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亂彈水滸 四十三 第一個提出招安的武松為啥第一個反對招安

亂彈水滸 四十三 第一個提出招安的武松為啥第一個反對招安

招安是梁山好漢們唯一的出路,這是小說中處處都有所體現的。以現代人理智的思維來講,長期在山上落草為寇的確是沒有什麼前途可言的。年輕戰鬥力強悍時日子還好過,等到年老體衰就非常悲催了。這也是為啥孫二娘他爹作為江湖前輩,一直到死都沒有考慮過上山落草的原因。而綠林江湖中大多是李逵之類的糙漢子,崇尚今朝有酒今朝醉,自然不會想將來會怎麼樣。然而稍有遠見的人都知道,為將來打算才是最好的選擇。梁山泊的招安是宋江起頭的,但招安這一想法卻來自於武松。然而在梁山伯上第一個反對招安的又是武松,這是為啥呢?

武松

小說中第一次提到這個詞是在武松和宋江第二次碰頭的時候,地點在白虎山下的孔家莊。當時武松殺了陷害自己的張都監一家後逃出了孟洲城,在白虎山下與孔家兄弟發生衝突。此時正好逃難的宋江在孔家莊做客,於是兩兄弟又一次碰面。對於遇難後的再次重逢,兩兄弟是非常高興了。江湖豪傑嘛,一言不合就喝酒,於是又搞了一個通宵。在酒宴散了的時候宋江問武松對將來的打算,武松回答接受了張青和孫二娘的推薦,準備去二龍山落草為寇。而宋江則邀請武松隨他去花榮的清風寨避禍,然而武松拒絕了。

武松決絕宋江的理由很充分,一個命案,一是朋友的義氣。武松覺得自己背了很深的命案,去了清風寨反而會連累花榮和宋江。這點上他為兄弟考慮是非常充分的。武松與宋江不同,他是殺官的命案,而且殺了一家,形同造反,遇赦不免的那種。宋江殺閻婆惜只是個小案子,遇到赦免可以罪減一等的。兩人混在一起,倒霉的只能是宋江。二一方面呢,武松已經接受了張青和孫二娘夫婦的推薦信,自然能失信於人,所以二龍山他必須是走一遭的。接著武松也向宋江吐露了自己的打算,就是等朝廷招安。這一點宋江也是非常贊成的。

宋江

從宋江的心路歷程來講,他從來都不認為上山落草,當一輩子土匪是一件好事。所以在上梁山之前他是千方百計的拒絕晁蓋和吳用的邀請,上山後又極力引導晁蓋走向招安的方向。雖然期間有了九天玄女的引導的作用,但他自己本身的意願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而當武松提出招安的想法時候,宋江是大喜,然後極力贊成。他甚至對武松說出了如下的話,「如得朝廷招安,你便可攛掇魯智深、楊志投降了,日後但是去邊上,一槍一刀,博得個封妻蔭子,久後青史上留得一個好名,也不枉了為人一世。我自百無一能,雖有忠心,不能得進步。兄弟,你如此英雄,決定得做大官。可以記心,聽愚兄之言,圖個日後相見。」

可以說在孔家莊分手以前,武松和宋江兩人是非常合拍的,對日後招安一事也達成了共識的。然而大家都上了梁山,完成了一百單八將的大聚義以後,衝突卻產生了。在大聚義前後,宋江在多次的公開場合講話中提到了招安的事情,將梁山的輿論引導到了招安的方向上。大聚義以後的宴會上,宋江再次提到了招安,還讓鐵叫子樂和唱歌表演進行宣傳。然而樂和的歌還沒唱完,武松卻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接著又有李逵跟著起鬨,惹得宋江大發脾氣,要砍了李逵的頭。

李逵

對於武松突然公開的提出反對意見,宋江是所料不及的。宋江臨時沒有準備的情況下,一方面只能對武松好言相勸,另一方面又拿李逵出氣,自己給自己找台階下。在梁山一百零八個好漢中,與宋江關係最為密切的就是他的兩個兄弟了。一個是親弟弟鐵扇子宋清,一個是結義兄弟行者武松。因此,宋江能想到所有能提出反對招安的意見的人,唯獨沒有想過這兩個兄弟。因而當武松突然提出這個反對意見的時候,宋江完全是懵逼狀態的,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因此,很多人要問,為啥梁山泊的武松和孔家莊的武松想法差距咋這麼大呢?

其實大家仔細回想一下武松的人生歷程就可以找出端倪了。武松一開始只是一個跑江湖的糙漢子,後來在陽谷縣當了一年多的都頭,刺配孟州後在牢城營和都監府任職大半年,這其實是活在社會底層的一個小人物。他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太多的學識,僅僅識字而已。武松對當時宋朝社會的理解僅僅限定於他生存的那個圈子裡面。然而上了二龍山和梁山後,他接觸到了一個更新的階層,即軍將世家。與武松關係比較密切的魯智深和楊志都是軍將世家的背景出身,所以武松看待社會的想法避免受到他們的影響。

魯智深

宋江雖然在江湖上混的日子不少,但終歸是衙門裡面出來的人,思維方式跟孔家莊的武松差不多的。上了梁山以後武松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衙門口吃飯人的想法了,更多的混進了軍隊將士和草莽英雄的氣息。如此一來,武松的思維模式與宋江有了本質上的不同。對武松的世界觀影響最大的莫過於魯智深了,到最後魯智深直接把武松從假頭陀拉入了真高僧的行列,可以說是超額完成了智真長老給他安排的任務。因此,魯智深對宋朝軍隊體系根深蒂固的觀念,和對宋朝朝廷與軍隊的態度都深深的影響了武松對招安的想法。

武松反對招安,實際上是代表宋朝軍隊體系出身的這一波梁山好漢在反對。大聚義以後宋江的威望如日中天,此時大家即便有反對意見都不好直接提出來。一旦說錯了話,搞不好就是李逵這種拉出去砍頭的下場。然而武松不同,他是宋江關係最親密的人之一。在晁蓋已死,宋清沒本事的情況下,武松可以說是宋江兄弟中唯一的依靠。雖然李逵對他忠心耿耿,戴宗也是言聽計從,吳用是最佳搭檔,花榮真心相交,但關係還是武松最近。武松提出的反對意見不由得宋江不重視,就算說錯了話也無所謂。兩兄弟嘛,沒什麼大不了的,不會有嚴重後果。

關勝

武松反對的意見其實是出於軍隊世家的角度對北宋朝廷的了解。從這個角度講,武松看得比宋江更為透徹。宋江下層官吏出身,對軍隊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對朝廷上層的文官集團也是沒有交集,自然容易發生誤判。實際上在陳太尉主持的第一次失敗招安中,就看出了宋江很傻很天真的特性。而在這次招安之前的發言中,大刀關勝更是直接的指出了文官集團不可信任的判斷。這實際上就是武松當時反對招安的原因,北宋的文官集團已經讓軍隊心冷了。只是宋江沒聽明白,認為武松指責他讓梁山兄弟們心冷了。

徽宗年間,北宋的文官集團全面掌控了國家的政治和軍事,仁宗時候那種軍政平衡再也不會有了。然而文官並不懂得軍隊的建設和管理,只能想當然的蝦雞八搞,甚至整出一大堆的軍隊腐敗案。這使得北宋禁軍和廂軍戰鬥力幾句削弱,軍隊將士怨聲載道。梁山泊招安後,肯定會被安排進入軍隊體系的。然而文官集團把控下的軍隊體系對梁山來說一定不會有好果子吃。所以這種註定被人坑死的招安,還不如呆在山上另想辦法。實際上從後面小說的結局來看,武松等人的判斷非常正確,梁山好漢分崩離析也就源於此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驚心鳥 的精彩文章:

亂彈水滸 三十七 細思極恐 古本中的晁蓋託夢隱喻了什麼事情

TAG:驚心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