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字化無法取代實體文物 可與傳統修復相輔相成

數字化無法取代實體文物 可與傳統修復相輔相成

中國數千年的歷史與文明留下了眾多異彩紛呈的文化遺產。近些年,《我在故宮修文物》、《國家寶藏》等紀錄片、綜藝片已進入大眾視野,更喚醒了年輕觀眾的關注和敬畏之情。同時,發展迅猛的虛擬現實(VR)等科技手段也為國內外文化遺產的保護帶來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在數字文物領域,上海紐約大學交互媒體藝術助理教授陳無畏長期致力於數位成像、設計與人體美學方面的研究,參與重慶大足石刻數位檔案及白塔寺再生計劃的影像等項目。1月26日,在上海紐約大學的座談會上,陳無畏探討了數字技術與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

文物遺產面臨的多種問題

在文化遺產的這個寶玉上,確實面臨著很多相應的問題,包括文物本身或者景區本身。一些比較遠的山區的文物,因長期不清理的關係會破損、蟲蛀、或是部件老化、脫色、掉漆。還有一些因地表活動,如洪水、火災等自然災害而受到影響。因為這些文化遺產是沒有辦法移動,所以即使不是人為造成的損失,對於文物來講,也會因自然而造成一定損壞。

此外,還有一些人為活動造成的損壞。最糟糕的可能就是破壞分子或者是盜竊。例如過去深藏在阿富汗巴米揚山谷的石窟中的巴米揚大佛,在2001遭到塔利班的炸毀。而在巴米揚大佛的例子上就用到了數字文物的修復技術。在2010年,德國派出了修復團隊,在巴米揚搜集當時剩下來的遺留破碎的石塊,重新做了測繪,做了虛擬的佛像。

巴米揚大佛虛擬投影

文化遺產修復與博物館的運作結合

在文化遺產數字化的保護上,我主要關注的重點是在於數字文物,尤其是在宗教造像上。其實從最早開始的,熒幕造像單體為啟發點。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使用的科技、材質等都要考慮它的可逆性問題。如果沒有辦法去兼顧可逆性的話,在未來,我們就沒有辦法留餘地給別人去做可能更好材質的修復。

其實在2009年的時候,弗吉尼亞就有了數字雕塑項目(Digital Sculpture Project),針對博物館館藏的經典雕塑做數字化保存。當時是相當早期的數字化保存,在精度、導覽上都有明顯缺陷。

數字雕塑項目

在國內,響堂山石窟也是一個案例。這是由北大和美國芝加哥大學及華盛頓特區的賽克勒博物館一起合作的。修復人員把響堂山石窟中一些缺手、斷腳的佛像和國外博物館藏的佛像進行比對,並用虛擬的方式做拼接,產生出一個數字修復的合作案例。這個也深刻影響到後面一些修復的進程。所以說我們在做文物保護修復的時候,傳統的方法跟數字的方法並不是沒有交集的,在類比的方式跟數字的方法之間,可以相互做借鑒。

同時,在博物館內,不當保存也會導致文物損壞。而不當保存並非只在國內發生,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就有一個非常好的例子,且這個例子也能說明博物館怎麼利用本身的修復經驗,並且分享給大眾,達成公眾教育的目的。大都會博物館中文藝復興時期的「亞當像」不知為何摔在了地上,碎成200多片。後來博物館工作人員就像封鎖犯罪現場一樣,把那個地方封鎖起來,再把每一塊細小的碎片做分類,用塑料紙包起來並編號。當時在支柱的地方破碎特別嚴重,而且雕像又是大理石材質,本身很沉重,就想了多種辦法,最終是把斷臂殘肢全都用數字化的方式掃描下來,以三維顯像的方式來計算受重力。這也是博物館利用三維成像對文物修復做的最直接的案例。此後,博物館公開了一份文檔給全球觀眾,讓觀眾了解修復過程。

亞當像碎片

亞當像數字模擬修復

德國在10年的時候曾做過數字洞窟的嘗試。那也是第一次讓人們帶上數字眼鏡看到立體影像。當時的眼鏡屬於初始階段,看著感覺非常好笑,眼鏡上面還有一個天線,並不像現在看到的VR頭罩這麼炫酷。但已經達到了目的,當一個人為活動造成文化遺產毀壞的時候,數字化技術可以做些什麼?

如果提到數字雕塑的話,無可避免就會提到數字列印(3D列印)。在日本的日本清泰寺因佛像被盜多次,所以寺廟住持將供奉佛像送到了當地的博物館,再請高校做了高精度的三維列印佛像來替代。

日本清泰寺3D列印佛像

數字文物不可取代實體文物

有人會問數字文物可否取代實體文物?甚至有些激進的學者會認為是可以取代的,因為實體文物有一個生命周期,再怎麼保護也會遭到破敗,所以虛擬的才是最好的。

個人認為,因為文物的稀缺性,所以在數字化上的努力其實是在做預防性,去挽回人類的共同記憶。

此前摩蘇爾地區也同樣受到恐怖分子的破壞,毀壞了那邊的神廟中有稀缺的文物。有人做出了一個網站,要求所有去過摩蘇爾遊玩的人提供照片,再利用這些來自不同時期、不同地方、不同角度的照片,通過三角定位來找到文物的在虛擬空間中的定位,隨後一點一滴的恢復出來。這個數字文物就像是把大家的記憶通過數字化的方式,結合成一片又一片的數字、文化皮膚。它的過程其實很有意義。

在摩蘇爾的修復項目Rekrei

數字文物的保護方法不可以離開傳統,而是並行。比如在故宮之前有修復早期的人面造像,他們確實利用三維把整塊面具掃描下來,再利用三維建模的方式去貼合。 如果用手的話,可能一些細微的地方還是沒有辦法完整的修復。

虛擬文物可以在數字領域裡面無限的接近實際的文物,但最主要的方式還是希望人們對真實文物的關心,產生保護意識,而非取代。數字的方式和傳統修復是可以相輔相成的。

數字化如何進入觀眾視野,深化到教育中

這些數字文物不能夠百分之百代替原有的文物,但是它可以讓我們無限接近它,並且透過這些易達性的材質,並能夠反覆的使用,傳承給下一代。可以在未來孩子的教育中讓他們很容易的看到這些「文物」,在屏幕中透過縮放功能,看到最好的細節,在上面做注釋。在國內,2000年初期的時候,故宮其實就已經開始有了相關的想法。在端門那邊有一個數字藝術館,那其實就是一個數字文物的集成。

此前舉例的大都會博物館亞當像來講,就是以開放資料的方式,把多年來的文獻研究和技術輔助展現給公眾。再比如大英博物館已經開始在網路上發表他們的數字單體觀察,甚至開放下載。這其實也是給我們一個啟發,可以以一個開放架構的方式,讓大眾能夠接觸到。

虛擬文物《媚態觀音》,陳無畏

如何強化孩子對文化保護意識和對母土文化的尊重。我覺得可以深入淺出,幫助小孩子消化內容。這在國外已經有先例。比如在美國,有些測繪公司把他們實際的項目轉換成多個章節的教育內容,先教小孩什麼叫做地理資訊,然後再去觀察單體,告知最簡單的測繪概念,再教他們用攝影儀器、手繪。這樣的課程可以融入到教育中。

此外,還能利用虛擬技術,VR,透過攝像頭截取到文物的形象,可以在上面疊加文字訊息、圖像訊息。這在博物館中是有的,但是在實際的景區里並沒有。如果導覽人員能夠有這樣的訓練,並且講解,遊客也能體驗到獨特的旅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