長,但是這種「蜜月期」到鴉片戰爭之後就戛然而止。


1844年,美國政府派顧盛使團來華,以訛詐脅迫等手段,要求取得與英國同等的權利,隨後在澳門望廈村簽訂中美《望廈條約》,又稱《中美五口通商章程》。兩國之間第一次官方之間的正式接觸,就是以不平等條約這種屈辱的方式開始的。


此後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美國如法炮製,在未直接出兵的情況下,脅迫中國簽訂了《中美天津條約》,獲得與第二次鴉片戰爭發動國英國與法國同樣的權利。

20世紀貿易新篇章

歷史終於進入20世紀,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交。2014年,中美建交35周年,「中國皇后」號首航廣州230年後,廣州粵海第一關紀念館舉辦了「跨越大洋」圖片展,紀念「中國皇后號」首航廣州230周年。



▲ 「跨越大洋」圖片展


與此同時,美國馬薩諸塞州參、眾兩院通過法定程序把2014年8月28日命名為「廣東廣州—馬薩諸塞州波士頓日」。28日下午,廣州市長馬薩諸塞州州長特使手裡接受了「廣州日」紀念牌匾,2個城市簽訂了《廣州市與波士頓市加強友好合作交流備忘錄》,200多年的中美海上絲綢之路終於揭開了新的篇章。


------------------------------------------------------


聲明:本文編撰推送屬非商業行為,如涉及著作權問題,請著作權人或著作權持有人與我們聯繫,聯繫郵箱:3461003623@qq.com(本QQ為工作號,不加好友),我們將妥善處理。轉載請註明轉自「黃埔文化遺產」(ID:hpwhy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埔文化遺產 的精彩文章:

黃埔有段古 | 中國茶引發戰爭,合眾國北美獨立

TAG:黃埔文化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