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下南洋的歷史與現實:海外華人情歸何處?

下南洋的歷史與現實:海外華人情歸何處?

東南亞華人族群如何通過遷徙、流動,落地生根?

海外尤其是東南亞華人間的文化認同情形如何?

人類學研究者如何審視全球化背景下的族群?

我是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段穎,主要從事東南亞社會與文化、海外華人、全球化與族群研究。近十餘年來,我一直在緬甸、泰國、印尼、模里西斯等地從事田野調查,關注當地華人華僑的社會組織、商貿活動、文化傳統、族群認同、宗教信仰、跨國網路及其與中國的往來與互動。

人類學,與社會學、心理學一起,被稱為社會科學的三大支柱,而田野工作,乃人類學研究的基石。人類學者經常行走田野,以其獨特的觀察,發現生活中的諸多可能性,培養同情共理下的理解與寬容。人類學的魅力,在於與他者相處,與世界相遇,尋找另一個自己。歡迎對人類學有興趣有熱情的朋友,隨我一起,走進他者的世界。

印尼首都雅加達街頭。

東南亞文化是否具有共通性?

白繭:可能是因為了解比較少,我個人感覺東南亞各國在文化氛圍上差異不大。這些國家間有何歷史淵源呢?它們之間存在哪些主要差異

段穎:東南亞各國之間文化差異較大,從地理與生態環境而言,東南亞被分為大陸東南亞(泰國、緬甸、越南、寮國、柬埔寨)和海島東南亞(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汶萊、東帝汶),所處自然環境不同,社會文化形態也有所差異。

從文化以及文明形態而言,幾乎每個國家都有其原住民,而各國受印度文明、中國文明、阿拉伯文明以及西方文明的影響亦有所不同,所以在東南亞地區,既有佛教國家如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又有伊斯蘭教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汶萊等,還有受基督宗教影響頗深的菲律賓等。

而且,即使在某一文化佔優的國度,也並不意味著其他文化無法存留、發展,文化多元的現象,在東南亞各國均有不同程度的體現,而各國的國家建設與發展進程不同,也會造成新的差異。

而華人在東南亞各國之間的流動,主要源自移民鏈接,如血緣、地緣和商貿往來、跨國網路等方面的聯繫,以及各國之間的比較差異,一般再次移民大多都會移至政治更加穩定,經濟更加發達,社會更加和諧的國家和地區,也不一定是局限於東南亞,很多移民也會選擇遷徙至歐美澳等地區。

鳴思:東南亞為何從未出現統一的政權(或許我不知道)?

段穎:這是一個複雜的歷史議題,首先,東南亞這一概念的產生,已經是晚近的事,大致出現於二戰時期,盟軍對該區域的描述。

在殖民勢力進入該地區之前,中南半島與馬來群島上存在著許多大不相同的政治體系與文明古國,彼此之間又因為山川河海相隔,各自為政,無法形成所謂「統一」的格局,整體上也沒有政治整合的需求,但這並不意味著東南亞各國之間在歷史上沒有來往,主要體現在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等方面,進而形成相互交織、影響的區域社會生態體系。

印尼首都雅加達街頭。

東南亞華人的歷史淵源

Koke:新加坡華人歷史可以簡要介紹下嗎?

段穎:十九世紀開始,中國正處於內憂外患之中,人民飽受戰爭、饑荒與貧窮之苦,不得已背井離鄉,南洋謀生。殖民時期,新加坡港口全面開放,大批中國貿易商船如約而至。許多華人移民紛紛來到新加坡,尋找新的發展機會。

1821年前後,新加坡華人已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1200人。各地商船為新加坡貿易商帶來了豐厚利潤,他們將中國的絲綢、錦緞和茶葉運到新加坡,銷售給歐洲的私營商人,然後將來自印度的商品帶回中國。新加坡河上的駁船碼頭和中國城(牛車水)已成為東南亞商船貿易活動的中心及全世界的貿易集散地。

在新加坡的華人中,福建人一直是占多數,大約四成,潮州人排第二,但到了1901年,廣府人取代了潮州人的地位。要一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潮州人才重新成為新加坡第二大的方言社群。新加坡開埠後不久,華人先輩便在俗稱「山仔頂」(朱烈街)、吻基(駁船碼頭)或稱「十八溪墘」、「十八間後」(沙球撈路)、「豬仔場」(克拉碼頭)、「水仙門」(諧街)、「皇家山腳」(里峇峇利路)、「大老爺宮頭」(粵海清廟),以及大坡二馬路的「新巴剎」(馬真街)等地開設胡椒、甘蜜等土產店,這些地區既成為商業活動中心,也成了昔日華人聚居的地方。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一些華裔成功人士躋身領導層,並獲殖民地政府的垂青,先後成為政壇的重要人物,出任華人蔘事局參事,獲封太平局紳等。這些職銜雖然是由殖民地政府委任,但客觀上增強、擴大了這些華裔在華人社會的政治地位和影響力,他們在華僑事務、華文教育,以及推行社會公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老炮兒:能否介紹一下馬來西亞華人的特點?

段穎:馬來西亞華人主要為明、清以及民國時期從中國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一帶遷移而來的中國人後裔,經歷了從華工到華商到華裔的轉變。早期由於女性無法出國,最初來到馬來西亞的華人大多與當地女性成婚,其後裔被稱為「峇峇」(baba),雖已不會講華語,但卻保有強烈的華人認同。峇峇也將在其之後移民而來的華人稱為「新客」。

馬來西亞獨立後,當地華人大多入籍馬來西亞。如今,馬來西亞華人人口約六百萬,佔全國人口的22%,為馬來西亞第二大民族,主要分布於吉隆坡(首都)、喬治市(檳城州)、怡保(霹靂州)、新山(柔佛州)、古晉(砂拉越州)、亞庇(沙巴州)和馬六甲市(馬六甲州)等各大城市。

布老濕:越南人是早起由廣東廣西遷移過去的嗎?是不是同宗同源的呢?

段穎:越南境內在遠古時代已有人類活動的痕迹。中石器時期及新石器時期,北部地區出現過數種文化遺址,如「和平文化」「北山文化」等。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派大軍越過嶺南佔領今日的廣西、廣東、福建,征服當地的百越諸部族,秦朝在這一帶大量移民,設立了三個郡,其中越南北部(即駱越)歸屬於象郡管理。公元前203年,秦朝南海尉趙佗自立為南越武王,越南中北部成為南越國的一部份。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國,並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設立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在之後長達一千多年的時間裡,今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國各朝代(漢朝、東吳、晉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漢)的直屬領土,越南歷史上將這一時期稱為「北屬時期」或「郡縣時代」。

公元十世紀,中國進入五代十國時期,越南(安南)趁中國內部四分五裂,擺脫中國控制,建立吳朝。之後的西方殖民時期,也有大量中國移民再次遷徙至越南,但不一定是廣東、廣西籍。

緬甸的路邊攤。

華人文化認同與歷史上的排華

沉默的金:當下東南亞華人的文化認同是怎樣的情形?代際差異是怎樣的情況?

段穎:東南亞華人的文化認同情形比較複雜,涉及華人族群的地方化進程,與當地主流民族的關係、各國的政治經濟環境及其與中國的關係等等。

簡單來講,如果我們將華人的文化認同視作一個連續統一體,一端是完全融入當地,甚至已經不認為自己是華人,另一端則是雖然身處異國他鄉,但還抱有強烈的中國情結甚至華人文化的優越感,這兩端的情況都存在,但都是少數,大部分華人文化認同的情況是一方面認同居住國,一方面對中國或中華文化抱有較強的親和力,並在不同的層面上體現出來,兩者不一定產生必然的衝突。

至於代際差異,對於中國出生,之後再移民東南亞的第一代華人,對中國的認同明顯較強,但對於當地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生活了若干世代的華人而言,他們會更認同於當地,畢竟生於斯,長於斯,情之所在,而中國則逐漸成為祖籍國,甚至祖先的故鄉。

風吹麥浪:對於上世紀發生的印尼排華事件你是怎麼看的,為什麼東南亞國家會有排華心理和表現,是不是受各國狹隘民族主義的煽動和鼓舞?

段穎:首先還是要強調一下,東南亞各國,包括印尼,曾經發生過排華事件,但這並不是常態,大多數時候,華人生活基本平順,與當地民族相處融洽。

之所以有排華現象產生,根源可以追溯到殖民時期的分而治之的政策,造成了華人與當地原住民的疏離,而且,一部分華商成為殖民者的代理人,這也成為反殖民運動以及民族獨立建國之後,主流民族的民族主義情緒導向華人的誘因。

再者,華人在各地經商,經濟上佔有相對優勢,這也容易成為矛盾的源頭,一但政府執政失敗,很容易通過煽動民族主義情緒來擺脫政治危機,華人很容易在這樣的情況下成為「替罪羊」。

人口流動的主要成因是什麼?

唐記鐵板飯:中國人走出去,都是因為哪些原因?又收穫了什麼?

段穎:就國際移民理論而言,人口流動的原因主要來自推-拉因素,即原居地與目的地之間的差距,以及發展機遇、人口需求。這也適用於解釋中國移民海外的動機,不同歷史時期的推-拉因素也不大相同,但總體而言,都是想藉由移民獲得更好的生存機會和發展空間。

至於說是否從中獲益,則因人而異,但中國人走出去,客觀上建立起了中國與世界的聯繫,有助於中國理解世界,以及世界理解中國。

南嶺以南:東南亞移民是否是中國人移民的主要方向?

段穎:在十八、十九世紀西方列強殖民東南亞地區時,由於地方建設、港口運輸、商業貿易、礦業開採等方面的需要,東南亞的確是重要的華人移民地。

而今的中國移民大多朝向歐美地區,移民東南亞的華人日漸減少,且多集中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政治經濟相對穩定、發達的國家。當然,前往東南亞各地的中國移民,一直沒有停止過。

人類學的研究方法及推薦書籍

小烏生到此一游:請問人類學的研究方法與社會學的特別是質性研究方法有沒有本質區別,如果有那是什麼呢?另外,您認為判斷一份研究是人類學、社會學或者其他社會科學研究的關鍵是什麼?如何判斷他們各自的優劣呢?

段穎:人類學主要的研究方法是田野工作與民族志,強調通過長期的參與觀察和深度訪談,對某一特定社會、文化抑或群體進行系統地描述與分析。其中,共享生活經驗,由此產生同情共理之心甚為重要。這樣的研究和社會學的質性研究有相似之處,但切入角度以及具體的操作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判斷一個研究好不好,關鍵在於問題意識、材料論證以及理論對話,而非具體屬於哪一學科,或者使用哪一種方法,很多時候,理論與方法,乃學術之公器,不一定要清晰區分邊界,只要運用合理、得當,就能獲得好的成效,成為優秀的學術研究。

力:如果想比較系統地了解學習人類學,請推薦基本書籍資料。

段穎:

1、約翰?奧莫亨德羅,2017《像人類學家一樣思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埃里克森著,董薇譯,2008《小地方,大論題——社會文化人類學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3、詹姆斯?皮科克著,汪麗華譯,2009《人類學透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4、李亦園,1996《人類的視野》,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5、巴利(Barley,N.)著,何穎怡譯,2003《天真的人類學家——小泥屋筆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 哈維蘭著,瞿鐵鵬、張鈺譯,2006《文化人類學》,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7、黃應貴,2010《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北京:商務印書館。

8、盧克?拉斯特,2008《人類學的邀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9、科塔克,2012《人類學:人類多樣性的探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文中圖片皆為段穎拍攝 編輯:李勝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問吧 的精彩文章:

玩攝影窮三代,玩手辦?

TAG:澎湃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