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柘皋古街:品味歷史繁華,傾聽流金歲月

柘皋古街:品味歷史繁華,傾聽流金歲月

原標題:柘皋古街:品味歷史繁華,傾聽流金歲月



從巢湖市區經巢柘路行進約24公里,便進入江淮名邑柘皋鎮。在柘皋河橋頭,一座沉寂的碼頭提醒人們這裡曾是水運樞紐地。

柘皋以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複雜顯要的政史資歷,一直是皖中財物聚散市埠,被稱為「不夜城」、「小南京」。而北閘老街,曾是這「不夜城」里商業集中地。


「老招牌」折射昔日繁華


據說在清末,柘皋鎮還有九街十三巷。現存的這條老街叫北閘街。這是一條年代非常久遠的老街,當地老人說它的歷史已近400年。


進入老街,先要路過玉欄橋。這座橋距離老街約20米遠,古稱「遇難橋」。

民間傳說,當年朱元璋在此遇難,被一漁翁相救,朱元璋當上皇帝後,為報答救命之恩,派人修了這座橋。


解放後,此橋改名為玉欄橋。


跨過玉欄橋,就來到了北閘老街口。還沒進入老街,就聽見陣陣的敲擊聲。


循聲而去,一家金銀加工作坊內,一個老人正在鐵砧上專註地敲打著一根銀條,店內坐著幾位正在等候的顧客。街口的兩家金銀器手工作坊是現在僅存的「老招牌」。


店主洪金泉說:「過去,這整條街都是店鋪。」「雜貨鋪、裁縫店、醬坊、當鋪……」說起柘皋的老招牌,古鎮人如數家珍。

漫步古街,全長200米、寬4米的巷陌兩邊是「清一色」的徽派建築,兩層的木樓,粉牆黛瓦,飛檐翹壁。沿街道兩側,房屋緊連。


有意思的是,很多房屋的門還是過去店鋪常用的「槽門」。


「過去,一早就能聽見商鋪夥計下門板的聲音。每個門板都有編號。這些門板下下來後,還被用作『板凳』招呼客人坐歇,或者是用來擺『攤子』放貨物。」


在沿街古建的斑駁牆體上,「恆記號南北貨」、「胡德成繅絲店」等這樣的字跡依稀可辨。透過它們可以想見當年的市井繁華和濃郁的商業氣息。


李新華還拿出自家珍藏的一塊麻石板。這塊石板表面光滑,上面有5道深2寸左右的溝印。

「這是當年鋪街面的石板。過去多用獨輪車推貨。這些溝印就是獨輪車留下的。可以想像當時這條街是怎樣的車水馬龍。」


「天下第一鋪」古韻猶存


老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於老街中段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


它是李氏當鋪的倉庫和港口運輸貨物集散地之一。該當鋪建於同治和光緒年間。三座高大的石門門額正中雕刻八仙圖案,兩側雕刻花瓶等裝飾。圖案雖歷經滄桑,畫面卻依然栩栩如生。

外觀,可以看到粉牆、黛瓦、馬頭牆和精緻的磚木雕刻。古樸中透著大氣。當鋪當年生意規模宏大,主要從事典當業務,營業範圍除了柘皋地區外,還涉及合肥、定遠、鳳陽、嘉山、全椒等地。


李鴻章當鋪臨街門樓為三間,房屋建築原為七進,現在保存完整的是前兩進,均為兩層,兩進之間由串樓相連。


三進之後的老屋已不復存在。不過,令人期盼的是,李鴻章當鋪的修復工作已經啟動。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能一睹李鴻章當鋪的「舊貌新顏」。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看過了古街,再來品幾道早點。


柘皋人自古就有吃早茶的習俗,早茶也叫早點。在柘皋有「早上皮包著水,晚上水包著皮」的說法。


意思是早上吃早茶,晚上泡澡堂。這句話概括了當時柘皋人的生活習慣和特點。


在當地還有一句俗語:「要想家事敗,糍粑包燒賣。」大意是:如果你想要家裡的財富敗落得快點,就吃糍粑包燒賣,這個東西好吃,但是很「金貴」,一般人家是吃不起的。糍粑包燒賣就是柘皋早點之一。


柘皋早點種類很多,諸如炒麵皮、拌涼皮、小籠包、拌千張、雞蛋鍋貼、麻花子、芹芽餡春卷子、三尖子包油條、三鮮鍋巴、獅子頭、雞蛋餅等等。


但最為有名的還是被稱為「四大件」的涼拌千張、雞蛋鍋貼、三鮮鍋巴和炒麵皮。


柘皋早茶習俗與當年柘皋鎮的商業繁華不無關係。李新華說,早茶這種習俗最早源於來此貿易的客商、船夫。


而說到柘皋早茶的歷史,就不得不提到位於柘皋河玉欄橋邊的新華飯店。


新華飯店原名「迎河軒」,曾是鎮上最有名氣的一家早茶店。


為弘揚柘皋早點文化,推介柘皋古鎮文化,該鎮現對新華飯店進行重建。而在北閘老街附近還將建設早茶一條街。


屆時,「吃貨」們就會有更多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徽臉 的精彩文章:

安徽特產丨連廣東人都不敢吃的東西,北京人最愛這一口

TAG:徽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