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外國網友納悶印度都2萬億美元GDP了,怎麼不見同時期中國的生活水平和設施?

外國網友納悶印度都2萬億美元GDP了,怎麼不見同時期中國的生活水平和設施?

近日,國外論壇上發生了一起激烈的討論,關於現在印度已經達到2萬億美元GDP的經濟水平,對比剛達到此水平時的2004年的中國國內生活水平和基礎設施,結果發現一個問題:為什麼印度達不到那時候的中國水平?

討論的話題並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但是卻發人深思,不少外國網友展開激烈討論:

還有外國網民提到北京是全球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自古以來它就是中國的權力中心。它甚至在16世紀時期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知道近代才被東京取代。

當然這些只是外國網友列舉的例子,比較片面,也有一些網友詳細的「分析」對比兩國情況:

這是因為中國比印度更早開始市場的自由經濟,儘管可能受官府控制,但是他們對基礎設施的投資非常重視。

1、基礎設施建設越多,官府收入越多(目前「鬼城」數量最多,無人居住,價格沒有下降)。基礎設施也將提升中國的形象,正如我們在「一帶一路」看到的那樣。

2、橋樑、公路、隧道、鐵路對於一個大國很重要,當他們建設的時候,他們知道怎麼做,他們會從農民和窮人手上搶走土地,並且飛速建設。

3、另一方面,印度有保護政策,意在避免農民窮人被剝削,所以我們制定了土地徵用法,這使得印度的基礎建設速度比較慢,然而服務業蓬勃發展,大部分的GDP在增加。

4、再一次如果你看到印度,其大部分GDP都是內部消費而不是出口產生。因此官府加快城市化進程並鼓勵投資,否則印度無法在全球化中建立更多的聯繫。

印度和中國的文化差異也有影響

清潔、犯罪率、女權、衛生條件的改善程度都沒有達到使人清晰感覺的生活水準。

而且最重要的是媒體如何展示印度和中國。

幾乎所有主流的媒體頻道BBC、CNN、俄羅斯內幕、半島電視台等都很少展示印度的正面形象。當你看到印度新聞的時候,都是印度投擲石頭、缺少廁所和婦女問題。

而另一方面,記者不那麼容易接近中國,他們有自己的全球頻道,把自己扮成那些窮國的投資者,包括印度都不會有他的新消息,這在人們腦中形成積極的形象。

嗯嗯,「分析」的很出色!現在我們或許已經知道了為什麼印度同時期水平不及中國的原因了,來賞你根香蕉。

其實,中國之所以有如今的成就,這不單單是技術積累那麼簡單,最重要的是老一輩的奉獻精神。我想這些外國人怎麼討論也不會討論到的,因為他們沒有中華文化的基奠,更不懂中華民族的文化向心力。

當年國內一貧如洗,老一輩白手起家,創造性的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加上國人的勤勞和奉獻,不斷開墾,不斷經營,才有今天如此的輝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甲方乙方 的精彩文章:

TAG:甲方乙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