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我呢!這貨畫風如此清奇,竟也能成為論文配圖嗎?
常言道,一圖勝千言,而為了更加直觀、完善的表達科研成果,平日里科研論文配圖那妥妥滴走的是正經嚴肅路線。然而,儘管科研是嚴肅的,可偏偏科學家卻又是分外幽默的,一些膽子大且個性十足的作者,就給論文配上了畫風不同的插圖,讓人哭笑不得。
本文轉載自「解螺旋?臨床醫生科研成長平台」。
1
漫畫派
(Doi: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2016.12.102)
顯然,該文章的作者必然是經典漫畫《七龍珠》的真愛粉,他以耳熟能詳的漫畫人物形象生動地說明了BPO-BHN異質結結構和其高催化性。
期刊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Community Health (IF=3.6)所收錄的文章《A visual comparison of normal and paranormal distributions》通篇只用這一幅漫畫來詮釋正態分布和超自然分布的區別,除此之外,別無它言!
不過我等凡人就不要在正經論文中作死了,要知道大佬之所以是大佬,那無論做神馬都是無比牛叉的,如此才配得上萬人敬仰。
這張漫畫出自彭笑剛教授於2009年發表於Nano Research的文章末尾,實驗室的搬磚工(自封「合成之王」)在合成了完美的單分散納米晶後,遭到企業工程師和老闆們的質問其用途以及能否掙錢。頗具一些自嘲的意味。
2
腦洞派
(DOI: 10.1021/jo0349227)
還記得這些造型各異的納米小人嘛?這些堪稱有機合成屆賣萌鼻祖的納米小人是美國Rice大學James M Tour教授的科普計劃「納米小子」一部分。當然,後面陸陸續續還出了「納米馬達」和「納米汽車」等等。
Nanocar(DOI: 10.1021/nl051915k )
Nanodragster(DOI: 10.1021/ol902312m )
Nanoworm:(DOI: 10.1021/ol703027h )
3
萌萌噠派
1. 呆萌呆萌的卡通可愛版小鼠
(DOI: 10.1021/nn301633m )
2. 胖乎乎圓滾滾的「二師兄」
4
手繪派
(DOI: 10.1021/nl303157n)
這篇刊登於權威期刊NANO LETTERS的文章Graphic abstract是手繪的,如果此文歷史悠久也就罷了,但偏偏此文發表於計算機已經普及的2012年,且作者只有一人。果然,大佬就是任性,怎麼懶怎麼來。
(DOI: 10.1098/rsbl.2010.1056 )
這篇發表於Biology Letters(IF=3.348)期刊的文章Blackawton bees發現了,大黃蜂在尋找花朵的時候的確具有觀察和學習顏色組合模式的能力。其作者大部分是Blackawton這個鎮的小學生,因而論文的插圖都是「熊孩子們「手繪的,且文章沒有一篇參考文獻。
當然,若論經常出沒於論文配圖的模式動物,實驗小鼠可是科研界中實打實的杠把子,自然也就當仁不讓地成為研究者們畫筆下的核心人物。上圖中就不乏小鼠的簡筆畫、寫實畫風以及抽象畫派,無處不彰顯著科研者的靈魂畫風。
對此,小魚表示終於他鄉遇知音,私下閑來無事時也是頗為技癢,於是大筆一揮也創作了一幅小鼠畫像,見下圖。港真,小魚個人真心覺得畫得還是很萌萌噠的,感覺敲可愛!你們覺得呢?
參考文獻:
1.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337132
2.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499392
3.http://blogs.discovermagazine.com/neuroskeptic/2017/10/15/parade-of-scientific-mice/#.WmmiyPmWaM-
End


※厲害了!3個CAR-T入選!第26批擬納入優先審評藥品公示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