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一旦長這2種痣,表明肝臟正在病變,很少有人知道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俗語有云「養肝就是養命」,小問題會拖成病,病拖久了就要人命。所以平時要留意肝臟在身體發出的信號。日常生活中有什麼不適是肝病的開始,如果出現以下癥狀,就要注意了!
肝臟疾病,身體會有兩個「黑色」
1,臉變黑
中國人認為黑色,深藍色是肝臟的本質。而當肝臟的性格出現在臉上,則病人的肝臟病變更為嚴重。
西方的解釋是,肝病導致雌激素失活能力下降,色素代謝異常導致色素沉積在皮膚上引起。正因為如此,臨床上確實有相當數量的肝硬化患者,隨著病情的成長,他的臉會變得越來越黑或越來越綠的現象。
2,黑鼻子
多少個黑頭粉刺也能看到肝臟的好壞。
由於肝功能下降,肝臟不能正常消滅黃體。黃體數量越多,皮脂分泌量也會不斷上升,導致黑頭粉刺增加。
肝病時,身體會長出兩種「痣」
1,血痣
血痣的形狀如枸杞的大小,小小的泡沫就像綠豆一樣。
血痣表明脂肪堆積痰多,易發生脂肪肝,肝硬化,膽囊炎,多見於脂肪肝,慢性肝炎患者。無論是什麼形式的色斑,其根源都是體內不同廢物滯留的外在表現形式,不是好點。現貨形成是後天,不注意維護會越來越多,時間越長越大,說明中毒越來越多。
2,蜘蛛痣
是一種特發性毛細血管擴張症,形成遠端擴張的小動脈分支。
鼴鼠的身體有一個中心點,四周放射狀的小血管分支,形狀像蜘蛛,所以叫蜘蛛痣。容易發生在上腔靜脈區域的分布,如面部,頸部,上胸部,肩部和上肢。發現肝硬化,急性肝炎等肝病患者。
蜘蛛痣會隨著肝功能的改善,從原來的紅色變成黑色,最後消失。
因此,如果身體變黑,或者被這兩種痣所覆蓋,就要警惕肝臟是否有疾病,及時就醫。
保護肝臟健康,記住肝臟像「它」
很多人以為肝不好去看肝膽科,其實西藥對人體的副作用是比較大的,肝肝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飲食,因為我們有一個很多生活可以使肝臟食物,如雞,黑豆,芝麻,海帶等。
三種肝病的食療方
一、肝硬化
1.鯽魚黃芪湯:活鯽魚1條,重約400克,去鱗及內臟,摳去鰓,洗凈;黃芪30克,切片,洗凈,用紗布袋裝好,紮緊口。先將盛黃芪的葯袋入鍋,加水適量,煮約半小時,再下鯽魚同煮,待魚熟後,撈去葯袋,加入姜、蔥、鹽、味精調味即可。
適用人群:對肝硬化腹水有輔助治療作用。
二、慢性肝炎
1.黃芪山藥羹:黃芪30克,洗凈;鮮山藥150克,切成薄片。先將黃芪放鍋內,加水適量,煮半小時,濾去藥渣,再放入鮮山藥片,再煮半小時,加鹽或糖調味即成。
適用人群:精神疲乏,氣短懶言,面色蒼白,大便稀薄者。
三、脂肪肝
1.茯苓粉粥:茯苓30克,粳米50克,紅棗10枚。將紅棗洗乾淨,粳米淘洗乾淨。紅棗、粳米入鍋,加水600毫升,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成粥。
適用人群:具有健脾除濕的功效,對脂肪肝形體肥胖者較適宜。


TAG:肝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