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故事:啞巴家慶

故事:啞巴家慶

故事:啞巴家慶

「快來看啊,啞巴回來了,車上又多了一個!」

利紅一邊跑一邊喊,村裡的人對這個啞巴也不好奇,只有幾個婦女圍了上去。

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啞巴回來的時候帶著一些棄嬰。

要說這啞巴也真是奇怪,他撿的棄嬰里不光是殘疾孩子,還有一些健康孩子,一般是養到一兩歲,親戚鄰居們能看孩子健康沒毛病就幫著找一些沒有孩子的人家送走了。

但是殘疾的孩子啞巴不送人,自己養。

起初也有一些人說殘疾孩子乞討能賺錢,所以啞巴只留殘疾的孩子在身邊。

這啞巴是什麼人?

他是我們村東頭一戶姓馬人家的大兒子,剛出生時聽說很招爺爺奶奶的喜歡,啞巴媽生他的時候也過過一段好日子,家裡人像供奉菩薩一樣供著她,吃喝都是撿啞巴媽愛吃的做。

他媽生他的時候,全家人圍在屋外亂轉,接生婆在屋裡吆喝了一聲:馬大嫂,是個帶把兒的。

全家一聽頭胎就是個男孩,笑得那嘴都咧到褲腰上了,當即爺爺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叫家慶,從字面上就能理解他爺爺當里的心情。

農村是重男輕女的,以前這種風氣很嚴重,現在也不輕。

我媽跟我說過,她生我時我奶奶一看是個女孩,臉立馬就拉下來了,接生婆說:「小白(我爸小名)他媽,你看你多有福氣,你生了三個男孩,也沒有一個妞,這下好了,頭胎就是個大孫女。」

然後我奶說:「沒妞我也不想妞,我就喜歡男孩兒!」接生婆聽了以後尷尬得不行。

我媽在屋裡剛生完我就聽到我奶這樣說,那眼淚刷刷地流,這就是為啥後來我媽再苦再累也要供我上大學,給我最好的教育,我媽就是想用事實告訴大家,女孩不比男孩差!

再說家慶媽剛生完他那確實過了一段好日子,農村就是誰生了兒子在家的地位就高。

但是家慶長到兩歲了也不見開口說過一句話,別人一問他家人就說男孩說話都晚,但再晚也沒有見過孩子都兩歲了還不會說話的。

後來他家人也急了,就去了縣城的大醫院給孩子檢查,檢查結果一出來,全家人瞬間像跌進了冰窖,是個啞巴。

自從縣醫院檢查回來,全村的人都發現家慶媽不再像以前一樣受全家供奉,在家的地位一落千丈。

以前坐著等吃啥也不幹的主,現在洗衣帶孩子還天天挨罵受氣。都說是啞巴媽肚子有毛病才會生個啞巴。

家慶的日子也好過不到那去,以前街上搖波浪鼓賣玩藝兒的人一來,有啥好玩具只要家慶喜歡,再貴家裡人也照買不誤。但自從檢查出結果後別說玩具了,連以前買的玩具也被他媽砸個稀碎,吃飯也是有一頓沒一頓的,不被當人看。

家慶媽不管白天多累,晚上也要早早上床跟他爸在被窩裡搞事情,說是爺爺發話了,讓儘快再生個帶把兒的出來,後來他媽也爭氣,一鼓作氣就為這馬家又生了三男一女,一年生一個!

慢慢的家慶媽在家的地位又開始高了起來,但家慶就沒這麼幸運了,在家也沒人管他叫家慶了,直接就叫他啞巴,後來弟弟妹妹也叫他啞巴,再後來全村都叫他啞巴,再後來就很少人知道他叫啥了,只知道他叫啞巴。

這馬家不算窮,但是沒有讓啞巴上過一天學,說上學也是白瞎,連話都不會說,讓他上學就是扔錢,整天就讓他給家裡的豬羊割草,一天到晚幹活,村裡的小孩不懂事,見他是個啞巴又爹不疼媽不愛的就欺負他,他走哪裡都有一群熊孩圍著他起鬨,他家人也不管,那村裡熊孩子的大人們就更不管了。

時間長了,啞巴就成了大人和熊孩子們欺負的對象,誰不開心了就罵啞巴幾句,但啞巴好像習慣了,也沒有記恨過誰。

突然有一天啞巴離家出走了,大家都覺得奇怪,說啞巴脾氣這麼好的人怎麼會離家出走呢,他一個啞巴一不識字,二不會說話,他還能去哪?

但啞巴真的走了,幾天幾夜都沒回來。

後來一問他家人才知道,是啞巴在外面被一群熊孩子欺負,他們拿羊屎蛋往啞巴身上砸,起初啞巴只是躲,但突然他看到這一群熊孩子中竟有自己的弟弟妹妹。

啞巴先是楞,站在那也不躲了,任熊孩子們用羊屎蛋砸他,直到他弟弟用一坨羊屎蛋砸到他臉上贏得大家哈哈大笑時,啞巴怒了!

他拿起地上的磚頭、石子還有羊屎蛋就朝熊孩子們狂砸,砸完就跑了,有幾個熊孩子還受傷了,不知道啞巴是害怕躲起來了還是怎麼了,反正有好幾年村裡人再也沒有見過他。

直到有一天,村裡的馬強在縣城看到有一個騎著破三輪車,車上帶了三四個殘疾孩子在路邊畫畫乞討的人,仔細辨認才認出就是當年離家出走的啞巴。

因為當時圍觀的人太多了,有的是看啞巴畫畫的,有的是看熱鬧的,邊看邊議論啞巴畫的好,畫什麼像什麼,有人看啞巴帶了些殘疾孩子不容易就往他車上扔錢的,也有人是沖他畫畫的好給錢的,還有人是看其他人都給錢了自己也多少給點的,也有人給啞巴送吃的,他都點頭微笑致謝,然後接著畫畫。

到了中午他就拿著錢給殘疾孩子買包子吃,吃完了就還在地上畫畫,也不管別人怎麼說怎麼看他。

馬強回家後就把在縣城見到啞巴的所見所聞跟啞巴家人說了,啞巴家人不知道是出於好奇還是別的什麼原因就急著讓馬強帶他們去縣城找啞巴。沒說要接啞巴回來,也沒說不讓啞巴回來。

當年啞巴家人以為啞巴走了,家裡覺得是少了個累贅,但沒想到這家人日子過的一年不如一年,先是爺爺得了癌症花光了家裡的有的錢。

然後又是啞巴的幾個弟弟妹妹結婚幾年沒有一個孫子輩的人,先是都盼著生男孩,一檢查是女孩就流產了,過幾年幾個媳婦都沒再懷孕,後來他家人也不盼著生男孩了,哪怕有個女孩也行,但不知道為什麼,女孩也沒生出來。

家裡的日子也一年不如一年,從村裡首富戀成了村裡的首窮。

再說這家人到縣城找到了啞巴,一看有很多人來看啞巴畫畫並且給了好多錢,這家人就要上去跟啞巴認親,說如何想啞巴,說啥也要把啞巴接回去,因為是一家人,不能讓啞巴在外面流浪吃苦,但又不想讓啞巴把殘疾孩子帶回家,說膈應人。

啞巴說啥也不跟他們回家,死活也要跟殘疾孩子在一起,最後還是請出了啞巴媽來親自接啞巴,啞巴才答應回家,聽說啞巴一見他媽就哭了。

但啞巴還是堅持帶殘疾孩子們一起回家。

啞巴回家了,村裡的人沸騰了。

中午吃飯時都端著碗蹲在啞巴家門口的空地上看熱鬧,聽啞巴家的動靜,有人說他家人接啞巴回來主要是看他這些年在外肯定是靠著殘疾孩子乞討存了不少錢,也有人說他家人是悔悟了,當年自家人不該那麼跟外人一起欺負啞巴。

還有人說他們是想讓啞巴在外乞討時看看能不能撿個健康的孩子來收養。總之,人們的想像里在這件事兒 上都超常發揮了。

啞巴回家後,據村裡人觀察,啞巴家人確實對啞巴好了,相敬如賓。

但沒想到啞巴只是回來看看,看完堅持還要走,家人執拗不過啞巴就放他走了。啞巴從家裡出來還是帶著幾個殘疾孩子,帶著他們在村裡轉,在縣城轉,累了就停下來在路邊用粉絲畫畫,畫牛、畫羊、畫鳥、畫一切他看得到的東西,畫什麼像什麼。

人們還發現啞巴不但會畫畫,還會寫字,寫得一手好粉筆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個書法家寫的,沒有知道啞巴是從哪裡學的畫畫和認字,人們都很好奇,有人問他,啞巴只是笑。

後來聽說他前前後後撿過一共二十幾個棄嬰,健康的有的送人了,有的一直跟著他長大,長到十七八歲自己能獨立了就走了,聽說是出去打工了,每年還要回來幾次看啞巴。

還有兩個是中間生病死了,也有幾個腿腳利索的但精神不是太正常的孩子長大點也走了,再沒有回來過。

最後只剩下五六個殘疾比較嚴重的一直跟著啞巴,啞巴靠在路邊畫畫和寫書法賺些錢來養活這些孩子,去那都帶著他們,後來孩子們越來越大了,啞巴年紀也越來越大了,騎車速度也大不如從前,他們幾個要都坐車上,啞巴只能勉強騎得動。

有一天一輛婚車開進了村裡,一進村就一路撒糖果、放鞭炮,一直開到村東頭的馬家才停下,新郎和新娘下車了,大家一看竟不是我們村的人,這就奇怪了,按理說這結婚新人停車不是在娘家就是在夫家。

大家都去馬家看熱鬧,仔細一聽才知道這新郎和新娘是來找啞巴的,說是這新郎當年被父母遺棄,是啞巴撿起了他並把他養大,還供他讀書上學,他說啞巴就是他的父母,今天他結婚,所以要來自己的媳婦來看望啞巴爸,他要讓啞巴爸見證他的幸福,沒有啞巴爸就沒有他的今天!

但啞巴不在家,沒人能說的清他在哪。

啞巴的家人就先留下了這對新郎新娘,新郎就跟村裡人說起了他跟啞巴爸前些年的生活種種,原來當年啞巴離家出走後就到處流浪,不知道是孤獨還是感覺自己的命運和棄嬰一樣,所以他就養成了撿棄嬰的習慣,不管是健康的還是殘疾的,只要他遇上了,就必須撿起來自己養。

這個新郎也不知道啞巴是怎麼學會的畫畫和寫字,他只知道記事起啞巴爸就是靠寫字和畫畫來養活他們的,每次在路邊畫畫時都會有人給他們錢,但這些錢根本就存不下來,因為啞巴最多時養了有七八個棄嬰,有大有小,有健康的還有殘疾的。

這些孩子吃喝一天就要好多錢,還要穿衣,住行,還要讓健康的孩子上學,所以這些費用加一起並不少,正常家庭負擔這麼多孩子的衣食住行都是問題,更別說是啞巴這種情況,當時能活下來就算不錯了,期間有兩個孩子因為生病了沒錢看病而夭折了,啞巴幾天沒吃沒喝,也沒有畫畫,他是把這些撿來的孩子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了。

也因為這些孩子,啞巴一天好日子沒過,有錢就給孩子們買好吃好喝的,他看著孩子們吃的開心他就開心,自己確連口菜都捨不得吃。

新郎說:「跟著啞爸十幾年,好像從來沒有看見過啞爸吃過肉。」

村裡來看熱鬧的人,都好奇地向新郎打聽著啞巴的各種趣事,剛開始聽聽笑笑,但後來越聽大家越安靜,沒有人再起鬨嬉笑了,大家誰也沒有再說話,只是靜靜的聽著新郎說他和啞巴的故事。

啞巴的事就這樣在十里八村傳開了,後來縣裡電視台的一個節目組竟有人來村裡採訪啞巴,由於沒有人知道啞巴確切位置,最後只能作罷。但是記者回去就寫了篇文章,文章中稱啞巴為「粉筆老人」。

文章出來後我們笑了,虛構潤色的東西太多了,不真實,但是「粉筆老人」這個稱號卻流傳了下來,村裡人慢慢的都不再稱呼啞巴為啞巴了,都稱他為粉筆老人。

直到現在這位粉筆老人我們也不知道是生是死,前幾年還有村裡的人說見過他,還請他去家裡吃過飯。

如果現在粉笑老人還在,那他應該八十多歲了,應該騎不動三輪車了。

我只見過他幾次而已,感覺他不是大家口中的啞巴,因為他給我的感覺是慈愛,自信,甚至眼神中的光彩比正常人還要靈動幾分。

當時他騎的三輪車上有四個殘疾孩子,也沒有想像中的那種凄苦和絕望,孩子們一直在沖大家笑,很熱情的跟大家打招呼,啞巴就像爺爺帶孫子溜彎一樣騎著三輪車帶著幾個孩子從村裡路過……

——END——

作者:林萍 編輯:燈下香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得芬 的精彩文章:

TAG:得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