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反艦導彈一共有三個系列,非常重視發展亞音速的產品

中國反艦導彈一共有三個系列,非常重視發展亞音速的產品

目前,解放軍現有反艦導彈型號分為三個系列,一是鷹擊系列,二是海鷹系列,三是蘇俄進口導彈,這些反艦導彈里目前還現役且作為主力的全部是鷹擊系列,分別是:鷹擊-83、鷹擊-62、鷹擊-12、鷹擊-18,各型導彈的構造和性能特點如下(數據來源於互聯網和公開出版物):

鷹擊-83:火箭助推器+渦噴發動機,亞音速巡航+超音速俯衝,主動雷達末制導+GPS中制導,巡航高度30米,末端5-7米,射程250千米,戰鬥部190千克,傾斜發射。

鷹擊-62:火箭助推器+渦扇發動機,亞音速巡航+末端攻擊水線,主動雷達末制導+GPS中制導、巡航高度30米,末端7-10米,射程400千米,戰鬥部300千克半穿甲,傾斜發射。

鷹擊-12:火箭助推器+衝壓發動機,超音速巡航+末端攻擊水線,主動雷達末制導+GPS中制導、巡航高度未知,射程150-400千米,戰鬥部小於300千克、空基發射。

鷹擊-18:火箭助推器+渦噴發動機+固體火箭發動機、亞音速巡航+末端超音速、主動雷達末制導+GPS中制導、巡航高度30米,射程400千米左右,末端5-7米,戰鬥部小於300千克。

從上述幾款解放軍現役主力反艦導彈來看,雖然有一款超音速反艦導彈鷹擊-12,也在網路上傳言甚廣,但並未作為主戰武器見諸於公開報道和主力水面艦艇。這表明,我國目前比較認同美歐派反艦導彈發展思路,總體更注重發展亞音速導彈。但在美歐派的基礎上,我國也推陳出新,最新的鷹擊-18導彈採取了亞音速和超音速結合的路子,將傳統反艦導彈的兩級構造變為三級,即在末端讓渦噴發動機和彈頭脫離,使用火箭助推器實現超音速突防,根據公開資料報道,末端脫離點大約距目標40千米處,這恰好是彈導引頭雷達對目標最大搜索距離,可以壓縮敵水面艦艇發現鷹擊-18後的攔截次數,但尚未在公開報道里發現其擁有反干擾機動、中途更換目標、加裝雙向數據鏈等信息,與美式「魚叉」反艦導彈Block1G差距明顯,技術水平可能與「魚叉」Block1C持平。

我國反艦導彈的作戰任務和美俄還是有所區別的。就美國而言,其艦載機反艦能力很強,而反艦導彈在電磁干擾環境下的作戰性能和艦載機無法相比,因而其艦艦導彈更注重於增加海軍作戰編隊的反艦火力、彌補漏洞,並以攻勢行動打亂敵對航母編隊的進攻,對於理想型反艦導彈(如LRASM)的需求並不是特別旺盛,反而隨著非傳統威脅呈上升趨勢,未來對在港口、海岸附近打擊綜合類目標、作戰成本較低的艦艦導彈需求量更大。俄羅斯最大的威脅仍然是來自海上的美國海軍大中型水面艦艇,因而,未來一段時間,作戰對象仍然是簡單背景下的大中型水面艦艇目標。

我國對美國雖不可不防,但不作為軍事鬥爭準備的主要對手,我國海軍在維護我國海洋利益的同時,更多是要以美國國勢下降為契機,趁機大發展、「走出去」,逐步分擔美國海軍的部分任務維護世界海洋秩序,成長為一支具有全球影響的海上力量。這要求我國必須同時應對周邊小國、地區強權、恐怖組織、極端勢力等多種力量挑戰,這些勢力的海軍力量有大洋上簡單環境下的大中型水面艦艇,但更多的是海港、近海等複雜環境下的中小型水面艦艇和其他目標。

目前我軍現役的反艦導彈能滿足任務需求嗎?不夠!因為它們僅僅滿足了上一個時代中國海軍戰略需求,也就是近海防禦,近海防禦作戰任務指敵使用大中型水面靠近到距我國海岸線一定距離內試圖對我實施近岸封鎖或登陸作戰時,我對敵實施的反艦作戰任務。

這種反艦任務特點是目標大、背景單一,普通的反艦導彈都能勝任。但在新時代,我國海軍還必須承擔維護遠海島礁主權、海上正規戰、保衛海上交通線、反海盜,有限打擊敵國近海、港口、島礁碼頭、近岸水面、陸地目標等任務,如果僅拿鷹擊-18和鷹擊-82、鷹擊-62作戰,顯然僅僅只能完成海上正規戰中的打擊敵主力水面艦艇任務,無法滿足其他作戰需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曼軍事現代艦船 的精彩文章:

歐洲的航空工業很強大,為什麼連一架自己的五代機都沒有

TAG:雷曼軍事現代艦船 |