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那些北歐日本的生活主張,是如何演變成了「中產生活哲學」?

那些北歐日本的生活主張,是如何演變成了「中產生活哲學」?

本文轉載授權自:好奇心研究

是不是,生活方式這事太容易把自個兒學成東施了

為了尋求 inner peace,這兩年人們一直沒停止從其他國家 copy 美好生活方式模板,丹麥小確幸 hygge 還沒理解利索,瑞典 lagom (剛剛好)原則已經過氣,來自日本沖繩的生活哲學 ikigai 後來居上,以「new hygge」的名目進入了這個 copy 列表,開始被國內外出版行業,媒體,以及各種做生活方式生意的平台頻繁提起。

google 關鍵詞搜索數據

你喜歡的和你擅長的重疊的部分是 passion,激情;你擅長的和你用以謀生的重疊的部分是 profession,專業;你用以謀生的和世界所需要你做的重疊的部分是 vocation,事業;世界需要你做的和你喜歡做的重疊的部分是 mission,使命;而四個方面重疊的部分就是你的 ikigai。

概念倒是清晰了不少,但又要喜歡又要擅長,還要能創造價值並養活自己,看起來完全是種奢侈品。

英國《每日電訊報》的記者 Tom Ough 今年七月做了一個為期一周的找 ikigai 實驗,嘗試找「喚醒自己的理由」,他試過的方式包括,問自己暢銷書作者建議的自測問題:「想一想周六早上如果沒有事你最願意做啥」,體驗日本人的飲食方式並止步於苦瓜,問自己的朋友什麼是他們的 ikigai 等等……

從他的結論來看,ikigai 最後更接近於「找到你內心真正想做的有價值的事」、「從心所欲的同時也要有對這件事的責任感」之類的闡述。

這類闡述沒什麼問題——就像雞湯本身其實也沒有問題一樣——它潛在的風險,要麼是濫用,要麼是讓人在審美疲勞之後對這種樸素教誨產生抵觸情緒,從而認為它毫無價值。還有一種風險,是被人作為賣貨時候的美麗包裝紙,人們不求參悟,但求消費。

有鑒於這一點,hygge、lagom 和 ikigai 這些流行詞,也被叫做中產階級生活哲學。它們有一個隱秘且殘忍的共同點:普遍來自一些在民調機構「居民幸福指數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的地區,作為「別人家的幸福秘訣」流行於另一些在這類榜單里墊底的地區。

放大一點「殘忍的真相」,你會發現,關於它們的書籍和報道總是有相同的副標題:Danish/Sweden/Japanese secret of happy living,來自幸福地區的幸福秘訣,背後的預設是「我們現在過得不快樂是因為不得要領」,而「理想的生活狀態是有秘訣的,秘訣就在這,開袋即食」。

當很多生活方式欄目在介紹 ikigai、hygge 時,他們介紹的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成功學」。

成功學有市場是因為人們總是因為自己的「不成功」,而好奇別人的成功故事和「竅門」,生活方式概念的流行也類似——人們對自己眼下的生活狀態不滿足,所以對所有心滿意足的人感到好奇,想要複製他們的心滿意足。

但他們的心滿意足是有上下文的,複製的過程通常是一個斷章取義的過程。「Lagom」的含義近似「適度(just enough)」。

按照倫敦大學學院進化人類學博士 Kathleen Bryson 的說法,瑞典人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Lagom ?r b?st」(The right amount is best),認為不多也不少才是最佳狀態。

在社交環境下可理解為「適宜」,在描述食物時為「溫和」,在室內裝飾時為「簡單就是美」,在生活方式的選擇上為「可持續性」,而在商務往來中則是「合乎邏輯」的意思。所有這些都具有相同的內涵,那就是無論在何種語境下,你所做的決定對於你或你的團隊都是最佳的選擇。

「Hygge」強調短暫的幸福和安逸,其核心是追求特定時刻的滿足。《北歐,冰與火之地的尋真之地》這本書的作者在鋪天蓋地的 hygge 之美的宣傳之外給出了另一種解讀,他說,hygge 其實是一種具有欺騙性的放鬆,一種非正式的、丹麥獨有的愜意或者歡樂。

但它是高度規範化的,有著嚴格的社交禮儀,它無情地施加壓力,迫使他人屈服從眾,丹麥幸福指數是一個「騙局」,因為「在丹麥,不幸福是可恥的」,沒有人會說自己不幸福。

Hygge 或 lagom 的誕生,都是以北歐國家對公眾福利、民主平等的追求為基礎,本意是弱化奢侈消費和階級分層。然而在流行的過程中,它們卻被貼上了「中產階級新生活哲學」的標籤,成了精英階層彰顯自身經濟地位的另一種方式。

那些具有田園氣質的元素被標榜為真實,那些與工藝或手工相關的東西被美化為精緻,而那些自然樸素則被定義為高級。

關於人生追求的 Ikigai 則和日本嚴重的老齡化問題有關,它其實是為退休後失落的年輕老人尋找到的解決方案,鼓勵人們在退休之後仍然能以類似「興趣小組」的方式融入一個團體,給生活找點奔頭兒,以度過漫長的垂暮時光。但在傳播過程中卻描述為中產階級家裝指南、年輕人應對四分之一人生危機的靈丹妙藥。

所有的「中產生活哲學」最終都脫離了原本的語境,演變為慢生活、治癒系的當代變體,成為某組商品共同的關鍵詞。它們和填色書之類解壓神器的流行本質上沒有區別。

整個 2016 年有 20 多本有關 hygge 生活的書籍出版,其中《如何 Hygge 生活:解密北歐幸福生活》,作者 Signe Johansen 是一個主廚兼美食作家;《Hygge 之書:丹麥滿足、舒適與心意相通的藝術》,作者 Louisa Thomsen Brits 在電商 hygge.com 上售賣丹麥傢具。

美食博主研製 hygge 食譜;時尚博主推廣 lagom 風、勸你在能買到准 lagom 風品牌 ANCE 的自家電商消費;家居平台好好住介紹 ikigai,順便介紹符合 ikigai 的裝修法則。

比如在家裡設置一個手工台、雜誌架、音樂角之類的工作區,推薦能讓你」為自己贏得了時間而欣喜」的鬧鐘品牌,讓人忍不住由衷地困惑:幾個段落前不是才說「早上喚醒自己的理由是 ikigai」嗎,為啥轉臉就又開始推薦鬧鐘了?

你又要問什麼是中產階級?野生解釋一下,就是手上掌握了一點資產、但是又不足以多到產生生存安全感、因此會拚命為保存那點資產而努力生存的人。中產階級不是一類人,而是許許多多種類人的合體。都不容易,念及於此,我們還整理了一些話術/流行/推銷方式:如何獲得 IKIGAI


如何體驗 Lagom。


如何感受 HYGGE。

更多美好家居生活指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尖叫設計 的精彩文章:

宜家廣告手冊新功能:驗孕!

TAG:尖叫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