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被校園暴力,如今成綜藝女王:看馬薇薇才知道,我們都能活得剽悍勇猛
前幾天,有個讀者和我發消息,問我:你有沒有遭遇過校園暴力?為什麼我在校園裡過的這麼痛苦。
我難過地看完她長長的消息,看到她被女同學孤立,被男同學嘲諷,不知道怎麼對抗身邊這些莫名其妙的惡意。
別看現在的馬薇薇膚白胸大腿又細又長,小時候的她又黑又瘦,一個朋友都沒有。
我看過馬薇薇的微博,她還自曝自己曾被小學班上的女同學日復一日揪住扇耳光。
那個名字,她死死地記住,再也沒忘過。
後來她因為《奇葩說》爆紅,那個女同學私信她:我是XX,你還記得我嗎?
她說自己當然忘不了那個名字。因為那個名字曾是她全部的噩夢。
我知道那種被孤立的滋味。
不僅僅是孤獨,是你全部的敏感、脆弱都被無限放大,可即便被放到最大,仍然無人來賜你哪怕一丁點兒溫柔。
是你藏在陰影里、藏在角落裡,哪怕看到別人的一個笑臉都如獲至寶。
所以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對高中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竟然是一次在樓梯的拐角處,我們班一個男同學很溫和燦爛地向我笑了一下。
我既不暗戀他,他也對我沒有格外的意思,但我如今想起來,那個笑容簡直清晰地像一張日日翻看的照片。
就像《芳華》里的何小萍,最苦的時候,只要一顆糖就夠甜了。
可是,被孤立又怎麼樣。
看馬薇薇就知道了,曾經遭遇的一切都沒有妨礙她變成後來的樣子。
變成大學校園裡叱吒風雲的名人,變成03年的辯論視頻還被頻頻播放、視為經典的最佳辯手,變成今天炙手可熱叱吒風雲的綜藝女王。
看馬薇薇,讓我總是很嚮往未來的自己。
我小時候,也是那種一點都不「好」的女孩子。
長的矮、又胖,常年埋沒在難看的校服里。
我媽自己都毫無穿衣打扮的經驗,更別說給我收拾。
中國老式家長,整天沉浸在家庭雞飛狗跳的氣氛和對分數的嚴格要求中,沒有人能懂你灰暗的青春期,只想要一件好看裙子的渴望。
長大之後,有了自己的可支配收入,我有一段時間陷入瘋狂買衣服的魔怔中。
要知道上班時必須要穿工裝的我,並不需要多少衣服,有些衣服到現在都沒剪吊牌。
我買那麼多衣服,不過是為了填補我蒼白難看的小時候。
所以那麼多人懷念自己青春期的時候,我一點兒都不懷念。
我才剛剛迎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青春期呢。不僅要穿弔帶衫、戴chocker、買熱褲、去蹦迪,還要重新熱烈地活過。
誰都不會被自己的過去定義,我比之前的任何年紀都要年輕。
我很喜歡馬薇薇,喜歡她犀利的言語之下,那一派溫柔凝重的深情。
第一季的《奇葩說》決賽,顏如晶因為太緊張卡殼了,她忘掉了自己「對手」的身份,主動給她提示。
你看,她的得失不在於整個世界,而在於人生情意深重,惟願你來我往、不虛此行。
我更喜歡馬薇薇的原因,是她向我們昭示了另一種活法。
這種活法,意義堪比《摔跤吧!爸爸》里勇敢走上摔跤場的女孩。
在她出現之前,女孩子在電視上,應該溫柔、應該淑女,應該展示自己傻白甜的一面。
只有馬薇薇,她言語凌厲,她毫不退讓,她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聰明的女孩怎麼會有這麼迷人的魅力,所謂的smart is the new sexey,她真的夠性感。
拋卻好看的皮囊,有趣的靈魂也足夠光芒萬丈。
就算沒有好看的皮囊,我們也該為自己有趣的靈魂感到驕傲和自豪。
驕傲地去展示你的聰明和才華吧,你也夠性感。
這就是馬薇薇給所有不夠自信的姑娘們最好的啟示。
我長大之後,也沒有變成那種很多人喜歡的傻白甜類型。
我真的不夠甜,因為如此漫長的道路一個人走過,我是靠著苦讀、拚命,才在這個社會站穩腳跟。
我們這些獨自打拚多年的女孩,不信單純,不善依賴,礦泉水桶可以扛起,車子房子也能扛下。
赤手空拳、攻城略地、步步驚心,才得一片江山。
這就是我最信奉的英雄主義。
我希望人生暮年之時,再回首翻閱此生,我的故事裡能有大江大河,我的旅途足夠波瀾壯闊。
所以不管我們在校園暴力中,還是在其他的人生黑暗隧道里,只要記住一條就對了:別向他人屈服,也別向自己屈服,好好長本事,悶聲發大財。
學習、工作、耕耘、播種,別理會什麼飛短流長,用所有的時間來練功成長,直到出師之日閃瞎他們的雙眼。
就好啦。
20歲的時候,我身邊就有人跟我說:你沒有必要活的那麼累,你只是個小女孩呀。
可是,我從是真的小女孩的時候就這麼活著了。
為自己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和更強的競爭能力,這事兒,從來不分男女。
我用了二十多年將自己塑造成今天的模樣,從不輕易妥協,絕不主動退讓,最後為自己爭取的,不是物質與地位,而是更多一點點的自由。
自由就是永遠有可以選擇的權利,而不是只能被選擇。
總之,不管怎樣,我都想像馬薇薇一樣剽悍勇猛!
你呢?
-End-
GIF
看完關注,體重減半~~
▼
圖片 ╳ 網路 ▏編輯 ╳ 希希
總編 ╳ 嬸兒 ▏ 排版 ╳ 海淀吳彥祖
盡情分享朋友圈 | 轉載請聯繫授權
喜歡請點贊 分享朋友圈 也是另一種打賞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點個贊,讓我知道你來過


TAG:正經嬸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