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多爾袞你能做到么
多爾袞一生戎馬,最後卻以極大的悲劇收場,從努爾哈赤的十四阿哥,到皇太極的九貝勒,再到睿親王,接著到叔父攝政王,最後到父皇攝政王,他的一生何其偉大,又何其悲慘!他是歷史的罪人,又是千古偉人,他,謎一樣的一生,他,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11.17—1650.12.31),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清朝初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完成大清一統基業的關鍵人物,清朝入關初期的實際統治者。
1626年封貝勒;1636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1643年輔政,稱攝政王;1644年指揮清軍入關,清朝問鼎中原,先後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1650年去世後,先追尊為成宗義皇帝,後被順治帝追論謀逆罪削爵;1778年乾隆帝為其平反,復睿親王封號,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採納率:42%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明萬曆四十年十月廿五(1612年11月17日)生於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老城)。
睿容親王多爾袞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11.17—1650.1231),努爾哈赤第十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清朝初期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完成大清一統基業的關鍵人物,清朝入關初期的實際統治者1626年封貝勒;1636年因戰功封和碩睿親王;1643年輔政,稱攝政王;1644年指揮清軍入關,清朝問鼎中原,先後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1650年去世後先追尊為成宗義皇帝,後被順治帝追論謀逆罪削爵;1778年乾隆帝為其平反,復答親王封號,評價其「定國開基,成一統之業,厥功最著」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母為努爾哈赤大妃阿巴亥,同母兄阿濟格,母弟多鐸。排行十四
1626年封貝勒後因戰功封親王多爾袞十五歲時,阿巴亥被皇太極所逼,被迫為努爾哈赤殉葬,多爾袞因此喪失繼承大統的能力和可能。但此後,他軍功卓著。至皇太極去世時,和多鐸掌有正白旗與鑲白旗,於是和皇太極長子豪格爭奪汗位。豪格繼承了皇太極的正黃旗、鑲黃旗並自掌有正藍旗。多爾袞利用豪格的軟弱使其不能繼位,又畏於兩黃旗的實力,不墩自己繼位,轉而扶持皇太極九子福臨入承大統。
他和鄭親王濟爾哈朗共同輔政,並實際掌權多爾袞攝政時期,清軍入關,滿清侵入中原,對清朝開始在中國近300年的統治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順治對他的稱呼也從"叔父攝政王"也逐漸變為"皇父攝政王"。多爾袞於順治七年赴邊外圍獵時病死途中。14歲的順治帝親政不久便以「陰謀篡逆"的罪名籍沒了他的家產人口,悉行追奪所得封典,將其黨羽凌遲處死,將其罪狀昭示中外。據載多爾袞的屍體被"挖出來,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後砍掉腦袋,暴屍示眾。
多爾袞率清軍入關後,以安置滿族「東來諸王、勛臣、兵丁人等」為由,三次下令「圈地逼迫漢民「投充"旗下,強制實行落後的農奴制。原來的小農變成了奴隸。奴隸逃亡,即行重治窩主的「逃人法」。留容逃人做工甚至住宿的均算窩主、加之連坐,喪身亡家的不知兒千萬人。多爾袞又以「剃髮易服」、「不隨木朝制度剃髮易衣冠者殺無赦的命令拉開徵服天下的序幕。「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有蓄髮者立執而剃之,不服則斬,懸其頭於剃頭挑子所縛高竿上示眾。江陰、崑山因之被屠城,嘉定因之被三次屠城。
漢族人民激烈反抗,多爾袞競下令「凡有為剃頭、圈地、衣冠、投充、逃人牽連五事具疏者,一概治罪。從清初宮廷看,君權旁落於代表滿文化八和碩貝勒共議國政制的多爾袞之手,孝庄為了維護兒子的皇位下嫁多爾袞;多爾袞且行"皇父」之權,主宰順治婚姻,為他迎娶蒙古博爾濟吉特氏皇后並阻礙他對漢文化的學習;多爾袞本人因襲被漢族土人恥笑的滿族舊俗——不僅在同太后關係上不檢點,且幽禁豪格後公然冊立其妻為妃。而順治已在皇帝之位。這皇帝是漢文化意義上的皇帝
順治不能容忍這一切,要求實現和證實自己至高無上的皇帝地位,這是他與多爾袞水火不容的根本所在多爾袞愛江山。帝位易取,江山難求,二者必擇其一,他選擇了後者。他的生命里有太多的抉擇,小則關係到他和兄弟們的榮辱與身家性命,大則關係到整個滿洲族的興衰成敗。面對帝位,他仰天大笑:爾可惑我志哉?。。皇太極走了,大志未競,那時多爾袞可以稱帝,但他退求其次擁立了年幼的福臨,自己為輔政王。他的箭只有射向敵人,不會為了帝位射向自己的親族,無他,他愛江山,不能使父兄的基業毀於一旦。於是降三桂、破山海、克北京,最後力排眾議,遷都北京,以圖進取,他完成了統一大業的第一步。入主北京後他大刀闊斧地推行仁政:禮葬崇禎、招扶明臣、解放軍卒、廢除弊政、整頓吏治、祭拜孔子、開科取士……他小心翼翼地試圖駕馭漢族,像馴服他的烈馬一樣,
他恩威並施地馴服了漢族。千秋功業比帝位來得更痛快、更實在,更能滿足他的抱負.多爾袞謀勇兼備,能重用漢族謀臣和將吏。統兵馭將,賞罰分明。善於把握戰爭全局,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尤其能掌握時機,一舉揮軍入關。但入關前後所犯下的群體屠殺、野蠻掠奪、強姦婦女等罪行,不僅僅是中國歷史上、也是世界歷史上極為罕見的災難。順治七年十一月,多爾袞出獵古北口外。行獵時墜馬跌傷,醫治不得要領,十二月初九日死於喀喇城,享年只有39歲。靈柩運回北京,順治帝追尊他為義皇帝,廟號成宗。多爾袞的葬禮依照皇帝的規格舉行,埋葬在北京東直門


TAG:皇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