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灼見 | 對話、包容、理解——世界歷史教學要義舉凡與案例拾貝(上)

灼見 | 對話、包容、理解——世界歷史教學要義舉凡與案例拾貝(上)

原標題:灼見 | 對話、包容、理解——世界歷史教學要義舉凡與案例拾貝(上)


全文5693字 | 閱讀共需12分鐘


本文為李惠軍老師


「中學歷史教學中的世界史研討會」中的演講


經授權中國國家歷史獨家發表


李惠軍


中學歷史特級教師,「李惠軍歷史工作室」領銜人,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系歷史教育學碩士生導師,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世界歷史研究會理事,上海市教育學會中學歷史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先後參加上海市二期課改歷史學科課程標準研究與編寫及歷史新教材審定工作,多年參加高考歷史和綜合能力測試(上海卷)命題工作。



今天是一個眾籌的時代,每個人都奉獻一份力量,其實他獲得的是更多的力量,每一個眾籌者也是這個文化生態的分享者。



南京師範大學給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台,在這個平台之上呢,我們從事歷史教育的五種人今天都齊聚一堂。有編寫教材的人;有發行教材的人;有搞教學研究的人;還有廣大的一線老師以及我們這些老師的領導者。今天我給大家奉獻的東西很可能充滿著謬誤,尤其是在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的專家教授面前來講世界歷史的教學,真是班門弄斧。


當然基準是要緊緊地圍繞課程標準所說的歷史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這是一個前提。在世界歷史教學中間,中國人要了解世界最關鍵的是——要與世界對話。要擁有一種對世界不同文明的包容心態,同時也要有對不同文明的理解。


傅斯年先生說:「同情之理解。」主要從中國縱向的歷史同當時人們的心態、處境以及經歷去理解。「同情之理解」在我們中國人進行世界歷史教學中間也是極其重要的。今天我關注的是世界歷史教學的要義、舉凡。我不準備談它的要義,我也沒有能力去談它的結構要義,只是舉凡。我是一名中學老師,所以我更願意與中學老師們促膝長談,結合我自己的教學、設計、實施,談幾個案例。


關於世界歷史教學中的要義、舉凡,我不可能講得很詳細。但是如果從人類發展的大勢來看,在進行世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會有以下幾個問題:

1.在世界歷史人類發展的過程中間,地理環境對早期人類文明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人類文明,特別是人類文明的早期之所以會出現多元性和地理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2.從整個的空間分布和人類文明的聯繫來看,它最初的是點狀文明,後來發展到區域文明以至於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全球化。世界歷史有一個重要的要義,那就是在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中,人類文明從多元無關的點狀文明逐漸發展到多元相關地域文明,最後發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文明。


3.從整個世界歷史縱向發展的情況來看,郭沫若先生提出了「三次浪潮說」。這三次浪潮分別是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以及信息社會。人類的文明是沿著這三種範式漸次遞進的。在世界歷史教學中,無論強調何種史觀、何種意識形態,文明的遞進是客觀的。


4.人類文明的發展是一個交互的過程,這種交互過程,既有縱向的傳承又有橫向的交互,甚至還有不同文明之間的兼容。整個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從全球來看,是一個眾籌和共享的狀態。當我們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常常說在1500年前後人類文明發生了一次結構性、顛覆性的變化,那就是歐洲人、北美人走出中世紀,開始現代化進程。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人類現代化的腳步並未全部完成,比如說我們中國的現代化還在進行中。人類的現代化進程無論你對西方、西學採取怎樣的態度,無論你如何強調傳統文化,無論你如何強調我們的文化自信,我們都繞不開從1500年以後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


它的引擎是從西方社會開始的,它經歷了一個14、15乃至16世紀的孕育,在中世紀的母體之內孕育了所謂的「morden」。


「morden」這個單詞原本是反映人的穿戴打扮的時尚,根據韋氏英語的解釋「morden」在15、16世紀是一種社會的時尚,指新社會的一種現象。一個單詞的語義的變化也反映了一個時代的變化。何以「morden」一詞在15、16世紀被賦予了社會時尚的含義?一個單詞的語義它是一個概念的擴充,是社會現象的一種拓展。



中世紀時,西方社會主要以歐洲為中心,在經濟上它是以莊園為單位的,是一種自然經濟;在政治上是一種二元政治,耶和華在中間,兩邊分別站著國王和教皇,一個人拿著通往天堂的鑰匙,一個人拿著管理人間世俗的寶劍。這種二元政治經歷了一個此起彼伏的過程。政治上還有一種現象,一開始是封建等級制,「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到了13、14世紀時由於英國、法國召開等級大會,國王利用等級大會來行使他的權利,市民階層進入等級之中,由此從封建等級制進入了等級君主制。到了15世紀下半期,經過英法兩國百年戰爭,以後英國的都鐸王朝從亨利八世到伊麗莎白,建立了君主專制。

中世紀時是封建割據小國林立,沒有民族國家,百年戰爭後就出現了民族國家的雛形,在民族國家雛形的基礎之上出現了君主專制,這是中世紀所沒有的。



在思想上,中世紀我們常常說是黑暗的千年神學統治,在14、15世紀歐洲社會那種神學一元文化的狀態出現波動,多元文化狀態開始顯現。特別是人性在被神性壓抑了千年之後,以但丁為代表的人開始強調人性、強調人文主義。在人文主義的旗號之下,出現了很多的現象:文藝復興、近代科學基礎的誕生以及宗教改革等等。


這說明在思想文化上出現了一種新的文化現象「morden」。


「morden」的經濟、「morden」的政治、「morden」的文化。在15世紀這些「morden」現象產生的同時還出現了一種「morden」現象,它就是地理大發現。



地理大發現使原先的多元無關的世界轉變為多元相關的整體世界,當然多元相關、多元無關這不是絕對的。我剛剛所說的這五種現象都是中世紀所不見的,而這時候出現了,這種觀念的變化表明了時代在變化。


這個孕育的時間大概是1500年~1700年這二百年之間,到了1700年之後從現在的角度來闡釋它,出現了一種社會現象。經過兩百年中世紀母體的孕育之後,它終要降生,17世紀上半葉~19世紀上半葉這兩百年恰恰是現代化脫離了母體孕育而降生世界的這兩百年。我們的教材實際上是用這樣的腳本來進行詮釋的。比如說,現代化首先是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在這兩百年間以英國、法國、美國為代表的國家以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了舊的制度建立了新的制度。


在議會框架下、法律範圍內建立了集體的議政現象,不一定說是資產階級的民主政治,英國最早建立的並不是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它是貴族地主的民主政治。現代化在經濟上表現為市場化、工業化。暴力革命後它不僅完成了政權的更迭、民主的創新而且它還帶來了一個副產品,這個副產品就是從資本主義萌芽到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的確立。在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確立的前提下英國近水樓台先得月首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經濟上它完成了市場化和工業化,現代化產生。當然,在這一期間文化層面也不斷發展。


如果說文藝復興、近代科學基礎的誕生、宗教革命是現代化的初潮的話,以理性為旗幟、以社會契約和自然權利為基點的啟蒙運動則是一場狂風暴雨。這場狂風暴雨極大地滌盪和洗禮了舊制度的文化。如此一來,三個領域的現代化在降生。伴隨著現代化的韁繩,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的力量、機器的力量、工廠的力量使得西方世界改造整個世界的慾望和力量越來越強大。


誰最早完成工業革命誰率先向世界拓展市場,於是就出現了中國的鴉片戰爭。通過一系列的殖民戰爭與城下之盟,打開市場,殖民地變成了原料產地以後,血腥殖民的同時也連接了世界。從新航路以後世界市場的初步顯現到現在世界市場的形成,它是以英國為中心的。


現代化是以英國為中心降生的,但是現代文明絕不是停留在一個空間之內的,伴隨著歷史時間的延展,空間一定會拓展,這就是時空觀念。到了19世紀中期前後,大概是60、70年代,伴隨著現代文明降生,對於世界征服的慾望也不斷加強。


在這樣的情況下,19世紀60年代以英國為中心和原點,現代文明向世界拓展。當這種現代化文明拓展到中東歐的時候,德國就出現了三次王朝戰爭;當這種工業文明拓展到北美的時候,就出現了美國內戰;當這種工業文明拓展到漫漫雪原俄羅斯的時候,俄羅斯就出現了1861年改革;當這種文明拓展到普魯士、奧地利等封建堡壘國家時,出現開明君主改革;當這種工業文明拓展到長期滯後的東北亞的時候,日本被迫發展現代化,從黑船事件到倒幕運動再到明治維新,他們都紛紛進入了現代社會。



黑船事件


當然,這些國家由於歷史和傳統、文化走向、國情、統治者的決策能力的不同,這些國家邁進現代化所走的形式是不一樣的,殊途同歸。當然不同形式造成不同現代化範式,有的國家是君主制,有的國家是民主制。於是乎,在19世紀60年代時,出現了現代化拓展的浪潮。


李宏圖在上海提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1860年的誕生。很多人不知道怎麼答。為什麼不知道怎麼答呢?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沒有從人類文明遞進的大尺度空間去考量這個時代的發展趨勢。


1860年代的誕生如果我們用八股文的三段論來答的話,第一為什麼?因為英國的工業化拓展。第二,是什麼?是六十年代的廢除農奴制、六十年代的美國內戰以及不僅包括六十年代的明治維新以及六十年代的三次王朝戰爭。這個時候我們作為一個隔岸觀火者,我們把它叫「陰」,然而六十年代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改口叫「陽」。在今天無論哪種力量,想從我們歷史學科中間排除一些新概念,那是不可能排除的。因為派生出新概念本身就是兩個概念,一個就是歷史虛無主義。我們在批判歷史虛無主義的同時陷入了歷史虛無主義。二就是唯物史觀,你在堅持唯物史觀的時候你在違背唯物史觀。歷史已經證明,依靠某種力量去消滅歷史觀念史上的一些觀念、概念史上的一些概念是很困難的。


農奴制改革


我們還有一個重要的要義就是國際衝突與世界秩序的更生。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有和平式的交往、和平的移民駝鈴聲響徹在沙漠之上,我們的帆船飄揚在萬裏海洋之上的同時還存在暴力衝突。比如說,匈奴人在遷徙的過程中上帝之鞭阿提拉他是怎麼做的?再比如說蒙古草原民族他是怎麼做的?近代以來這種暴力無論是它的烈度還是它的強度還是廣度更加空前,比如研究二戰史的專家李巨廉在其《血碑》中說:「人類的戰爭在一戰二戰中達到了無極化的地步」。無極化再往前就是人類文明的毀滅,人類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了科技,生產出了產品最後自我毀滅。在這種情況下人類也不斷地在野蠻中間,在戰爭中間學會了理性,不斷地創造世界秩序。


這裡的世界秩序包括世界格局、世界組織,從最早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強調民族國家,到維也納體系再到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以及後來的雅爾塔體系,人類也在不斷地構建社會秩序。除此之外,人類還有很多的經濟秩序,比如說二戰以後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關貿總協定)、紅十字會組織、世界海洋秩序,這些都是人類在衝突中間不斷走向理性構建秩序的過程。我們的歷史要講這些,我們可以將它作為主體來講解。



布雷頓森林會議


今年九月份我們即將拿到新教材,新教材是通史體例,如果還按照原來一課一課上的模式來進行,那你就是拿著過去的舊船票試圖登上未來的客船,那是不可能的。再上這些課的時候你要貫穿一種意識,在你貫穿這種意識的時候實際上是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語境語義的變化實際上與人類社會的演進是共鳴的,是息息相關的。我們在世界歷史教學中間,我們還要注重哪些要義呢?



從人類解放的關懷的角度上來說,人類的歷史是人類解放的過程。首先人解放自己的雙手,其次人解放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人與自然的關係。是人的不斷解放使人從奴隸變成了隸農、使農奴變成農民,這是一個解放的過程。我們不能說人類歷史發展了人卻被帶上枷鎖,我們要講清這個問題。


在歷史上有很多例子,比如說人權與神權、人權與王權、人權與強權;再比如說社會契約與公民社會、憲政精神等等。有關於這些在歷史課堂上我們可不可以講?人的解放的問題我們可不可以講?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大聲疾呼我們要實現共產主義,實際上就是人的全面的社會的個性的解放,一直到我們現在提出的中國夢。中國夢不是國家的夢,政府的夢,而是整個民族的夢,也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夢。因此人權問題是可以涉及的,但是要有政治藝術。


我們現在強調家國情懷。在世界歷史教學中經常強調愛國意識,愛國意識是很抽象的,我認為我們的愛國應該是愛生生不息養育我們的這片土地和生長在這片土地上哺育我們的人。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看完馬丁·吉爾伯特這本書一共141個故事,流淚了。猶太人歷經波折,馬其頓方陣的踐踏、羅馬軍團的橫掃、伊斯蘭世界對他的征服乃至於二十世紀上半葉阿爾道夫·希特勒對他的驅趕隔離與屠殺。他們從自己的故土上不得不分散到世界各地,他們已經是散了的民族了(民族是擁有共同的地域)。1945年二戰結束之後,猶太人沒有政府沒有國家只有一個主義叫做猶太復國主義。這種猶太復國主義是一種強大的內驅力,讓猶太人從世界各地向同一個地方進發——中東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現代民族國家以色列。


我們再想一下吉普賽人,吉普賽人是一個失憶的民族而猶太人是一個有記憶的民族——他過去的群體記憶、故土歸依的動力,這不就是一種家國情懷嗎?不僅中國歷史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世界歷史同樣也可以。家國情懷對人也要關懷,對人的生命進行關懷。


希臘城邦就是「poleis」,城邦是人居住的地方。只有有人國家才有靈氣,只有愛人才有家國情懷。有一件事是很可怕的,我們經常講三大戰役我們一舉殲滅國民黨150多萬人,這是一個民族值得驕傲的嗎?這150多萬人是什麼人啊?這是一個非常悲劇的事情,我們要反思。



我們再想想美國的那場內戰,下面這張圖大家都非常熟悉羅伯特·李向格蘭特投降,格蘭特卻給羅伯特·李最高的軍人禮儀,從這張圖上我們可以看出勝者顯得非常謙恭,而敗者則顯得非常偉岸。其實羅伯特·李是一個堅定的廢奴隸制者,我們都知道他是叛軍的將領,但是他在政治上廢除奴隸制,那他為什麼要參加南部的叛軍呢?因為他又是一個堅定的憲政主義者,他要維護美國憲法,林肯以行政手段廢除奴隸制是違憲行為。



羅伯特·李向格蘭特投降


作為西點軍校畢業的一名軍人,他十分看重軍人的榮譽,他說軍人的最高榮譽是保衛人民的生命,因此在最後他放棄繼續鬥爭投降了。我們也都知道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在這個演說中最關鍵的是對生命的關懷,對人的關懷。我們要在世界歷史的教學中間去感悟家國情懷,這是非常關鍵的。

(未完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這本書聲稱揭秘白宮內幕,把特朗普氣炸了!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