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生活在地球最北部的城市,一年大部分時間是夜晚和暴雪天
俄羅斯諾里爾斯克市是世界上有人類居住的最北的城市,地處北極圈以北250英里(約合400千米),每年有近2個月時間處於極夜狀態,年平均氣溫為零下10°C ,在冬季氣溫可低至零下55°C ,氣候十分惡劣。
這是個本來完全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卻因為豐富的礦產資源,把17萬人聚集在這裡,使其成為一座非常富有的城市。然而,發達的工業卻導致該市環境污染十分嚴重。
惡劣的生存條件並沒有打敗居民們對生活的熱情。他們建造了大量室內活動場地,以彌補人們無法在寒冷的室外進行運動的缺憾。俄羅斯攝影師葉連娜(Elena Chernyshova)花費了幾周時間記錄下了諾里爾斯克居民的日常生活,並取名為《光明與黑暗》
這裡一年有280天都處於極寒狀態,有超過130天會發生暴風雪。生活在這裡居民需要忍受每年長達幾個月的極夜,以及8至9個月的持續降雪。
這裡的居民們都會遭受「極夜綜合症」的困擾,焦慮、緊張、嗜睡或失眠。在不同的季節里,長期的心理不適和情感低谷還有可能導致抑鬱症。圖為1月,當地人慶祝主顯節,在諾里爾斯克湖游泳。
諾里爾斯克有人口175300,是北極圈內最大的城市之一。圖為當地人燃燒稻草人,歡迎春天。
春寒期間,每天有15至20輛公共汽車投入使用,一輛如果壞了,乘客們可以很快疏散到另一輛上。每輛車一天循環三趟。
除了天氣稍暖、河水能夠流動的時候以外,諾里爾斯克沒有地面運輸方式能與世界其他國家聯繫。飛機成了連接這個極寒城市和外界世界的唯一一種交通工具。
剛開始,這裡是一座囚犯之城。古拉格集中營的囚犯在1935年開始開拓在西伯利亞定居地,在之後20年中,50萬人參與了建設,數千人喪命其中。在斯大林時期,諾里爾斯克古拉格危險的道路被稱為「死亡之路」。
曠工們一般是工作三天、休息一天。遺憾的是,礦工們的工作條件仍然很糟糕。作為補償,他們擁有每年90天的長假,並且在45歲即可退休。
諾里爾斯克是全球第七污染最嚴重的城市,每年有超過200萬噸的氣體 (主要是硫氧化、氮氧化物、 碳和酚類物質) 排入大氣。這裡居民的呼吸道疾病更是極其普遍。
這裡最古老的建築還是斯大林時期的建造風格。許多建築結冰後被逐漸廢棄。圖為嚴冬的夜晚。
偶爾還是會頂著嚴寒去湖邊聚餐。因為極端天氣,這裡的社會和文化活動很少,人們通常選擇在家自娛自樂。 一些大型的封閉空間是這樣為孩子們設計的,即使在冬天,他們依然可以享受戶外活動,如騎自行車,跑步
兩點一線的公式化生活、長期在封閉空間內活動、再加上難見陽光的陰冷天氣,住在諾利爾斯克的人們精神上或多或少都有些壓抑。


TAG:難得糊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