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九九乘法表」風行英國

中國「九九乘法表」風行英國

乘法口訣起源於中國,是古代人進行乘法、除法、開方等運算的基本法則,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提起中國的九九乘法表,一一得一,一二得二……背起來朗朗上口,這也是每一位中國人童年的必修課。許多人都認為這一乘法表世界通用,其實不是,這只是在中國盛行而已。當外國人第一眼見到九九乘法表時,都被這一發明所驚訝,原來世界上還有如此簡單的演算法。

最近有報道稱,英國正積極向中國引進數學教學經驗,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試圖將中國傳統的「九九乘法表」引進英國。據英國全國算術協會負責人說,78%的英國成年人的數學水平低於初中考試的及格標準,甚至有人認為,英國人一旦離開計算器,則連簡單的乘除法都沒法做出來。

事實上,不僅僅是英國人數學不好,德國、法國等許多歐洲國家都沒有如此系統的初級運演算法則。究其原因,乃是中國漢語發音和構詞的先天優勢,造成了中國人在數學基礎教育上的領先。而且,語法、發音以及早期數字表達方式的不同(例如羅馬數字),造成歐洲人數學思維方式與東方人截然不同。以法語為例,數字71的念法相當於60+11,數字99的念法相當於4X20+10+9,導致基礎的數學計算變得異常複雜。

不過,即使引進「九九乘法表」,在英國也可能水土不服。以「三七二十一」為例,中文發音有節奏且易記,而英文「three seven twenty-one」就顯得頗為繞口。不過,英國教育部門也頗有決心,即使存在這種困難,也希望能夠在英國小學推廣「九九乘法表」,從而扭轉長期不利的局面。

根據2002年,湖南考古人員在龍山裡耶一座古城的廢井中出土了36000餘枚秦簡,上也發現了距今2200多年的乘法口訣表引起轟動。專家在對秦簡初步的清理中,發現了我國最早的記載於簡牘上的乘法口訣,並被考證為中國現今發現的最早的乘法口訣表實物。

九九乘法口訣」大概起源於春秋戰國時代,這是有史料證明的。《戰國策》、《荀子》《管子》等書中都有「六六三十六」、「三九二十七」等句,兩千多年來,中國人從小就開始背誦的「九九歌」,在常人看來並不值得重視,人們還常常把「心思多」比喻成「小九九」。

大家都知道以上幾本書都是在何時出現的,由此可知至少在戰國時期乘法口訣就已經流行起來了。

「九九乘法表」也永遠不會過時。在兩千年潛移默化中,這一偉大發明賦予幾乎全體中國人出色的基礎計算能力,令中國人在世界範圍內具有了先天的優勢。尤其漢語這種世界先進的語言,與數學的完美結合,令世界上多數語言幾乎無法有趕超的機會。中國漢語的這種領先優勢很可能會繼續上千年

九九乘法表是我國特有的文化遺產,特別是韓國,近幾年在文化遺產方面與中國存有較大爭端,比如他們申請的端午節。但是,九九乘法口訣是按照漢語特有的語調來背誦的,這是任何一個國家休想奪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直游 的精彩文章:

春節回家只為省車費,一場無奈的「摩旅」

TAG:一直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