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跑步的真諦 跑步是跑步者一個人的事

跑步的真諦 跑步是跑步者一個人的事

港馬:跑步的真諦

跑步是跑步者一個人的事

拿著過期的港澳通行證,獲得港馬中籤的機會。這是我2017年遇到幸運的事之一。

能到香港跑馬拉松,是我從來都不敢想像的,中籤難,孩子小,住宿無著落,開支大。

但我始終相信,只要我想做的,全世界都會來幫我。

這一次也不另外,在南山馬拉松,認識雲姐,她也中籤香港馬拉松,而她得知中籤,早早訂好酒店。就這樣我獲得住宿的機會。

我們的住宿點正好是在起跑點的樓下。

香港的馬拉松特色之一,前一天找不到起跑點的痕迹,第二天開跑就迎接我們。起跑的前一天,我和雲姐對著路線圖,尋找起跑的廣告牌,卻找不到,後來才知道,組辦方通宵熬夜整理布置路線,不慌不忙,卻在人們沉睡中抓緊時間工作。

我的起跑時間是8點30分。這個跑步時間對於我來說是晚了點。前一天晚上依然是睡不著,這一次並非興奮,而是到了異地,尤其到了香港,對於港劇著迷的我,睡不著的時候想得都是鬼片,感覺房間里都是鬼,我躲在被窩裡,一會鑽出來看看一會聽到隔壁開門聲,感覺是在開我們的門。好在12點以後,我就睡著了,我從12點睡到4點,雲姐起床了,而我也奶漲的成了石頭,起來排空奶水。這也是我和別人不同的地方,哺乳期離開女兒,獨自前來跑馬,我有想過放棄不跑回深圳,在領取物資那瞬間。但很快我把我的想法扼殺了,如果我每一次都有借口放棄,那我怎麼教我女兒堅持。

排空奶水已經是6點,穿上裝備,吃麵包,前一天在711買的速食麵忘了拿,好在麵包記得拿,當時我是有點頭暈,感冒的癥狀,前一天的購物讓我體力消耗過大。到了七點半,我還跟敏敏聊天,很快我就下樓。

一到樓下,是8點的參賽者在起跑,人潮擁擠,歡呼聲不斷,而我還沒到起跑時間,我就走到起跑點,聽著馬拉松的活動策劃的宣傳人在說話:「很多人來跑馬拉松,是為了給子女做榜樣,教孩子學會堅持,有的是先生,教導自己的學生學會堅持,遇到困難不要怕」。這些話就是對我說的,我跑步的理由是堅持,教育我的孩子學會堅持,教育我的學生,勇敢面對學習生活上的困難。這也是港馬和別的馬拉松不同。

這時,我得找人幫我拍照,遇到一個美女,她在幫我拍照,此時吸引外遊客,他邀請我們和他的女兒拍照,很多中國人找外國人拍照,而我們是馬拉松跑者,吸引外國人找我們拍照,很有自豪感。

幫我拍照的美女,來自澳門,果然澳門香港的女生就長得很漂亮。大眼睛,小臉,修長的身材,美得我只有羨慕的份,起跑後,我們就各自跑我們自己的,到3公里處,原本在後面的她,超越了我,遠遠跑去,當時我們問了彼此的成績,都是在兩小時以後,後來跑完馬拉松,我們聯繫,得知成績的那瞬間,都驚呆了,她居然比我慢了一秒鐘,真的是緣分。

開跑後,我就跟著大隊伍跑步,我從來不提前記路線,我跟著大家一起跑就對了。第一公里我聽到我跑了522配速,我簡直不敢相信,覺得不可能,但腳步輕盈,跑起來特別的舒服,一直到6公里,我跑起來都很舒服,到了六公里後,開始上坡,我就發現很難,於是我告訴自己,可以慢點,但不要停下來。

這裡說下,港馬的特色,除了補給點有志願者,其他的地區,沒有專門的群眾為選手吶喊,而公里數牌,是每兩公里一個,只是簡單的公里數,沒有任何的廣告語和支持語。

到12公里處,要進隧道,我們要進入號稱「三隧三橋」(「三橋」是指昂船洲大橋、青馬大橋、汀九橋;「三隧」是指南灣隧道、長青隧道、西區隧道。只有在這裡,有廣告語,宣傳語,香港的馬拉松,一直在上橋下橋,進隧道出隧道。

在12公里處,開始進入隧道,我在隧道里一路奔跑,此時已經有人倒下,我看著啊SIR,有三個,一路奔跑,配速特別快,當我到達倒下的跑者那,看到的是十幾個童子軍,他們一排站著,沒有圍觀倒下的選手,等待著阿SIR的到來。而在這裡全部的參賽者集體吶喊,「撐住」「撐住」「撐住」我想暈倒的那個人,聽到這麼多人喊他,多少都有意識。而喊出口號的估計大部分是香港人。

香港的補給點,除了香蕉,能量水,蒸餾水,最有特色的是,他們利用香蕉的箱子的紙皮來繪畫,一些卡通畫,告訴人們垃圾不要亂扔,除了紙皮繪畫,香蕉的箱子裡面有一層塑料袋(裝香蕉原本就有的塑料袋),箱子一個個排好,給參賽者用來丟香蕉皮,資源重複利用,沿途也沒有清潔工掃垃圾,完全靠參賽者自己。

香港馬拉松給我感覺,她就在宣傳,跑步,是你一個人的事。沿途沒有組織群眾加油打氣。偶爾經過橋下,看到橋上的人經過停下來幫忙加油打氣。

我跑的是半馬,沿途的補給是非常的豐富的,當我跑不下去的時候,我在想,好不容易來到這座城市旅遊,我得好好的享受她,好好的看著她,看到香港高樓上的停車場,一層一層上去,看到摩天輪,想著下次帶孩子要過來拍照。補給站中,有很多的巧克力,外層的包裝早已經退去,志願者幫著解釋「是我們志願者一個個熬夜剝出來的,放心吃。」

到了18公里處,又看到參賽者倒下,每一次參加馬拉松都能看到別人倒下,當時的想法就是,要保重身體,這一次用力過猛,下一次就沒得跑了,要跑得遠跑得遠,而不是只跑這一次。

到了19公里,此時人群多了很多。自發的補給也有了,我吃了羅伯臣啫喱,看得出是自己做的。還有聖女果,群眾很熱情,參賽者只想PB,沒人願意停下來享受美食,而我就不同,我知道我的十公里已經是PB了。難得群眾熱情,我得好好照顧他們情緒,於是,遞給我的我都吃了。我吃了兩塊啫喱,這可是我喜歡的零食。

我也遇到我的撞牆期,當我很難跑下去的時候,尤其在隧道,經過一個隧道又到下一個隧道,在隧道的時候,我就想,我要跑出去我要看到那白色的天空,我不要在黑暗只有燈光的隧道裡面,越是這麼想,出口離我越遠,怎麼跑都跑不出去,後來才知道裡面有兩公里,要是早一點知道兩公里,就不會有一種怎麼跑都跑不到盡頭的錯覺,而這裡,正好體現入口的那句話「難極都只是一段路」。

快到終點,人群多了很多,吶喊聲也多了。此時我加速奔跑,同時告訴自己,不要太急,不能在終點出事,有抽筋也不可以,多丟人呀。

我想的是超過一個就是排名提前一位,趕緊超,這樣排名可以提前。

到了終點,終於越線了。此時我也開始感覺小腿肌肉繃緊,抽筋了。好在旁邊的選手的家屬在等待家屬,她讓我躺下幫我拉伸。

排隊出場,人群太多了,組辦方組織出場,大家有序的出場,此時,我看到存包處,是組辦方在起點把參賽者的存包,裝進車子,送到終點,而在廣場上的參賽包,一個個井然有序的排列,這樣我感到詫異,原來還可以這樣尊重每個人的存包,因為我參賽幾乎不存包,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壯觀的場景。

我也算是馬拉松賽道上的老油條,但在香港看到的和中國內地看到的,真的完全不同,當然香港的報名費貴,可是內地的也不便宜。但香港真的給人看到的是,用心在做,沒有商業氣息,以人為本。

非常幸運,我可以參加香港馬拉松。我想,以後的每一年,我都會參加,下一年,我就不PB 了,我一路好好的吃好好的吃,多吃。可是我知道當我在賽道上,我想的只是跑,只會寄託下一次享受美食。

這一次香港馬拉松,讓我體會到大型馬拉松的專業,也讓我不會再將就其他的馬拉松,當我離場的那一刻,我看到「2019,2,17,我們再見」。這就是專業,下一年的時間都安排好了,規劃好了。

我的生活是否也應該提前規劃。

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虎撲跑步」微信公眾號更多資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撲跑步 的精彩文章:

Nike Epic React純黑/白 配色亮相

TAG:虎撲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