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驚悚片,我打賭你在內地院線沒看過
提到內地院線的驚悚片,很多人第一反應該都是那些一言難盡的國產「驚悚片」。
這些電影打著「鬧鬼」的擦邊球,一次次地將故事變成了榮格式的心理分析,最終變成可怕片。
即使有引進的驚悚片,也大都是像《生化危機:終章》那樣,看不見殭屍的殭屍片,不管質量如何,看著總是覺得不過癮。
但最近,終於有一部讓人看得很爽的驚悚片要上映了。
是的,我說的就是這部《忌日快樂》。
實際上,這部電影之前我的微信推薦過。不過,如今要在影院上映,總是想再分享一下給大家。影片以懸疑驚悚為主,內容中沒有怪力亂神的成分,所以劇情最後也不會走向主角是精神分裂的結局。
它也並不賣弄血漿,北美分級是PG-13,和《哈利·波特之阿茲卡班的囚徒》一樣人畜無害。
《忌日快樂》還有著大多數國內院線驚悚片所不具備的高評價,豆瓣評分7.1(和頒獎季熱門的驚悚片《逃出絕命鎮》差不多),要知道,大家對驚悚片的評價,一向是相當苛刻的。
其實,了解美國驚悚片的觀眾肯定會發現,美式的驚悚與亞洲的驚悚大相徑庭。
美式驚悚片多是簡單粗暴的謀殺、血漿和軟色情的B級製作。它們往往不會重視敘事的複雜性,《咒怨》式的玩轉結構更是無從談起。
《忌日快樂》則不一樣,電影將女大學生小翠被害的故事放進循環的時間線中,一日之內一場謀殺,女主角通過不斷地被殺害,不斷地回到原點去尋找真相。
聽起來有點像《恐怖游輪》或者《蝴蝶效應》?
錯,這部電影是對《土撥鼠之日》赤裸裸的致敬。
《土撥鼠之日》是一部90年代的經典好萊塢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天氣預報員被困在同一天,並想方設法逃出這個時間線的故事。
本片是導演哈羅德·雷米斯最著名的作品,也是片中主演比爾·莫瑞最棒的大銀幕表演之一。
這部影片不僅傳達出一種滌盪人心的正能量,還引領了後世無數的模仿者。本片導演克里斯托弗·蘭登便是其中之一,「《土撥鼠之日》是時間循環電影中的爸爸,不僅機智幽默,還很走心。」
《忌日快樂》正是一部站在巨人肩上的電影。
它將經典影片中被淡化的死亡悲觀放大;把比爾·莫瑞尋找跳出時間線的過程,換成小翠尋找兇手的阿加莎·克里斯蒂式懸疑推理;把中年人的愛情故事改編成了擁有青春元素的小妞電影。
不僅是故事結構,《忌日快樂》在精神主旨上也繼承了《土撥鼠之日》的正能量。
小翠每一次的生命重啟,都為她提供了一次審視自我的過程,經過無數次的循環,她也慢慢從自私冷漠的綠茶婊,變成了一個更好的自己。
同時,我們也能跟隨小翠,在重複的時間線中,從不同角度了解電影里展現的越來越豐滿的人性。
如果人生只有一次,可能小翠只會顧及到眼前的苟且,而不會去注視身邊那些看似怪胎實則內心柔軟的好人。
好在小翠在電影的時間線中是無敵的存在,她一次又一次發掘出各色光鮮背後的虛偽。
除了故事和結構,影片的另一大特色是幽默。片名《忌日快樂》就有種反差的黑色幽默。
而喜感正是導演克里斯托弗·蘭登一直以來的目標。用他的話來說,他想製作的,是「有趣,可笑的驚悚片」。
蘭登執導的上一部作品《童子軍手冊之殭屍啟示錄》也是一部驚悚喜劇。
爆乳、爆蛋、爆漿,他在片中展現出不少B級幽默感和直男惡趣味。
而到了PG-13分級的《忌日快樂》中,導演將這份惡趣味轉化成了偏文藝的迷影情結。除了《土撥鼠之日》,還有不少低調的經典電影梗出現在影片里。
作為驚悚喜劇,《忌日快樂》繞不開韋斯·克雷文的《驚聲尖叫》。蘭登對這一經典系列也是如數家珍,「《驚聲尖叫》對我影響很深,它是將驚悚與喜劇元素結合得最好的電影」。
《忌日快樂》中的兇手帶著面具,拿著尖刀,這一形象顯然脫胎於《驚聲尖叫》中的鬼臉人。
雖然導演是《驚聲尖叫》的粉絲,但他心中最崇拜的驚悚片大師卻是約翰·卡朋特。
卡朋特的《月光光心慌慌》,是蘭登每年必看的電影。他曾經還給予卡朋特老爺子高度讚美,「大家都應該跪在卡朋特的祭壇前!」
話說老爺子還健在呢!
所以在這部《忌日快樂》里,導演也埋下了一些與卡朋特相關的迷影彩蛋,我在這裡就先不劇透了,細心的觀眾應該很容易就能從中發現。
本質上,《忌日快樂》並沒有跳出其所借鑒的類型片的套路:
它像《驚聲尖叫》一樣,不到最後一刻你不會猜到兇手是誰;套用B級片路數,青年男女只要啪啪啪就會送命;兇手拿著《驚魂記》片場同款的水果刀在各大公共場合明晃晃地殺人……
種種似曾相識的情節在影片里數不勝數。
但這並不妨礙這是一部有趣的電影。就像昆汀·塔倫蒂諾的作品,再俗套的經典類型片的橋段,只要能將它恰到好處地融入情節,那就意味著影片是成功的。
所以對於有一定驚悚片觀影量的朋友來說,看到《忌日快樂》中那些迷影梗,應該也會覺得這些彩蛋有點小可愛吧。
電影可愛的地方,不只在於迷影情愫,女主角的扮演者傑西卡·羅德也很可愛。
《忌日快樂》之前,羅德出演的都是一些小角色,最出名的,當屬《愛樂之城》中的女主角……石頭姐身旁穿著綠裙子的室友。
雖然她名氣不大,出演的電影數量也不多,但她在這部電影里的表演,想必會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不僅因為她很符合驚悚片女主角的神經質氣質,
更在於她的角色本色非常討喜。
電影中,小翠被塑造成一個先抑後揚的人物,從公主病晚期的小碧池成功找到人生目標,完成反轉,實現自我拯救,而且全程保持智商在線。這些,都是她得以圈粉的原因。
其實早在2007年,《忌日快樂》就被好萊塢看中,獲得了立項的機會。影片起先定名為《半死》(Half to Death),本打算請正當紅的梅根·福克斯主演,邁克爾·貝做監製。
但後來電影因為劇本問題,項目一度擱淺。邁克爾·貝繼續去鼓搗炸藥,梅根·福克斯倒是出演了一部同類型的《詹妮弗的肉體》,可惜票房口碑雙雙撲街。
這一項目一擱置就是十年,直到好萊塢以低成本驚悚恐怖片起家的Blumhouse公司發掘,影片才得以《忌日快樂》之名重出江湖,傑西卡·羅德才能得到出演女主角的機會。
想都沒想到,這部起初並不被人看好的電影,在北美上映後一舉獲得了成功。
《忌日快樂》去年10月份和《銀翼殺手2049》同期上映,卻很幸運地沒有淪為炮灰,影片以480萬美元的成本,贏得了超過1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當屬去年最大驚悚片黑馬之一。
不可否認的是,這部輕量級的小製作,集合了不少聰明的靈感。它不失驚悚,又自帶幽默屬性。更重要的是,影片源於生活的故事對年輕人來說充滿著共鳴。
《忌日快樂》的出現,可以說為同類型的可怕片指出了一個方向:
驚悚片也大可不必被尺度所局限,畢竟,聰明的電影永遠有人愛。


TAG:桃桃淘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